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价格机制与出版业经营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经营管理论文,机制论文,价格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谈出版改革与发展,首先涉及到的是书价问题。从表面看,图书价格是一个社会上议论比较多且各方看法不一致的热点问题。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角度讲,书价及其反映出的图书价格机制,却是出版管理深层次问题的综合体现,它成为热点问题也有着深刻的客观必然性。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图书价格及其机制都是出版业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枢纽,市场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的杠杆作用实现的。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市场上正常的交换关系就不可能建立,规范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实现。就出版业来说,形成科学合理的图书价格机制,对于推动出版企业改革,促进图书市场繁荣,实现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当承认,目前我国图书价格机制确实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其中,突出的表现是书价的不正常上涨。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书价以每年20%~30%的幅度上涨,高于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的上涨水平,也高于居民生活费用价格上涨水平。经过多年高速增长,1997年书价总指数已比12年前翻了5番,一本书由80年代初的平均几毛钱,涨到了平均20多元。
图书价格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使书价一涨再涨,总体水平偏高,最严重的后果是对图书市场发育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首先,书价上涨过快造成读者购书量停滞不前。据报道,1985年我国人均消费图书为5.93册,而1995年人均消费图书仅为5.51册,十年时间下降了0.42册。与此同时,人均购书费用从1981年的2.34元增长到1995年的15.35元,1996年的22元。一份调查显示,37.8%的读者认为书价太贵,26.8%的读者称买书少是由于书价涨了。其次,图书市场狭小,市场环境恶化。我们总讲要把图书推向市场,要培育图书市场,实际上真正推向市场的图书十分有限,真正意义上的图书市场十分狭小。综合分析数据表明,自1985年以来,全国出书总印数大体稳定,无明显增长,而包括课本、教辅教参等计划经济特性很强的教材,印数却在不断攀升,占了图书总印数的80%以上,一般图书的比例直线下滑。就是在这仅占全国图书总印数不到20%的图书市场里,市场环境日趋艰难,正在形成一种对出版业发展十分不利的恶性循环:书价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多,销售量越来越少。据有关文章介绍,一般图书除热门书、畅销书外,订数从80年代初起基本上是每五年以一个数量级的速度持续下跌,1980年每种订数多在一二十万,1986年每种订数多在一二万册,1990年每种订数多在一二千册,1995年每种订数往往仅有一二百册。事实表明,书价一路猛涨,新书好书不多,选题雷同,低层次重复,购买力下降。如此下去,图书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是很难实现的。
不科学、不合理的图书价格机制,也对提高出版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中国图书商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书价上涨成为抑制人均购书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书业效益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建立在加重读者负担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就会发现,造成书价上涨过快、过大,以及影响图书市场发育的重要根源,恰恰在出版单位自身,其中,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又是最根本的原因。对此,于友先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出版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低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出版单位实际上是以一定意义上的垄断利润掩盖了经营管理上的水平低、投入大、产出低、消耗多、成本高的问题比较严重。”目前,大多数出版单位的经营效益都不错,可这种不错又是怎样实现的呢?在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负担很重且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要保持出版社较好的经营效益,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提高书价。虽然这是一种以牺牲市场为代价的短期行为,但却十分有效,因而被许多出版单位所采用。
有人认为,造成书价高的原因是由于出版单位负担重、成本高和风险大。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回避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对书价的影响,是不全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要求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商品的价值量。职工住房、医疗和离退休职工等历史和现实形成的企业负担是所有行业都面临的难题。出版单位为保护自己必要的利润,就采用加大成本,提高书价的办法,把负担转嫁到读者身上是不公平的。按这样的做法,出版单位因经营管理水平低下而造成的成本过高同样是负担,与可以理直气壮地打入成本。在1995年,曾有一种因纸价上涨而增加成本的说法,可是到1996、1997年,纸价平稳,甚至出现下跌,而书价并没显示出上涨速度减弱的态势。可见,书价上涨的原因,并不全在客观。至于经营风险,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都存在的。在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下,企业是没有理由让消费者来分担风险的。退一步讲,就算由于有风险,就可以把图书价格定得高一些的说法可以成立,那么不少销量大相对成本低的图书反而价格高,有些再版图书在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再版一次价涨一次,则是没有道理的。其实,书价能否降低,关键还是出版单位如何树立市场意识,提高经营水平,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强效益的问题。出版单位在这方面积极性不高,压力不大,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按理说,不管有什么理由,放松管理,无视甚至损害消费者利益,都是不可取的。保护低水平经营管理、出版资源的严重浪费,甚至不正常的出版单位“内部人控制”,显然也不符合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规律的要求,也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允许的。但是,这种情况却在出版业存在着。出版单位所以能够通过加大成本,提高书价来保证较高的利润和掩盖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低下,深层次的原因是出版业的图书价格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根子在于宏观管理的问题。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保证出版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的社会效益,国家对出版业实行垄断性保护政策,这对于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繁荣和发展出版事业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图书价格机制形成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如果在宏观管理上对价格放松监管,就有可能使价格失控,掩盖某些出版单位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
图书价格方面最突出的是价格形成机制问题。本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么是垄断行业受到国家必要的价格控制;要么是放开价格实行公平竞争。而我国的出版行业中既缺少价格控制,又不能公平竞争。1992年,国家物价局规定,除大中小学课本由国家控制定价,党的文献、法律法规按成本定价,报国家备案外,其它图书按纸张、印刷工价、发行册数自行定价。于是,出版单位就成为一种特殊的价格形成主体。在国家实行垄断性保护和严格控制市场准入条件下,它们享有国家赋予的出版专营权,又可以不受成本价格控制自行定价。在出版业,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只是在极小范围内十分有限地存在,出版单位的成本回收和所需的利润可以很容易地在自行定价中得到保证,图书商品特殊的属性和客观上的需求又迫使读书人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不断上涨的书价。最终结果不仅使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造成图书市场发育缓慢,而且在客观上保护了出版单位的粗放经营管理。
书价高及其反映出的图书价格机制不科学、不合理,实际上是出版业宏观和微观管理问题的综合反映,它向我们提出了加强管理的迫切要求。要真正形成科学合理的图书价格机制,尚须出版业同仁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