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机场建设管理办公室
摘要:在一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其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管理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篇文章就是通过我国当前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发生危险的原因的深刻分析,找出造成这种风险的因素,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监理;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方法;探析
一、工程的风险等级以及相关的控制原则
在对造成工程出现安全风险的原因进行辨识时,必须要对造成风险的原因以及其承受程度进行深刻的评价,通过对其的分析和研究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同时,对现代工程建设中具有着重大影响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时,其评价体系可以划分为定量评价、半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半定性评价几类,但是在日常的风险评价工作中通常都会采取半定量的评价以及定性定价的方式。其主要的操作方式是:第一,安全检查表。对不同的级别进行安全检查的列表,如公司级别、班组级别以及项目级别等;第二;直接判定。所谓直接判定实际上就是根据相关的经验、物体材料等进行类比的分析;第三,故障树分析;第四,作业条件的风险程度评价。
通过对工程施工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能够有效的确定工程施工所会产生的风险的等级。同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来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其控制原则如下:
1、消除施工作业风险、降低工程施工风险、进行安全有效的个人防护;
2、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预防措施、相关的应急措施以及安全监理保护措施;
3、对于工程建设中不能够承担的风险,必须要及时的停止作业。
同时对于风险较大的建设工程则要立即进行整改,达标之后才可施工;对于风险程度适中的工程,要进行限定期限的工程整改;对于风险程度较轻的工程则可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理措施和保护措施;至于风险较小甚至可以忽略的工程施工风险,则只要在监理的过程中多加注意即可,不必采取应对风险的措施。
二、对危险源的控制
我们在对工程的危险源进行控制时,通常是将先进的工程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中,以及不断完善工程的管理工作来使人为原因造成的风险问题减少,以此来使工程的风险源得到消除或者是有效的控制,避免引发安全事故或者意外事故而造成财产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要想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工程技术的提升和控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是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工程做好充分的监督管理工作来实现,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对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解决,以防止工程风险的扩大、转嫁以及第二次事故的发生,将工程风险的危害与损失减低至最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有效的解决:
1.组建和完善相关的工程安全管理以及工程监理机构,将每个部门的职责落实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安全指标、安全目标以及安全准则等等。
2、对工程的整体管理布局进行一个详细的策划,制定相关的工程监理和工程管理方案,对工程的技术措施以及管理措施有明确的把握,将其深入到工程风险评价的体系中,以实现对工程安全风险的防治与解决。
3、拟定相关的文件来作为工程安全施工的理论基础,如操作流程规划、管理制度细则等等。
4、加强对工程的监督、评价以及检查的工作,对工程的正常运行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5、对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危险源控制的管理方法是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管理措施的失效将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发生。
三、控制危险源的技术对策
1、运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施工项目危险源控制。首先,通过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计算工作单元中各个工序的浮动时间,通过浮动时间的调整来均衡协调单位时间内的各类资源数量;其次,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危险性值超过容许范围的工序,对这些工序引入专门的前导安全防护工序,从而引入安全防护工序或通过增加安全防护资源,起到降低系统危险性值的目的;另外,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进行危险预警;最后通过技术措施或组织措施,对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进行调整改进,从源头来控制风险,降低危险源的危险等级或消除危险源。
2、运用工艺技术降低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危险性。运用恰当的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或消除施工项目危险源。在施工项目中,工艺技术还体现在恰当的工艺组合和必要的组织间歇时间。同时,完成一个工艺组合通常需要交给一个有机搭配形成的专业作业队。对工作单元的确定,需要和工艺组合的分析和划分结合,特别是工作班组的综合危险性评价中,一个合理工艺组合及一个相匹配的专业施工班组将极大地降低工作单元的综合危险性。施工项目的资源自然特性和技术工艺特点决定了一些客观规律,要求我们认识这些规律并遵照执行,否则就会出现危险隐患。
四、重大危险源的特别控制
对于重大危险源,必须明确须达到的目标,确定完成时间,由责任部门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通过资金保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公司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对专项施工方案及其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满足以下原则:
1、应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的安全技术要求;
2、要进行充分评审,广泛听取意见,方案应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3、符合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规定条款的,必须经专家论证;
4、随着认识的提高、施工进度的发展,重大危险源会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应随之不断更新或补充。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有以下三种:
1、消除风险。若可能则完全消除危险源,如淘汰钢管搭制的井架等。
2、降低风险。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努力降低安全风险,如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作业时,按要求做好临边防护及隔离措施,定期对支护、边坡变形进行监测等。
3、个体防护。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模板支撑、拆除时,操作人员穿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工作鞋等。
五、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施工监理中风险源的安全等级、控制方法、技术对策和重大危险源的特别控制。通过分析危险源,明确了施工监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来更好的控制施工监理中的安全风险,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俊松. 基于影响分区的大型基坑近接建筑物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2]张登伦.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3]李鸿伟. 基于危险源管理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
论文作者:满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风险论文; 危险源论文; 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评价论文; 技术论文; 危险性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