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战略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流企业论文,路径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创新不仅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源,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点。不管是在服务活动或者生产活动中,创新通常与服务联系起来研究,服务创新的学术研究日益得到重视[1]。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要向顾客提供服务[2-3],身处服务行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TLP)更是如此[4]。物流企业为了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最终要形成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2]。同质的服务并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不断地进行服务创新,通过服务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成为摆在物流企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在实际的物流服务创新活动中,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着企业发展方向与自身优势能力最佳匹配策略的艰难选择。矛盾的焦点是如何确定一个最优的物流服务创新方向,既能使企业发挥自身竞争优势,也能满足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鉴于服务创新对于我国物流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理论研究上的空白,有必要对我国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给予更多关注,从而为我国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决策、推行服务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1 文献回顾
1.1 服务创新
1.1.1 服务与创新的概念
对于服务和创新的概念,本文整理了有代表性的文献定义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服务也是一种产品。服务产品的基本特征和属性主要包括无形性、不可分离性、不可储存性、所有权缺失、难测度性和不一致性[11]。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函数。熊彼特的理论构成了现代创新研究的基础[8]。
1.1.2 服务创新定义及分类
国际上关于服务创新的研究始创于20世纪70年代,服务创新的概念也是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是利用熊彼特对创新判断的两个标准:创新是被应用于实践的新思想、新方法,创新能给它的实施者提供收益。服务创新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欧洲,如研究项目SI4S[12]。主要的研究学者有Hauknes J.,Sundo J.,Gallouj F.,Bilderbeek R.,Den Hertog P.,Marklund G.和Miles等,但应用普及却在美国。从服务业的本质出发,学者们对服务创新的定义有:Tidd等认为,服务创新是指产生新的、发生明显变化的服务观念或服务交付系统,它通过提供新的或改进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13];Berry等认为,服务创新活动包括增加新的服务、扩展现有服务、改进服务提供方式,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依赖于它是否很好地通过服务创新来开辟新的市场[14]。Boden M.等提出,服务创新是指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企业应用新思想和新技术来改善和变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最终形成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15]。
服务创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服务创新的范畴包括服务业服务创新、制造业服务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三个层次,即一切与服务相关的创新活动。狭义的服务创新则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行为,指的是服务型组织为获得更大的商业和社会利益,向目标顾客提供更高效、更周到、更准确、更满意的服务包[6]。
Christensen(1998)识别了三种创新:持续性创新、低端的破坏性创新和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16]。
本文所研究的服务创新,是基于Berry对服务创新的定义,研究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即狭义的服务创新。
1.2 物流服务创新
物流服务创新(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是指一切与物流服务相关或针对物流服务的创新行为与活动,它通过新的或改进的物流服务产品,或在物流服务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或在物流服务中对现存技术的新应用等非物质制造手段来增加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17]。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当找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清晰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关系,利用技术发展的优势,为委托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延伸服务、一体化服务、增值服务和特色服务,并获得持久性竞争优势[18]。
物流企业作为服务业,拥有服务业普遍的特征。而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既具有服务创新的一般特点,也具有物流产业的特殊性。文献[18]综合上文Christensen对创新的分类将物流服务创新分为六类(如图1所示)[16]。
图1 物流服务创新路径分类
本文所研究的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中的持续性(或渐进性)创新,是物流服务创新中最普遍的创新形式。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
目前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现有服务创新以及物流服务创新的相关研究注重将制造活动与服务活动相分离,进而分析二者间的差异,以探讨服务创新以及物流服务创新的内涵、特质和模式等[19-22]。另外,由于服务自身有很多“模糊”的特性,导致不能用传统经济学的方法来量化,或跟踪它的改进或改变。在研究方法上,现阶段对物流服务创新的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居多[23-27],而对物流服务创新的机理研究较少。在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将企业战略方向与企业优势能力结合起来,选择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服务创新战略路径。本文通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战略方向的分析,结合资源能力理论,建立经济控制论模型,来识别在物流企业现有优势能力的基础上企业战略方向选择适合与否,研究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最佳战略定位。
2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战略模型
2.1 物流服务创新战略
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专一化战略。在实际运用中每一个公司必须明确选择自己的战略,徘徊其间必然影响公司的战略地位。因此,公司的创新战略也会遵循表2中所体现的四种竞争战略[28]。
根据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是所有内外部资源的集合体,企业资源集合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能力的异质性。有价值的异质资源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其评判标准为稀缺性、非完美模仿性和非替代性。企业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由于任何企业都无法掌管和拥有所有资源,充分利用外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与外部组织之间关系。总之,企业只有发展那些有价值的、稀缺的、不易被模仿和不可替代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不断开发和利用外部的互补性资源,才能持续地保持竞争优势。
虽然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具有其独有的特征,但服务创新作为战略管理的一部分,其战略方向的选择也符合波特的战略思路。本文所研究的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就是基于波特竞争战略思想,将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划分为表2中的四种战略路径。对应波特四种竞争战略,本文将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战略分别定义为如表3所示。并建模分析物流企业在其优势能力的基础上做出何种战略选择更能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2.2 模型的提出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战略方向选择,实际上是企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运营过程,这是一个涉及到顾客、价值、创新、人员、技术、组织、信息等诸多要素的系统过程,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并且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另外,物流企业服务的渐进性创新战略定位的过程主要是基于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进行服务创新活动,并且通过不断的资源投入,提高服务创新能力,更好地进行服务创新活动,促进企业战略定位向着更高层次演进,从而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一个长期动态的系统过程,物流企业会根据在运营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来对下一步的输入输出进行调整。因此,本文将利用经济控制论来对具有不同战略优势的企业创新战略选择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战略定位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如图2所示。
2.2.2 模型假设
资源投入量是影响服务创新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我们做出如下基本假设:
①假设此时企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且企业可以通过资源的投入来提升企业能力,形成相应的两种战略优势。
②在中短期内,企业将资源转化为某种类型能力的转化率、优势能力衰退率不会发生太大波动,可用往期平均值代替。
③服务创新效果只与资源投入有关,不考虑政策影响等其他因素。
④本文中企业的服务创新战略目标和战略优势能力只考虑表3中所表示的战略空间。
2.2.3 模型的建立
本文研究的物流服务创新战略路径选择的模型中,物流企业进行战略空间如表3所示的服务创新。物流企业通过服务创新,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获取核心能力,同时降低机会成本和投资风险,还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顾客服务水平,进而增强企业能力和竞争优势,更好地进行服务创新活动。本文在考虑时间因素,并考虑企业进行服务创新时会涉及变革环境中优势能力衰退问题的前提下,建立如下经济控制论模型:
目标函数为:
由此得到,对所有t,都有
2.3.2 模型的求解
3 结论
本文基于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战略与其自身优势能力匹配问题以及求解最优战略路径问题,首先讨论了服务创新的一般性特征,并结合波特竞争战略理论,得出了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一般性框架。在此基础上,由于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复杂性及动态变化性,选择了经济控制论模型来描述这一动态创新战略选择过程。
利用本文所建立的基于经济控制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战略方向选择模型,首先针对具有不同战略优势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进行稳定性分析,识别出企业所选择的战略目标与自身能力的匹配问题。若物流企业创新战略路径与自身匹配,则证明企业所选择的创新战略方向可行,进而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解出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战略的最佳战略发展路径。当然,对于绝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来说,进行服务创新的战略更多的是集中于服务产品差异化的方面,而选择何种属性的差异化战略问题,上述模型虽然也可得到解决,但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