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_舒熙扬

颈椎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_舒熙扬

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4

摘要:目的 分析颈性眩晕患者应用中医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颈椎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不同方案治疗后,应用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的观察组3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32例患者,组间疗效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针对颈性眩晕患者,定向给予颈椎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方案,可良性达到活血通络的效果,强化患者的椎体动脉供血,从而进一步缓解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具有着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及安全性,值得后续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颈性眩晕;手法推拿;针灸;疗效;评价

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的一类颈椎病,隶属于中枢性眩晕症状,主要是现代人们工作中长期保持着伏案姿势,导致颈部一度处于僵直状态、活动不足,从而出现颈椎劳损,而颈椎劳损可进一步造成周边神经组织、椎动脉、脊髓影响,最终产生颈性眩晕、上肢麻木、恶心等症候,且日常易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有待临床合理治疗关注[1]。从中医临床层面来讲,针灸法、颈椎推拿法均为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且各具治疗优势。基于此,本研究为进一步强化颈性眩晕患者生活质量,针对性纳入了我院2013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32例颈性眩晕患者,定向给予了颈椎推拿结合针灸治疗方案,为便于疗效观察,特纳入了我院同期收治另外32例颈性眩晕患者设为对照组,单纯给予了针灸治疗方案,进而就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患者的预期疗效实施了综合对比观察,现将治疗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长期伏案工作史,主诉症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视物旋转、头胀头痛、耳鸣、烦躁易怒,舌淡青紫苔白腻,脉弦滑。均吻合《眩晕治疗专家共识》中关于颈性眩晕病症的中医诊断标准,且经颈部影像学检查确诊。系统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器质性疾病患者、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妊娠哺乳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区间24~62岁,平均(36.7±16.8)岁,病程1~9个月,平均(4.5±2.2)月。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区间22~65岁,平均(37.4±17.5)岁,病程1~10个月,平均(4.8±2.4)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灸治疗。(1)针刺:取凤池穴、百会穴,四神聪、天柱穴、上星穴、大椎穴、肩井穴等,予以穴位皮肤局部消毒后实施针刺。风池穴:向对侧下颌骨方向斜刺入针1.2寸。百会及四神聪:沿督脉循行斜刺入针0.5寸;天柱穴、上星穴以斜刺入针0.5寸。大椎穴:向上斜刺入针1寸;肩井穴:直刺入针1寸。得气后留针,1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2)温灸:待针刺完毕后,选风池、大椎、肩井穴,以2~3cm艾条套于针灸针柄点燃,点燃前需于皮肤之上放置硬纸张规避烫伤,待艾条燃尽之后起针[2],每日1次,10d为1疗程,共计3个疗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患者实施颈椎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针灸方法同对照组,颈椎手法推拿:引导患者端坐位,以力度适宜的滚、推、揉、拿等按摩手法,予以患者颈、肩、背部局部肌肉的完全放松,约5~10分钟;而后点压患者风府、风池、阿是穴、肩井穴等局部穴位,每穴位点压1~2分钟,力度轻重以患者疼痛耐受度为准。待患者颈部、肩背部肌肉完全放松后,再指导患者呈仰卧位,以平枕垫高头部,左手托起患者下颏部,右手紧托患者枕部,保持头部同颈部呈45°角,将患者头部向上牵引,持续2分钟后将头部向各方向小幅度频率旋转,完成颈椎旋转复位手法[3]。手法推拿保持每次15~20分钟,持续治疗1周,而后休息3天,重复上述推拿手法,反复3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本研究所纳入64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评估,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颈椎病疗效标准实施评价,共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级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消失,经颅超声复查显示颅脑血流正常,患者工作、生活不受影响,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显效:治疗后,患者眩晕症状明显减轻,经颅超声复查显示颅脑血流情况改善,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过度劳累后偶有眩晕发作情况。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均未见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所纳入64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可知:观察组32例患者经颈椎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后,显效患者20例(62.51%)、有效患者11例(34.37 %)、无效患者1例(3.12%),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32例患者经针灸治疗后中,显效患者15例(46.87%),有效患者10例(31.25%),无效患者7例(21.88%),治疗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患者疗效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颈性眩晕症状从中医学层面来讲,隶属于“痹症”、“眩晕”范畴,多是由于患者颈部久劳而导致颈部肌肉损伤、气血不荣、筋脉失养、卫外不固。同时疾病产生,也与患者肝肾亏虚、气血不畅所致的清窍失养存在密切关联。因此针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当以通络活血、荣窍定眩为主诉原则。

针灸,是为古代医学之大成,通过科学选穴,辩证行针,即可有效予以病症消除。其作为颈性眩晕患者治疗的常用手段,主要通过针刺协同热灸一并刺激患者颈部经络及局部肌肉,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同时,消除局部肌肉痉挛情况,良性发挥舒筋止痛的实际作用,在疏通椎动脉前提下,更好的保证患者基底动脉供血,为纠正颈椎失稳情况提供客观条件,从而维持颈椎动力学平衡性[4]。而颈椎推拿手法则是治疗颈性眩晕的主要手段,其凭借摩、滚、推、揉、拿等诸类按摩手法,可有效缓解患者枕部、颈部、肩部等局部痉挛问题,从而降低患者患椎的炎性反应水肿情况,降低颈椎组织内压,促使患者受压神经得到有效恢复,最终于经络畅通态势之下,促进脑部供血,缓解患者眩晕症状的发生发展。并且推拿过程中,通过颈椎旋转复位手法,可直接予以纠正患者颈椎关节紊乱情况,有效降低患者预后眩晕症状复发率[5]。而通过协同应用针灸、推拿二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则可更好的强化患者预后工作、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颈椎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应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病情予以了有效缓解,大大提升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冬梅.刮痧配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3(10):36-36.

[2] 金伟.仰卧位手法牵引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运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0):1173-1175.

[3] 滕卫.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8):4682-4683.

[4] 王宜欣.推拿针灸辨证治疗各型颈椎病[J].医学信息,2012,25(7):291-292.

[5] 刘云霞.针刺颈夹脊穴配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8):686-688.

论文作者:舒熙扬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颈椎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论文_舒熙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