摘 要:本文在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关于小岗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岗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 初中道德与法治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因此,我国形成了厚重的传统美德。在传统美德中,其组成内涵可以说是十分丰富,其中有些内涵精神一直到现在,依旧被人们所使用和实行。而在小岗精神中,其中核心内容,便是大胆创新、坚持改革的精神。这两点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典型体现。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不难看到有创新改革之举,从商鞅变法,到董仲舒发展儒学;从科举选拔到废除宰相制度,这些种种都是在立足当时的社会环节和背景下的选择。而小岗精神,也是如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原有的公社制度已经不能使用于社会的发展,需要采用强有力的政策和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小岗村百姓身先士卒,兴起了“大包干”运动,从而拉开了我国这么多年以来的改革开发的序幕。小岗精神中的创新改革精神,一直到现在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同时也是下一代所需要具备的精神品质。因此,在现在的学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也要将小岗精神的相关内涵,融入其中展开课程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发展。而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来说,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思想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所以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小岗精神再合适不过。
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关于小岗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进行探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学校课程设置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初中学校课程教学的重点学科课程之一。在长时间的课程教学中,其中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岗精神在课程中的融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从而找到措施进行解决,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
1.没有结合时代精神展开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结合时代精神展开课程教育。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来说,编订的时候是在立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选材编订的,然而教材一旦编订成功之后,便不会再更改,所以导致了课程内容缺少一定的时代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就教材内容来讲教材,而是需要结合一定的时代要求,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方式比较陈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所谓的陈旧教学方式,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比较直接的教学形式。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针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导入,从而直接进行知识授课。这样一来,所形成的教学课堂,就比较枯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说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学生的学习思维还在形成当中,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进行课程学习,学生不容易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应该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展开课程教学活动。
3.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感知不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感知不够。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自身的思想建设还没有完全形成,从而对于课文内容的感知没有那么深刻。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没有能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便不算完成,自然在知识结构的形成上,也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小岗精神与课程的融合方式
正是因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上述所提到的教学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实现小岗精神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合,就要解决相应的课程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岗精神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
1.立足时代需要,从而进行融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想要融入小岗精神进行课堂教学,就需要立足时代需要,从而进行课程内容的融合。在现在的社会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创新改革精神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时代精神。因此,对于学校课程教学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便要抓住小岗精神中的改革理念,从而进行课程教学,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
2.营造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在实现小岗精神与课程教学融合的时候,要懂得为学生营造课程教学情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说学生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学习中,学生还是比较习惯根据具象思维去理解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从而来给学生营造一个立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形成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走向共同富裕》的时候,这节课程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共同富裕的意义。针对这一课程,教师可以将祖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播放,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学生营造一个课题教学环境。
3.从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岗精神,还可以从小岗精神的社会影响角度进行着手,从而展开课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在记忆一些书面性知识的时候,往往不容易形成记忆点,但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影响和意义等方面的讲解,学生便能够形成更好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合理的课程知识,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更好的课程教学。但是教师从社会影响角度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也要注重形成,不要直接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应该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让学生感受,从而才能够形成更好的课程教学。
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创新永无止境》的时候,教师在教授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小岗村的事件影响的角度出发。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知道创新对社会能够带来多大的作用和意义,从而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主题中的“创新永无止境”,推动学生的学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想要通过融合小岗精神,从而促进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的形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选择一定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师要立足现在的时代发展需要,通过给学生形成具象的知识背景,并扩展相应事件的社会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形成更好的课程教学,真正实现小岗精神与课程知识的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金龙 初中法治教育的开篇布局——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析[J].福建教育,2017,(21):46-49。
[2]陈连英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J].成功(教育),2013,(2):244。
[3]禹淑萍 初中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初探[J].软件:电子版,2013,(12):265。
论文作者:陈永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课程论文; 法治论文; 初中论文; 精神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道德论文; 《教育学》2019年11月总第19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