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治省

快乐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治省

陕西省兴平市桑镇一中 张治省

初中三年级学生压力大,学习的学科多、任务重,加之学习难度大、整体进度节奏快,在学习中背上了较重的思想负担,产生了各种畏难情绪。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运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积极的学习情感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不良学习情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优化教学过程,缓解学习难度,让快乐这种积极情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要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尝试的比较有效的策略。

一、以新课改的实施为契机,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积极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但是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扬学生所长的教育过程观、发展性为主的教育评价观、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观”,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我常想:如果学生连语文课都不愿上,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败笔、渎职和悲哀。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整节课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提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认真解读文章,使课堂学习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比如在语文阅读课中,应关注以下对话: 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 2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等等; 3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在反复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重点难点很容易地就解决了,同时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以课堂讨论或辩论为多种展示形式,努力营造有亲和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合作,促进各个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究。 新课标下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本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这种教学形式。但是,教师必须在策划、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上多下工夫,促进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我积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改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授课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这时自己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以写作为依托,形成自主学习的结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和表达,而这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写作中,我要求他们做到行文规范,符合逻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 如在学完小说《故乡》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闰土》、《我眼中的杨二嫂》、《新时代的故乡》等文章,学生们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人物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快乐教学符合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缓解学生压力、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希望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寻找到更为科学有效的快乐教学方法。

论文作者:张治省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快乐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张治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