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生态承载力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承载力论文,国土论文,格局论文,生态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指出,“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因此,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而生态承载力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我国生态承载力基本状况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源环境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可承载的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能力。 生态承载力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持和约束作用,对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及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具有决定性影响。广义来讲,生态承载力包括自然生态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大气和水环境容量等内容。 自然生态承载力 我国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多样,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存在不同程度的承载力下降。总体而言,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各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足。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不够合理,生态功能有待提高。人工林比例过高,中幼龄林比例偏大,导致森林单位面积蓄积较低,森林可采资源少,木材供需矛盾加剧,森林资源的增长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增长。我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等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占至少半数;全国重点天然草原牲畜超载率达30%,牧区县和半牧区县的牲畜超载率高达4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中,盲目开垦与改造、环境污染、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现象突出。对中国不同生态系统中10多个关键和旗舰物种的分析表明,虽然这些物种受到关注和优先保护,但除了朱鹮和麋鹿以外的动物种群都呈现下降趋势。 水资源承载力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西南和南部省份水资源最为丰富,而东部和中西部省份水资源量贫乏;南方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北方地区仅占19%。近10年来,全国水资源总量呈下降趋势。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到了51%,南方一些水资源充裕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和宁夏水资源超载,其中最严重的是宁夏和上海。 农业是全国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63%,南方四区为50%,北方六区达75%。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华北和西北城市利用地下水的比例分别高达72%和66%。地下水处于超采导致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诱发和加剧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发展,在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海水回灌的现象。 土地资源承载力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耕地面积为20.27亿亩,但分布不均衡,华北和东北地区耕地面积最大,而南部和西部省份耕地面积较少。近20年来,全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和河南7个北方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91年的36%提高到2013年的48%,而南方省份如福建和浙江,甚至出现了粮食生产量下降。耕地分布不均衡和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导致粮食产需区域性矛盾日益突出,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趋匮乏,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为有限。 近年来,中国粮食出口量不断下滑,而进口量则不断攀升,已由21世纪初的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变为了当前的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且未来10年我国粮食进口量会持续增加。玉米、小麦和大米三大主粮全部净进口,我国目前的粮食自给率不足90%,粮食安全状况堪忧。 矿产资源承载力 我国矿产资源地理分布极不均匀,如黑龙江、新疆和山东的石油储量占全国的45.4%,内蒙古、四川、陕西和新疆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73.4%,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57.3%,河北、辽宁和四川的铁矿储量占全国的63.3%。 中国能源的分布与国民经济生产力的布局极不适应。如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十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的煤炭资源量仅为全国总量的6.7%,致使“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将会长期存在,且高硫煤逐年增多,污染物减排压力不断增加。 总体而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资源消耗大国,资源总体相对短缺,主要化石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矿产资源未来供给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2013年,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7.4%,煤炭进口依存度也达到8.1%。到2020年,在45种重要矿产中,中国可供储量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只有天然气、稀土、菱镁矿、钠盐、芒硝、膨润土、石墨、滑石、硅灰石9种,其他36种矿产都不能保证需求。 大气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的条件下,某区域大气环境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或所能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容量较高的省份是内蒙古、黑龙江、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和四川等,而容量较小的省份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容量较高的省份是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黑龙江,而容量较低的省份主要是东部各省。 东部地区的的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大气环境容量。天津、上海、江苏和山东等省(市)的的排放量均已经超过环境容量。承载压力较大的是天津、上海、江苏和山东等省(市)。承载压力较大的是重庆、北京、安徽、浙江、天津、河北、山西、宁夏、上海和河南等省市。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极不匹配。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低,而大气环境压力大,导致剩余大气环境容量不足,严重制约经济布局和发展。 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从京津冀到长三角再到珠三角这样一个广阔的范围内,均有时间不等的严重超标,覆盖了近270万平方千米,影响近6亿人口。雾霾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特别是健康和交通。 水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或自身调节净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COD容量较高的省份主要是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省份,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容量较低;氨氮容量较高的是四川、西藏、云南、黑龙江、湖南、贵州、湖北、广东和广西,较小的是甘肃、陕西、海南、山西、上海、天津、北京和宁夏。东部大多省份的COD和氨氮的排放量均已经超过环境容量。COD和氨氮承载压力较小的主要是西部和西南部省份,而承载压力较大主要是华北和东部、西部省份。我国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低于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28.3%,主要污染指标为COD、BOD和高锰酸盐指数,其中海河、淮河和黄河等北方河流的劣Ⅴ类水质比例较高。 全国水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较不匹配。大部地区,特别是华北各省市,水环境容量较低,同时排放量较高,因此导致水环境压力大,而剩余水环境容量不足,严重制约区域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 生态承载力综合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消耗可再生资源的速率开始超过其再生能力,出现生态赤字,我国的生态赤字就一直处于不断加速增加的趋势。2003年开始,不断增长的人均资源消费开始成为主导的驱动因素。目前,我国资源超载的地区是沿海的河北、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内陆的宁夏、青海和山西;而环境承载压力过高的地区是北方的天津、北京、宁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和辽宁,东部的江苏、上海和浙江。就全国而言,环境压力逐年增加,而资源压力整体有所下降,生态承载力的整体压力仍然呈增加的趋势。 我国生态承载力支撑能力低下的根源 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我国不仅是资源大国,也是人口大国。虽然我国许多资源总量均处于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往往不及世界水平,严重制约我国生态承载力的支撑能力。 我国森林、草地和耕地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低。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我国是草地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3.3亿公顷,但人均草地面积仅0.2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草地面积的40%。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20.27亿亩,但人均只有1.5亩,不足世界人均的40%。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接近3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为2085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则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自治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我国矿产种类齐全,总量大,但人均矿量严重不足,矿产储量的人均占有值很低,仅为世界人均值的27%,退居世界80位以后。铁、锰、镍、铅、铜、金、银、石油、铀、硼10种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值的1/2~1/8,而天然气和钾盐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矿产人均资源更是低于世界平均值的1/20。 经济社会布局与生态承载力不相匹配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中国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的东部地区。因此,从全国范围看,经济社会布局与承载力不相匹配,是导致生态承载力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沿海各省市以全国12%的面积,承载全国56%的经济总量和40%的人口,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东部地区也是中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生态空间,由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造成区域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超载。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人口约为13.4亿,主要分布在东部各省,人口密度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降低。目前,人口迁移方向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冲突,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与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差距,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聚集在优化开发区,与规划初衷相背离。这些人口聚集的区域同时也是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区域。2013年,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3.7%,但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经济密度,即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集中程度。经济密度不仅是经济发展水平和集聚程度的重要测度,而且成为协调区域发展和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经济开发强度较高或年增长率较高的地区,多位于东部资源环境容量较小的区域和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可能反过来制约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 生产技术低下导致资源利用率低 受发展阶段的客观限制,虽然我国的生产技术在许多领域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整体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的落后导致我国资源利用率(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源消耗)低于国际水平。例如,我国单位GDP能耗和物耗高居不下;2010年,中国GDP占世界GDP的9.3%,但却消耗了世界16%的淡水资源,26%的钢材,25%的铝,47%的水泥。单位GDP的钢铁、铜、铝、铅、锌消耗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4.9倍、4.9倍和4.4倍。另外,不断增加的原材料消耗和较低的资源利用效率造成废物大量产生及废物处理的投资不足。由于煤炭占我国能源的70%以上,大量的能耗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重工业产业格局不尽合理,“两高一资”产业过度密集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重工业化特征十分明显,产值迅速增加,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主要工业产品规模扩张异常迅猛,煤炭、冶金、石化和电力等基本原材料产业呈快速扩张趋势,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重工业加速向西部能源富集区布局,产业规模的无序扩张和空间布局的整体失控,使我国环境污染从局部扩至区域,环境问题更加复杂。 “两高一资”产业,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产业,主要分布在钢铁、水泥、造纸、化工、火电、铸造、电镀、平板玻璃、印染、制革、有色冶炼、焦化、氯碱、采矿14个行业。目前,高耗能产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64%左右、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70%左右。 “两高一资”产业的过度密集给区域生态承载力带来巨大压力。相同行业不仅利用相同的资源,其污染物也相近。行业的过度聚集使得一定区域内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导致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影响区域内的生产与生活。如造纸行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纸及纸板产量占全国纸及纸板产量的71.3%。多年迅猛发展积累的产能增长过快、布局不尽合理、产业发展与资源、能源、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进出口产业导致承载力流失 在过去30年里,中国出口急速增加,年均出口增长是GDP增长的1.5倍,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7%。从2009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额占全球的10%,其中制成品占90%以上。但由于外贸出口只注重数量扩张,未能注意到出口商品结构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资源利用效率严重低下,“两高一资”产品在出口产品中占有很高比例,消耗国内大量能源资源,把污染物留在本土,却将相对清洁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这种出口商品结构带有明显的“资源环境输出”的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我国生态承载力外流,加大我国环境压力。 基于生态承载力约束的国土开发格局优化对策 划定生态红线,构建自然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红线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起点线。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在第三章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目前,生态红线划定工作进展顺利,需要做的就是红线“落地”工作,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监督考核机制。 生态红线主要分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保育区三大类,其主要功能分别是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功能,形成人口、经济、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源头控制生态退化,增强脆弱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构建人居环境的生态屏障;促进对物种资源和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科学、合理、有序的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其中,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划定保障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保护安全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生态脆弱区/敏感区红线,可以为人口聚集的城市、城市群和村镇等提供生态屏障;生物多样性保育区红线,为保护的物种和生态系统提供最小生存面积。 通过划定生态红线,构建自然生态安全格局,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 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大多集中于西部省份,东部的安徽和福建不超过4%,浙江仅1.5%。当务之急,需要对全国范围的生态系统保护现状,对一些重要的、未得到有效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行详细评估,从而选择合适的区域增设自然保护区,对一些数量较少或类型独特的湿地加大保护。 对于已有的自然保护区,由于能源、资源、交通和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日益增多,自然保护区内存在高强度的经济活动,部分自然保护区“孤岛化”和“空心化”趋势严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采和水利水电开发,禁止新建公路、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尽量避免穿越缓冲区,降低自然保护区周边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同时,按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顺序,逐步转移自然保护区的人口,实现核心区无人居住,缓冲区和实验区大幅度减少人口的目标。 严格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准入机制 我国许多重点生态功能区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及水电等开发强度相应较大,致使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结构与其生态服务主导功能不一致,并严重影响了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较为典型的案例如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稀土开采,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的煤矿开采,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水电开发,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大量营造桉树林等。 制定分区域、针对行业的环境准入机制,就是要将行业发展控制在一定规模和水平,使其生态破坏和环境影响不损害区域主体生态功能。所遵循的原则是:符合或严于现有政策,充分体现出区域、流域差别,紧密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准入机制,要具有系统性。 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题,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产业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布局,禁止高水资源消耗产业(钢铁、造纸)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的布局,限制土地消耗产业(煤炭)在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发展,降低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农牧业开发强度,禁止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功能区的大规模水电开发和林纸一体化产业发展。 因此,具体的措施为:一是严格保护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自然植被,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开垦草原等行为;二是加强大江大河源头及上游地区的小流域治理和植树造林,减少面源污染;三是推行节水灌溉和雨水集蓄利用,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四是加强对内陆河流的规划和管理,保护沙区湿地;五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与重要物种栖息地,防止生态建设导致栖息环境的改变。 加大发展雨养农业,逐步摆脱北粮南运格局 全国耕地分布不均衡,黑龙江、河南、山东、内蒙古和河北耕地面积最大,南方和西部省份耕地面积较少。粮食生产重心北移,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7个北方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91年的36.2%提高到2010年的44.9%,2005-2010年粮食增产量较大的省份多在北方,南方部分省份甚至出现了粮食生产量下降。耕地的分布不均衡和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导致粮食产需区域性矛盾日益突出,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近30年来,“南粮北运”变成了“北粮南运”。而大部分的北方粮食产区水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未来水资源压力逐渐增加。 雨养农业是无人工灌溉,仅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出现在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区,而且也出现在雨量充沛的湿润地区。雨养农业是灌溉农业的基础,灌溉农业是对雨养农业的补充。随着干旱加剧和农业灌溉用水在整个水资源分配中比例减少,雨养农业在未来农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雨养农业的主要技术是保水蓄水技术,包括库、坝、塘、窖拦蓄雨水以及梯田建设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和覆盖保墒技术。高效用水技术,包括节水抗旱的植物种类、品种选育及其有效的栽培耕作管理。 通过发展雨养农业,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北方粮食产区的水资源压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南方粮食产量,从而逐步摆脱北粮南运格局,促进农业空间布局与水资源分布的协调发展。 基于生态承载力,完善重点开发区的重点行业产业布局 我国重点开发区产业迅猛粗放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增大,加之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治理压力极大。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确定我国煤炭、火电、钢铁、铝工业、水泥、造纸、水电等重点行业的主导环境影响及不同区域对相应影响的承载能力,划分出不同行业的环境管理类型区,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产业布局。 首先,确定出针对上述重点行业的环境管理类型区。对于某一行业来说,同一类型区在行业发展的主要资源环境约束方面有较强的相似性,可制定相同的环境管理政策,特别是环境准入政策。其次,在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环境准入政策症结诊断结论,分别从规模、布局、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污染控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各行业在不同类型区的环境准入方案,为规划管理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及其他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基于本文的相关分析,应对上述重点行业进行如下布局发展:一是提升改造冀中南地区的钢铁建材等产业;二是发展太原城市群的煤炭、化工产业链,承接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三是发展哈长地区的原油、石化产业,强化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功能;四是优化并合理布局滇西北、藏中南区域水电开发布局;五是优化宁夏沿黄经济区、兰州—西宁地区、呼包鄂等地区的电力产业布局;六是将造纸业适当向西南地区倾斜;七是电解铝产业发展布局应适当向甘肃、青海、广西、云南、山东等大气环境质量相对良好的区域倾斜;八是水泥产业的发展应尽可能避开和压力较大的华北地区。 大力提高优化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 优化开发区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能否与环境协调融合,衡量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而是要看经济发展的质量。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产业高度聚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较为匮乏,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环境容量已经超载或所剩无几,生态承载力极低,现有的工业区数量多、布局分散,部分工业区建筑质量差,工业区内产业类型多样、用地功能相当复合,用地效益不高。针对上述区域,若不加优化控制,未来水资源压力增加、水环境容量严重不足、大气环境进一步恶化、生态空间占用等问题将是生态与环境进一步演变的趋势。 因此,必须严格限制优化开发区城镇规模与产业结构扩张,减少工矿建设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适当扩大服务业、交通、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促进城市集约紧凑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发展都市型农业、节水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积极发展节能、节地、环保的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渤海区域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力度。发挥长三角地区的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发挥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功能,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珠江三角洲具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通过技术创新手段,促进企业走资源节约型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有效限制出口加工承载力转移产业的发展 出口产品消耗了我国大量的生态承载力,依据出口额与GDP的比例,目前我国30%以上的生态承载力被转移到国外,对国家生态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随着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强化,依靠资源、能源、土地等有形要素投入出口产业发展,使资源环境已经难以支撑。 因此,必须限制出口加工承载力转移产业的发展,通过引导出口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逐步形成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延长加工贸易国内的增值链,推动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现代物流等高附加值产业升级。加大技术创新,扩大出口具有自主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并强化全周期的投入。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开发政策建议 全面开展我国生态承载力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布局研究 我国生态承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还存在很多不足,评价指标层面与国土资源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之间存在空档。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内涵、对象、内容等进行完善。 重点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和土壤环境承载力评价,依据区域资源禀赋特征和可调入规模的稳定性,以及区域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等国土空间开发的总体战略,科学确定重点资源的最大可供规模,并与合理需求规模进行对比,测算出最大可供保障程度,提出相关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等工程部署,科学分析生态承载力与当前国土空间开发之间的矛盾,提出国土空间优化布局。 构建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 充分考虑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开发利用状况和相关的生态环境背景,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国家水资源调配体系。 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和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节水水平,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大中型灌区为改造重点,推进末级渠系的改造,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推广抗旱作物品种,在不增加水资源消耗量的前提下,增加农作物产量。 限制高耗水行业的盲目发展,优化高耗水工业的空间布局。电力、造纸、化工、冶炼、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是主要高耗水行业,占工业耗水总量的90%以上。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做好土地利用规划,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根据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土地利用现状等,预测土地需求,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着力提高土地产出率;保留足够的自然生态空间,适度安排建设用地,促进城市与产业有序集聚和发展。沿湖发展带优先满足保护生态的要求,控制土地开发强度,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科学编制规划,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滩涂和低丘缓坡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按照城市空间结构安排和区域发展导向,进一步细化各区域开发重点,明确建设时序,构筑梯度推进、合理有序的区域开发格局。依照主体生态功能区划的总体要求和现实基础条件,分别针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实行分类指导。 开展生态资产评估制度,实现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资产的可持续经营 生态资产主要是指具有物质及环境生产能力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经人类利用已经物化在各类生态经济产品中的资源,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化石能源和生态系统,其价值表现为自然资源价值、生态服务价值以及生态经济产品价值。生态资产价值是绿色GDP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估隐藏在区际物资交流背景下的生态资产耗损和流转,对实现与绿色GDP挂钩,建立切实可行的不同经济类型区之间的生态补偿实施策略,建立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资产的可持续经营,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组建生态资产核算委员会,加强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参照美国、挪威和法国的经验,依托环保部门成立“生态资产核算委员会”,在中央层面率先建立生态资产技术支持机构,为全面开展生态资产核算打下基础。建立人才培养和后续培训机制,完善评估机构,加强生态资产监管。 发布生态资产评估技术指南,指导相关部门开展统计工作。完善生态资产评估,需要统一生态资产概念、规范生态资产分类标准,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生态资产遥感测量的精度,提高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生态资产耗损和流转的动态评估,并尽快发布生态资产评估技术指南,统一生态资产评估方法和计量单位,从技术上为环保部门开展全国生态资产调查与核算提供指导。 构建基于生态资产流转的生态补偿机制,保证区际公平。以生态资产转移为出发点,以资源、产品输出地为补偿主体,分析生态资产输出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出补偿重点,按照输入量比例,由输入地对输出地进行补偿。针对生态资产类型,转出地资产类型,提出具体的补偿方式,核算补偿费用,结合生态足迹法和成本分析法计算生态补偿额度,力求使生态补偿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能够做到补偿的有效性。同时加强我国基于生态资产跨境转移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探索组建生态资产流转交易体系,实现可持续经营。明确生态资产产权、把生态资产作为商品投入社会的再生产,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以获得资产效益,确保所有者权益、实现生态资产自我积累的增值性、产权的可流转性,促进生态资产流转交易体系的形成。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生态资产产权管理机构,构建生态资产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完善生态资产的运营与管理制度,形成能够运行的生态资产流转交易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资产评估制度,优化区域生态资产配置与经济合作,可以降低承载压力,提高生态承载力,从而实现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资产的可持续经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标签:承载力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河北经济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生态系统功能论文; 国土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