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阳市留格庄中心卫生院 265114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患者康复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对我院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之间收治的27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通过回顾式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按照HAMD 和 HAMA 评分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月经不调患者采用一定的心理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心理,加快康复的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月经不调;心理护理;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46-01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患病的可能,垂体和下丘脑发育不良是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另外,“以瘦为美”的观念下,很多女性减肥过度,内分泌系统失调,加剧了月经不调的病症。按照有关资料的统计,月经不调与患者的情绪状态有了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对我院近期收治的27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了研究,对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重点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近期收治的27例月经不调患者均为女性,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分组,给予对照组(13例)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14例)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已婚,4例未婚,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7±6.21)岁,患病时间3个月—4.1年,平均患病时间(1.6±0.82);观察组患者中有7例已婚,7例未婚,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5±5.83)岁,患病时间1个月—3.5年,平均患病时间(2.4±0.9)。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身高、兴趣爱好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对比和分析。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提供基础药物和基础的护理手段,根据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方式。
1.2.2 医患关系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医院护士应该明确自己的护理责任,在接待患者时注意自己的态度、语言和行为表现,通过友好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的病症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用真诚感化患者,赢得信任和认可。同时,尽可能的回答患者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治疗的方式、费用、效果等,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给患者亲切感。另外,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干净、卫生、整洁,定期消毒,减少细菌滋生,防止引起患者的不适感。护士工作者应该适当的注意自己的形象,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1.2.3 针对性护理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月经不调的病症和所处的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例如,病程3个月的患者和病程3年的患者心理状态不一样,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也不一样,医护人员应该详细的观察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合理的制定护理方案,并通过深入的护理及时修改自己的方案,满足患者的需要。医护人员应该将护理方案的内容、环节和可能出现的结果详细的解释给患者,并根据患者的意见进行适当的添加和删减,当出现较大分歧时,应该尽量安抚患者的情绪,使其理解并接受护理方案。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尤其是病程时间较长的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抑郁程度较深,医护人员应该通过诱导的方式使患者释放出压抑的情绪,说出心里话,打开心结。例如,跑步锻炼、联系瑜伽、放声高歌等方式,都是很好的宣泄方式,医护人员应该合理的利用时间和手段,帮助患者摆脱不良习惯和不良情绪,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由于月经不调比较普遍,很多女性在发现患有此病以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病症越来越严重,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这种情况,加强日常宣传,通过派发知识手册、张贴知识海报或者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提高女性对自己身体的重视程度。心理护理要求医护人员对心理学理论有所了解,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医护人员应该掌握系统脱敏法或者强化法等心理学手段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和治疗,寻求患者家人、朋友和同学的配合,切记态度急躁或者使用挖苦性质的语言,避免激怒患者情绪。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使用SPSS19统计学软件对27例患者的月经不调病症变化和康复效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得到的计数资料使用χ²进行相关检验,当P<0.05时,所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月经恢复情况 通过电话回访和门诊确认的方式,本文对我院近期治疗并护理的27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了资料收集,结果显示:观察组月经恢复到正常情况且维持3个月经周期的患者有9例(64.28%),月经恢复正常但没有维持3个月经周期的患者有4例(28.57%),月经情况没有明显的改善的患者有1例(7.14%)。对照组月经恢复到正常情况且维持3个月经周期的患者有4(30.76%)例,月经恢复正常但没有维持3个月经周期的患者有5例(38.46%),月经情况没有明显的改善的患者有4例(30.76%)。观察组总的护理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的护理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HAMD和HAMA评分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分别为(13.13±2.87)分、(12.4±2.48);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分别为(19.56±3.2)分、(20.4±3.1);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指标变化幅度较大,患者康复速度更快。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效果十分满意的有12例(85.71%),2例(14.28%)基本满意;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效果十分满意的有5例(38.46%),基本满意的有5例(38.46%),不满意的有3例(23.07%)。观察组患者总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总的满意率为(76.9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所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月经不调的表现通常是患者月经量过少或者过多、月经周期不规律等症状,患者无法确定月经的到来时间,心情急躁,焦虑、抑郁情绪随之而来。临床表明,月经不调并不是一种非常难治愈的疾病,患者只要消除压力,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症状。月经不调主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内分泌系统在压力作用下出现了持续性的失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女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当前,人口的增多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特别是女性,由于自身调节能力较弱,很容易在压力中产生不适。传统的护理方式只是对患者提供必须的药物支持,没有涉及到心理护理的层面,因此效果欠佳。如今,心理护理手段开始在临床上广泛的使用,医护人员需要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的医护关系,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病房环境,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起康复的信心,最大限度的保证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的速度较快,护理有效率为92.85%,HAMD和HAMA评分的变化幅度较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月经不调患者使用一定的心理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心理,加快康复的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景红.月经不调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2.
[2]侯红艳.月经不调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v.209:145-146.
[3]杨俊,董红梅,潘士华.心理护理在月经不调女性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v.212:163+165.
[4]王晶晶,王琳琳.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女性康复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v.1558:212.
论文作者:鲁海霞,任俊梅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患者论文; 月经不调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月经论文; 效果论文; 自己的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