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导向的微课设计框架——以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微课设计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导向论文,函数论文,框架论文,高中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微课的流行源于其草根性.如果说当前教育技术行业在忙什么,答案毫无疑问的惊人一致,不是微课就是慕课,大学兴慕课,中小学热微课,这似乎势不可挡.在百度搜“微课”这个关键词,搜索结果约32 700 000个,微课大赛的公告更是比比皆是,微课以其草根性在短短的几年内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所谓草根性是指它的制作技术简单,非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经过短暂的培训就能设计及制作,这也是微课最大的魅力,它可以让所有学科的教师均成为微课的设计者及开发者,这是微课的生命力所在,广大教师参与制作微课的热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微课“热”中的“冷”思考 1.热衷制作,缺乏教学应用 最简单的设备,一部手机加一张纸、一支笔就可以制作微课,微课的草根性激发了一线教师的创作热情.但分析网络上关于微课的信息,基本是关于微课设计、制作及微课大赛的信息,鲜有应用方面的报道,似乎获奖成了微课设计的最主要动机,这不应是课程设计者的价值追求. 2.翻转课堂并不是微课的唯一使用模式 简单来说,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课内练习,课外学习,跟传统的课内学习,课外练习相反.微课流行之后,翻转课堂似乎找到更有力的帮手,就是课外使用微课辅助学生的学习,教师录制好微课,要求学生在课外根据教师的学习任务单,借助微课的帮助进行学习,这是目前部分专家推荐的微课应用模式.抛开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讲,国内能实现或者说敢于实施翻转课堂的学校有多少呢?就目前真正在实施的学校数量来说,也是凤毛麟角,这种应用模式的局限性是很大的. 3.微课制作必须以教学应用为目标 微课应用的局限性很大原因在于设计制作的时候没考虑到应用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以比赛为目的的,这些微课更重视“课”的结构,强调要有导入—讲解—总结—练习等流程,以至于视频播放时间相对比较长,知识点的提炼不够突出.针对这个问题,焦建利教授指出,由于不少微课作品的设计、开发与制作并不主要以应用为目标,导致现在有不少微课作品在应用上普遍较弱,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普遍乏力[1].要提高微课的可用性,应该以教学应用为导向,从微课的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教学应用的问题,思考如何利用微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或者作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支架.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教学意味着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应用性强的微课更应强调“微”,这个微除了时间短之外,更应该指的是知识点.以教学应用为导向的微课,设计的重心在于知识点的设计,以知识点为核心来组织微课的设计及制作. 二、以“学”为导向的微课设计 微课制作的草根性跟目前微课应用难以推广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微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教学设计的产品.既然是一个设计品,就应该从设计的本身来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个产品是什么?其设计的内容和应用的对象是什么? 根据教学设计的ADDIE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教学设计模型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阶段.要使微课具有良好的应用性,第一步要进行的是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 1.微课的教学内容分析 微课的内容是什么?虽然微课的定义没有统一,但微课的内容基本上还是有共识的.微课是对教学知识点进行设计及开展教学,微课的设计对象是知识点.为了证明这一点,分析几个比较受认可的定义,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焦建利教授指出,微课是以阐述某个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为了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胡铁生老师、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的教学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以“阐述某个知识点为目标”.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微课的形式存在争议,但是在微课的本质是对知识点的设计这一点上存在共识.国内对微课的类型和流程有较详细的资料文献,但对微课的知识点设计缺少研究,也缺乏关注.而微课设计的内容就是学习内容的知识点,微课的知识点设计,是制作微课的核心.基于此,本文提出微知识点设计,以此解决微课的应用问题. 2.微课的应用对象分析 微课的应用对象,就是录制微课来给谁使用的问题,究竟是来支持教师的“教”还是支持学生的“学”?这是微课应用的核心问题.分析这个问题,不妨从微课的产生背景来分析.微课是时代的产物,是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信息技术手段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而产生的教学潮流,媒体资源和手段的普及,为自主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性,这也是资源得以流行的原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述当代教育思想的里程碑式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在谈到来自实际应用的新发明时,提出个别化学习的概念,并认为,有关知识的组织和结构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在谈到教师作用的变更时,它认为,总的来讲,教师的作用目前正在发生变化.权威式的传递知识的办法正在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判断学习者的需要,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考核所获得的知识等办法加以补充[3].从微课产生的背景看,微课是用来支持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是以学生的“学”为导向的课程.自主化、个别化学习是其天然的基因. 3.以“学”为导向的微课设计 从应用的角度看,微课更适合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聚焦知识点,合理地选择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及制作,以教学专题进行整体设计,形成一个微课系列,最后设计导航,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点(微课)查找,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化、个别化学习. 三、基于知识点设计的微课制作框架 以“学”为导向的微课设计的核心是进行知识点设计,基于知识点设计的微课制作框架就是围绕着知识点的分类、提取、筛选、导航而展开的微课设计框架. 1.微知识点的定义 要探讨微知识点的定义,先来看知识的定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知识.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主体和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结构[4].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为,知识是“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5],所谓的知识点,就是构成知识的基本元素,从课程教学的层面来看,微知识点可认为是从教学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的知识结构. 2.知识类型的选择 显而易见,把所有知识点都制作成微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从知识的分类上来分析这个问题,看哪些类别的知识更适合制作微课.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布卢姆、安德森把知识进一步地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见表1[5]. 从定义可以看出,事实性知识主要是学科的基本元素,如术语、符号的知识.例如:用“粤”来表示广东,这些知识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学到,一般不需要制作微课.反省认知知识主要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估、调控等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科的知识点联系相对没有那么密切,一般也不需要录成微课. 概念性知识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一般指的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一般指学科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步骤,一般指的是“怎么做”的知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包含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制作微课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类别. 3.知识点的提取 录制微课,是针对知识点进行的.在制作中如何发现知识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提取.知识点是蕴涵在教材章节里面的,把知识点从教学内容中抽取出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点,就是知识点的提取. (1)微课的知识点提取原则. ①专题整体设计.录制微课,不要局限在某个小节或者某篇课文.小节的知识是零碎的,如果以小节来设计微课,使用的局限性比较大,而且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没有成系统,对学生的学习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以教学专题来整体设计微课,把知识点提取出来,录制成一个系列微课,让知识成系统,方便学习者“按需学习”. ②科学分解知识.微课的录制对象是知识点,要科学地把蕴涵在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分解,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掌握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师首先要有分解知识点的意识,把专题里面的知识分解为一个系列的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录制成一个微课,而不能让一个微课杂糅了几个知识点.如果在一个微课里面有几个知识点,也只能让其中一个知识点是主要的.分解知识点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③保持知识点的独立性.知识点的相对独立性说的是知识点要有完整性,知识点之间是有边界的,这样才能以知识点为核心进行微课制作. (2)微课知识点的提取方法—聚焦重点、难点、易错点. 知识点提取原则为知识点的提取给出了总的要求和思路,但知识点是蕴涵在教材的章和节里面的,如何把这些知识点提取出来呢?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是提取的对象,每个学科都有大量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都录制成微课,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没有必要的.应该关注对教学有重要影响或者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有关键作用的几个要点,就是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以人教版高中《数学4》(必修)第一章为例,可提取以下的知识点(表2). 4.微课知识点的筛选 在上个环节,我们把知识点从教材的章节中提取出来,形成了一个知识点列表,提取出来的知识点要进行筛选,才能选出需要录制微课的知识点. (1)微课知识点筛选的原则. 微课知识点的筛选要遵循必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强调要选择教学难点、重点和易错点.可行性原则要考虑录制微课的条件,包括人力条件和物力条件,尽量选择简单快捷的方式,不要苛求技术的高端和作品的精美,过于追求这两个方面,就脱离了微课草根性的特征,失去了应用性,会沦落成比赛微课.应用性原则是指微课设计应以教学应用为设计目的,以促进教与学的质量为价值追求,强调录制的微课要适合课堂教学,要考虑课堂使用的条件和实际的教学环境. (2)微课知识点的筛选. 以表2中的“三角函数”知识点列表为例,根据上述原则,以重点、难点和易错点为选择的主要依据,选出了表3中的“三角函数”微课制作知识点筛选表. 5.微课的导航 将每个筛选出来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就组成一个教学专题的微课系列.微课系列是一个由多个微课组成的微课群体,接下来的问题是,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的时候如何找到他们需要的微课或者说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这就需要给微课设计一个知识地图,并给这个知识地图一个导航.通过给微课设计导航,来辅助学生迅速查找他们所需要的微课. (1)微课地图和微课导航. 微课地图,把微课群中的每个微课进行正确命名,并把各个微课统一放在一个空间里(如计算机的文件夹),就成了一个微课地图.微课导航就是给学生在微课地图里查找所需要的微课一条路线,帮助学习者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微课. (2)微课(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分析. 微课之间的关系就是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微课的知识点之间存在关联性、顺序性、相对独立性.关联性是指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一个知识点可能是另外一个知识点的上位(下位)知识.顺序性是指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次序,这一特性可参考教材中知识点出现的顺序.相对独立性是指知识点要有完整性,包含一定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边界.要根据知识点的特性,来设计微课程的导航. (3)导航的设计原则. 简易性原则.简单易看,是导航设计的首要原则,要求设计的导航简单、方便,学习者不需要经过费劲的学习就能明白导航的指引标识.科学性原则是指设计导航要符合知识点之间的规律,按照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特征进行设计,让设计的导航能反映知识点之间的某种关系. (4)简易微课导航设计. 第一步:以知识点的名字命名微课.以知识点的名字命名微课的好处是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个微课是讲什么样的内容,讲什么知识点,不需要等到打开微课才知道它的内容.简单地说,教师和学生看到微课的名字就知道需不需要学习,节省时间.如果不以知识点命名,就会让学生觉得很含糊,比如:有个语文的微课,名字叫“秋天的故事”,学习者光看这个名字不知道讲什么知识点,这样就会浪费学习者的时间,没有发挥微课的优点. 第二步:按线性的顺序排列知识点.可按知识点在教材中出现的顺序来排列知识点,方便学生查找,碰到不懂的知识点也能往前或者往后寻找. 总的来说,设计导航,就是以知识点给微课命名,然后给每个微课标上序号(表4). 以三角函数的导航设计为例,经过筛选,选择了八个知识点录制微课,根据刚才所说的方法,以知识点的名字命名微课,然后按知识点出现的顺序重新排序,并标上序号,这样,一个微课的导航就设计完成. 以应用为导向的微课,必将在教学中大放异彩.以知识点为核心进行微课设计,是微课应用的最重要推动力.“学习”指导下的微观课设计框架--以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设计为例_微课论文
“学习”指导下的微观课设计框架--以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设计为例_微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