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评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新华农场学校
课标要求及分析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与美术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的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有关。本节课与学习空间、立体造型等方面的知识有关。他有两项内容。
第一项课标要求是三维目标中的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学习内容是理解透视概念,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
第二项课标要求是三维目标中的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学习内容是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材分析
在全套教材中,本课的知识概念相对独立,但学习本课会为学生今后学习空间、立体造型等方面的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为了避免对概念性知识的枯燥讲解,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天空、道路近宽远窄,树木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疏远密的透视现象,利用教材上北京颐和园长廊的照片结合右侧小图中的红色辅助线,帮助学生理解消失线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出长廊的横梁与柱子的变化是一样的,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而使学生掌握透视规律,学会透视现象。
学情分析
学习的优势: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和美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愿意在学习中积极思考,阐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可能遇到的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注意到了景物近大远小的现象,但是学生没有分析过透视规律,不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从未尝试过用透视现象表现立体空间,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会不自觉的关注局部细节而忽略整体,容易把景物画歪,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
难点:如何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线现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完成一幅表现透视现象的作业。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等学习过程,结合多媒体课件,探究透视现象的规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和自我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预设时间3分钟)
1、课件展示两张风景图片,一张平面的,一张有透视现象的供学生们观察。
提出问题:哪一张图片给你的空间感最强烈?
2、出示透视现象的图片观察。(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图中离我们近的树比较高大、宽阔,远的树比较低矮、窄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透视现象。
4、引出课题,板书——透视现象。
(点评:通过展示生活中自然现象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得出有透视现象的那张图片空间感更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了解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设时间6分钟)
1、如何在绘画中表现透视现象,需要了解两个概念,课件出示图片。
2、出示两幅消失点位置不同的图片。
提出问题:消失点的位置可以变动吗?(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在画面中,要想突出左边的景物,消失点往右移;要想突出右边的景物,消失点就往左边移一些。
4、出示两幅视平线位置不同的图片,供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消失点位置可以变动,那视平线可以变动吗?(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5、教师小结:要表现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视平线可以往下移。如果要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往上移,所以,根据画面的需要视平线是可以变动的。
(点评:美术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本环节经过教师的巧妙设计,通过两幅生活中家乡道路景象的图片巧妙的引出了“消失点”和“视平线”这两个概念,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概念,节省了学习时间,通过小组讨论加强了生生互动,学生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透视现象。)
三、对比观察,探究规律。(预设时间4分钟)
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消失线夹角处天空和道路的透视变化。
(探究成功,探究出天空和道路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
2、引出树的透视变化。
小组学生打开教材,讨论、探究树的变化,汇报结果。
树的透视规律:近高远低
近粗远细
近疏远密
3、出示颐和园长廊图片,分析长廊中的柱子与路边树的变化是一样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4、补充课题,板书“绘画中的”,使课题完整。
(点评:通过对比观察天空、道路,学生得出结论;再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树的变化,学生得出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疏远密的探究结果,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透视规律,符合《课标》中“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的要求。)
四、归纳步骤,掌握方法。(预设时间2分钟)
师生共同归纳出作画步骤。
(点评:此环节在前面各项内容的基础上水到渠成,通过师生互动达到学习目的。)
五, 运用知识,创作练习。(预设时间20分钟)
1、练习要求:运用透视知识,临摹书上作品或自己创作一幅表现透视现象的作品。
2、教师辅导。
(点评:课堂练习难易适中,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能力选择作画内容,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教师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把景物画歪的问题,并在黑板进行简单的板演。此环节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展示评价,梳理小结。(预设时间5分钟)
1、组织学生欣赏作品,学生推荐2--3幅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2、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点评:通过评价环节,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透视现象的认识,检验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情况,让学生感受美术课的快乐,并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总体点评: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的过程掌握透视现象的规律,体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理念。这正如《美术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课有三大亮点:
(一)导入新颖,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导入环节通过含有知识点的家乡的风景画的比较,明确了空间感强烈的透视现象这一抽象的知识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
(二)调动手段,引起学生持续的兴趣。本课教师能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体验、合作、探究,表现透视现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学生持久的兴趣为课堂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结尾独特,令学生意犹未尽。教师组织学生自评互评作品的环节让这节课在正常推进的流程中达到了高潮,学生面对自己作品的展示欲和面对他人作品的参与欲被激发的淋漓尽致,课后仍在讨论。让学生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了加强学习活动综合性的思路,学生的评价语言在不断提高,驾驭作品的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教师能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启发学生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在创新中完成了预期目标。
论文作者:仇德勇 李嵩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透视论文; 学生论文; 现象论文; 美术论文; 教师论文; 景物论文; 规律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