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强化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当前很多企业在进行机械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多种类型的问题,限制了机械设备管理效果的有效提升,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全面认识到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效果的重要性,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管理的总体效果。本文主要就对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1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我国的钢铁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钢铁生产设备是钢铁企业的发展基础,进行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可以增加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使设备长期保持在正常的生产状态,提高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保障钢铁企业的生产安全。进行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可以减少更换设备的成本,提高钢铁生产总量,增加钢铁企业的经济收益,提升钢铁企业的生产水平,对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2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钢铁企业构架庞大,体系复杂,并且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在钢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不便于进行统一管理和分类维修,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产生了一些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不善,运转机能下降的现象。有的企业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详细的登记机械设备的资料,导致对机械设备管理无序,降低企业生产水平。
2.2企业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
目前有的钢铁企业内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有限,专业水平较低,导致在进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时不能够较为准确的对机械设备进行分类管理、维修或是运转情况的记录,影响机械设备自身状况的存档,从而不能对机械设备进行透彻的了解,导致企业生产受到影响。同时,有的钢铁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专业知识薄弱,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工作人员只是大致了解自身工作范畴内的专业知识,对机械设备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掌握,这导致在工作人员进行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中会出现很大的管理障碍,这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还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低水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的例行检查时,不认真检查设备问题,导致机械设备中的小毛病不能够及时的被发现,设备的小毛病被积攒成大问题,导致机械设备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翻修,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费时费力,增加企业经济负担,削减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2.3钢铁企业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
因此需求在不断地增加,这就需要钢铁企业大批次的生产钢铁,但是由于设备有限,工期时间不充裕,促使相关人员在进行生产时,超负荷的使用器械设备,不停歇的生产产品,使得钢铁企业的机械设备在长期高压工作的条件下出现问题,对机械设备的质量产生影响,使得机械设备快速老化,影响后续的生产进程,降低了钢铁工厂的生产效率,对钢铁企业设备本身造成永久性损害,久而久之,将会严重损害机械设备的机能,最终很有可能导致机械设备的瘫痪,迫使企业采购新机器,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生产效益。
3加强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维修意识,加强日常巡检工作
钢铁企业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意识,增加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的数量,加强日常巡检工作,安排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通过敲打、闻气味等简易诊断方法和利用精良检测设备建立系统维修库等精确诊断方法,对钢铁企业机械设备进行精细的检查,由于任何一个零件产生问题都会对钢铁企业机械设备造成严重损害,因此维修人员在进行检查工作时应该对每一个零件都进行检查,确保维修管理工作的万无一失。
3.2提高维修技术,加强配件管理工作
钢铁企业应该重视发展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技术,加强技术开发工作,改善当前维修结构,研究出适合当前钢铁企业的维修管理技术。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加强配件管理工作。配件是保证钢铁企业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钢铁企业在机械设备进行维修管理工作时应该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与配件生产商建立合理的合作体系和优良的合作关系,购买优质的配件,确保配件的使用时长,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工作,提高钢铁企业的收益,推动钢铁企业的发展。
3.3完善维修制度,依照流程进行维修
图1是维修管理流程图,钢铁企业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时,应该完善制度,加强制度创新工作,依照流程完成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维修制度是钢铁企业进行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建立制度时,应该确认每一个细节,将责任落实到维修人员的身上,去除因为责任不明而带来的维修工作,加强制度的创新,使维修制度符合当前钢铁企业的发展需求,保障钢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图1 维护管理工作流程图
3.4提高人员素养,建立设备信息档案
钢铁企业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技能素质培养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的能力,确保维修人员能够解决机械设备产生的问题,加强维修人员的实践经验,确保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钢铁企业应该为机械设备建立信息档案,在进行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后,对设备的问题以及维修过程中所更换的配件进行登记,让经验不足的维修人员在面对相同的问题时,能够根据前辈的经验,完成机械设备维修工作。
3.5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维修计划
制定机械设备的维修计划需要以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日常的维修记录作为参考,工作人员应该根据说明书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日检修计划、月检修计划、季检修计划以及年检修计划等,每次检修都要做详细的记录,这样能够为以后的维修保养提供必要的参考。维修计划可以分为预防性维修、改善性维修和故障维修三类。预防性维修主要通过日常点检和周期点检对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零件进行预防性的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改善性维修主要是为了解决设备的先天缺陷,在设备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对设备局部的零件进行改进,来达到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通过改善性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以及故障维修的时间和费用;故障维修是事后维修,是在故障发生后进行的维修补救措施,事后维修会影响钢铁企业的正常生产,耽误车间的生产进度,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事后维修,应该把维修计划重点放在预防维修和改善维修上,减少事后维修的发生率。
3.6做好机械设备的配件管理
机械设备的配件对设备正常运行作用重大,因此钢铁企业应该与配件生产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加强对配件的管理,对于设备使用中极易出现磨损的配件要进行备份,防止发生故障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在购买机械设备时要选择信誉度较高的设备供应商,充分了解设备的运行使用周期和消耗量等关键指标,做好使用前的评估工作。配件的采购周期要根据设备的磨损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既不能增加库存占用也不能在损坏时产生缺货等待的现象,确定设备配件必须的保有量,确保维修管理水平的提高。
结语
综上分析,全面强化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当前很多企业在进行机械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多种类型的问题,限制了机械设备管理效果的有效提升,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全面认识到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效果的重要性,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机械设备管理的总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玉强.对钢铁企业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方法分析[J].居舍,2017(25):133.
[2]李昭麟.浅谈炼铁高炉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21):93-94.
[3]赵利敏.钢铁企业设备巡检的现状与问题[J].民营科技,2014(01):68.
论文作者:沙垄楠,张庆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钢铁企业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机械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设备维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