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述评_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述评_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年中论文,区域论文,经济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14)05-073-06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日渐深入。本文从CSSCI期刊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期刊①和《中国区域经济》、《区域经济评论》两种专业性区域经济学期刊,以及2013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学领域专著,并从这些期刊中选取了与区域经济有关的文章786篇,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概括出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七大热点问题:区域规划与空间结构演化、新型城镇化、区域创新、区域产业发展、区域关系、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区域经济政策。同时认为,与2012年相比,2013区域规划与空间结构演化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国土空间战略规划,而且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更多学者关注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新型城镇化中的土地流转问题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是研究热点;区域创新重点研究的是区域创新的系统演化路径以及绩效评价体系;区域产业研究热点从产业结构转向产业转移;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机制,而区域差异研究的切入点更加广泛,从不同方面研究造成区域差距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方面,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以及生态补偿机制是研究重点;区域经济政策则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一、区域规划与空间结构演化

      近年来,区域重构成为区域规划的重要实施手段,尺度重构为区域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视角,其实质是在不同尺度上的特定地域组织对全球资本控制力的转移,国家的尺度重构就是指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权力变动过程:权力上移或者权力下放,这是一种权力的空间分化(殷洁、罗小龙,2013)。而区域规划是一种重要的尺度重构工具,以区域规划为代表的柔性国家——区域尺度重构更能获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认同支持,也具备了更多的灵活性与应变弹性(张京祥,2013)。

      有关空间结构演化方面,传统视角是以产业空间组织作为空间结构演化的观察变量,最新视角则是从“经济地形”考察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人均GDP比毗邻省份都低的“经济盆地”或者人均GDP比毗邻省份都高的“经济高原”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带状聚集性(杨华磊,2013)。此外,现代交通技术通过减少距离摩擦的路径直接影响到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中国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通过增加可达性、改善区位条件、引起要素流动等途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这种作用在空间上是非均衡的,由此引起空间经济结构的变化(李廷智等,2013)。中国建设高速铁路对空间结构影响的主要可能趋势是城镇空间极化(陈彦、孟晓晨,2013)。

      二、新型城镇化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将成为支持我国经济起飞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梁昊光,2013)。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国正在或者即将进入城市型社会,以人口城市化率为核心标准可以将城市型社会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完全城市型社会四个阶段(魏后凯,2013)。也有学者提出“民生型城镇化”概念,其运行框架的内核是和谐的社会系统,运行依托是高效的经济系统,运行保障是持续的资源系统,运行导向是绿色的环境系统(王雅莉、张明斗,2013)。城市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城市转型,城市转型成败关系到城市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城市转型包括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两个方面(李彦军,2013)。

      从经济学角度看,快速的城镇化会加剧城市空间资源的稀缺性,基于空间资源配置的城市规划要考虑到社会的价值取向,西方经济学的“次优理论”为实现包容性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启示。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不应该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帕累托最优,城市空间资源配置的次优点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点,但一定是社会福利水平相对较高的点,也就是包容的城市规划(李迎成、赵虎,2013)。

      2.新型城镇化模式。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因此应重视相邻地区城镇化的影响(钱明辉等,2013)。现阶段我国的城市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温州模式和成都模式,两者的区别是前者重统筹城乡,后者重基层治理(李圣军,2013)。而只有把迈向城镇化新路放到现代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才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大势,才能更为有效地制定并推行各种措施,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宣晓伟,2013)。

      3.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的城镇化质量不高,“半城镇化”现象突出(简新华等,2013),城乡发展转型中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发展,也将损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李玉恒等,2013)。城镇化就是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根本(潘家华等,2013)。但由于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以及承载力约束等方面的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从而成为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一块拦路石。

      4.城镇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基于脱钩理论把城市扩张速度和经济发展进行时空耦合分析,可得出两大重要结论:以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工业产业的空间布控可以实现人口的有序疏导;城市扩张速度越快,对区域生产力依赖程度就会越高(白忠菊等,2013)。此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既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也是市场机制下,扩大内需、启动经济的有效手段(肖金成,2013)。

      5.新型城镇化中的土地流转。现有的宅基地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严重损害了农户的经济利益,降低了土地配置效率和全社会福利水平,因而应该通过改革彻底破除地方政府宅基地垄断征收权,政府只负责土地规划、用途管制和使用过程的监管,通过税收方式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孙秋鹏,2013)。

      三、区域创新

      1.区域创新集群。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显著积极作用(付宏等,2013)。创新集群式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推动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动力源。资金支撑仍是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姜江、胡振华,2013)。我国区域创新及其相对增长速度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区域间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李婧,2013)。

      2.推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因素。区域创新依赖金融体系的支持,而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却呈现极大的空间差异(柏玲、姜磊,2013)。为实现追赶,中西部地区不能一味地寄希望于不断增大的创新投入规模,为产生创新生产成本节省及空间报酬递增效应,需要更多地着力于区域创新集聚互动体系的构建,以夯实创新发展的集聚互动基础,实现对现有创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张战仁,2013)。另外,人才已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蒋天颖,2013)。

      3.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区域创新效率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运用包含空间计量的四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各省份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后发现: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环境、环保规制对基于绿色增长的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影响(韩晶等,2013)。

      四、区域产业发展

      1.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考虑到产业结构变动以及之后城市化的响应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生态保护策略则是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外向型工业园区群,加速推进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以及向国家申请给予生态补偿和产业补偿政策(杨小燕等,2013)。而不同个人特征的地方官员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同样具有异质性(张尔升等,2013)。

      产业布局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克服区域产业布局优化过程中出现的无秩序、无效率,产业同构严重、恶性竞争等现象(王保忠等,2013)。而区域在寻找到经济转型中的新增长动力之后,城市功能要实现转型,城市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在空间布局上也要加以优化调整(沈开艳,2013)。

      2.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产业转移要考虑到企业集聚的规模效应,而不是仅仅考虑产业的先进与否,同时还要考虑区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蒋昭乙、张远鹏,2013)。西部地区应革新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理念和模式,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郭丽娟等,2013)。

      3.产业政策。作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政策之一,产业政策供给直接决定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能力的持续增长。在西部限制开发区域,应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引导和鼓励产业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集聚,对妨碍主体功能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有序退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组织,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合理化产业布局(陈映,2013)。

      五、区际关系

      1.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大潮流,也是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加强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以消除区域内资源合理配置的障碍,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我国区域政府间合作存在制度性障碍、区域差距明显、地方保护主义、产业同构、恶性竞争、国际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因而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空间(董姝娜、武向平,2013)。

      2.区域差异。区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不断扩大、省际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科技支出、储蓄量、能源消费、外贸出口这些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在东、中、西部地区发挥的作用不同,中西部地区必须借助外部政策的调整来充分发挥经济增长的潜力(傅程远,2013)。

      (1)区域差异的表现。首先,碳排放存在差异。中、西部农地非农化现象显著地增加了碳排放,东部地区农地非农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但是近年来该地区农地非农化增加碳排放的趋势却逐渐减缓(许恒周等,2013)。其次,四大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明显(解运亮、刘磊,2013),农村金融排斥显著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条件排斥、地理及营销排斥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价格排斥在一定程度上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刘长庚等,2013)。农村居民越来越不适应城镇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第一产业生产率难以得到提高都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刘玉光等,2013)。最后,生态文明存在区域差异。2006-2011年中国及各省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我国生态文明呈现出由高到低逐渐递减的状态(成金华等,2013)。我国各区域的基本公共教育供给存在不均等现象,但这种区域间不均等程度在逐年降低(高萍,2013)。

      (2)区域差异的原因。从制度层面来看,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在微观层次的放权让利和产权改革,以及宏观层次政策环境的改革(黄晖,2013)。从财政分权层面看,财政政策在区域差距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单纯依靠转移支付政策无法显著缩小区域差距,而税收政策有明显的效果(何文、安虎森,2013)。因而有针对性地调整部分财产性收入的税收政策,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有帮助(金双华,2013)。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自始至终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是有升有降(李国璋等,2013)。初级教育和高级教育都能促进经济增长,其中初级教育作为生产要素直接促进最终产出,高级教育则通过加快技术创新与模仿的速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黄艳萍等,2013)。此外,也有学者从土地市场化的角度分析差异之因,认为土地市场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钱忠好、牟燕,2013)。

      3.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涉及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产业结构的调整、跨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益补偿、区际基本服务均等化等议题,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需要从发展的目标、实现路径、发展评价三个维度进行(陈秀山,2013)。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统一市场,这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统一市场首先要打破地区封锁,实现贸易畅通,在此背景下出现的“飞地经济模式”可以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理论界构建了飞地经济互利共赢机制:通过契约约束来协调,预期收益在利益主体之间确定分配比例,飞出地和飞入地之间建立互补型的产业结构会产生更大的协作效应,各利益主体对投资、分割比例、风险和其他额外成本要进行权衡(冯云廷,2013)。同时,打破原有体制,进行制度创新则是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区域发展失衡是许多国家发展历史上曾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也逐渐成为政府、企业、学术界和个体关注的热点。有学者认为,中国应协调区域外生发展与区域内生发展的关系(向延平,2013)。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中西部地区要实现赶超的跨越式发展,要在转型发展中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刘应杰,2013)。对于京津冀地区而言,应从“疏解承载压力”和“增强承载能力”两方面入手,探索实现京津冀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文魁、祝尔娟,2013)。

      六、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

      1.主体功能区与生态经济理论。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禁止和限制规定必然带来价值损失,因此需要设计一套补偿机制。补偿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各地区由于保护生态而散失的发展权力,二是建设生态文明产生的直接成本(李国平等,2013)。为了使《主体功能区规划》真正进入实施阶段,需要建立起生态预算系统,首先要从区域政府的环境资源管理压力、状态、反应这三个方面着手来改变外部环境政策,其次明确生态预算系统的目标,最后设计生态预算系统的结构(徐莉萍、孙文明,2013)。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存在产业趋同、发展理念和市场化相对落后、多极中心城市辐射的增长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

      2.资源性区域的经济转型。资源性区域由于长期依靠自然资源驱动经济,最终导致“资源诅咒”现象的出现。目前我国资源丰裕的省份存在技术挤出效应,同时在引入进口规模和市场结构等控制变量以后,技术挤出效应明显降低,说明这些因素可以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也是消除“资源诅咒”现象的有效途径,而市场化程度和教育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并不显著(马宇等,2013)。

      3.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我国生态保护、协调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我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限制了一些生态区域的发展,导致其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从而引发了对生态补偿的潜在需求,但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效率低(穆琳,2013)。跨区域生态补偿的重点是上下游地方政府间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实施,难点是生态补偿目标的实现,落脚点则是如何有效地构建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机制(徐大伟等,2013)。雾霾这样的环境危机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倒逼机制(薛进军、赵忠秀,2013)。

      七、区域经济政策

      中国需要构建一个由地方政府、市场、民众、非政府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利益协调的多元治理结构(崔晶,2013)。在绿色增长背景下,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政策,未来应该引导高效率地区充分发挥辐射效应,拉动周边地区创新效率的提升(韩晶等,2013)。1953-201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性,期初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考虑空间要素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何雄浪等,2013)。当然,在未来城市与区域政策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多角度综合分析,贴近实际状况,有更好的针对性(安树伟、王彦飞,2013)。

      ①这30种期刊为《财经科学》、《财经理论与实践》、《财经问题研究》、《财贸经济》、《当代财经》、《当代经济科学》、《城市发展研究》、《改革》、《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经济导刊》、《经济地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问题》、《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经济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纵横》、《南开经济研究》、《人文地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上海经济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国城市经济》、《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经济问题》、《中国软科学》。

标签:;  ;  ;  ;  ;  ;  ;  ;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述评_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