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工具的规范使用对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论文_周立华

周立华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北京101500)

【摘要】目的 研究清洗工具的规范使用对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规范化使用清洗工具前后,分别随机选取清洗处理的复用医疗器械,同时使用目测法和ATP法检测清洗质量。结果 清洗工具规范化使用情况改善后,目测法和ATP法检测结果清洗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规范化使用清洗工具可保证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

【关键词】清洗工具 清洗质量 目测 ATP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306-02

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大量的复用医疗器械被用来提供护理和治疗服务,复用医疗器械的不合格消毒灭菌,不但会降低器械的使用效果,还会导致医院感染事件的爆发。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前清洗工作对于消毒灭菌程序意义重大,可有效清除器械表面污染物负荷,有利于消毒灭菌工作的进行。2005年12月11日发生的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连台手术之间,手术器械不做清洗,不再高压灭菌,仅要求巡回护士将酒精倒在小治疗碗内浸泡一些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最终造成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1]。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进行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重要部门,是医院的“心脏”。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本研究旨在了解清洗工具的使用情况与最终清洗质量之间的关系,为规范清洗工具的使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复用医疗器械、放大镜(5×,带光源)、纯化水(25℃下电导率≤15μS/cm)、脱絮长棉签、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complete型。

1.2方法

1.2.1 样品选择 2016年3月,采取规范化使用清洗工具措施前,随机选取150件已使用的复用医疗器械(污染程度较严重)进行手工清洗,其中150件作为A组采用目测法观察,其余30件作为B组采用ATP检测; 2016年4月,采取规范化使用清洗工具措施后,随机选取150件已使用的复用医疗器械(污染程度较严重)进行手工清洗,其中150件作为C组采用目测法观察,其余30件作为D组采用ATP检测。

1.2.2 规范化使用清洗工具措施要点 a.清洗工具每次使用后,均进行清洗消毒,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消毒5分钟,实现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b.管腔器械洗刷时,每次管腔刷洗操作后,将清洗刷上的污染物清洗干净,再下一次的操作;c.医用毛刷需专用,刷毛密集,不掉毛,有韧性;d.配齐各种型号管腔器械清洗刷,保证清洗到管腔内的各表面。

1.2.3 目测检测方法 采用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器械的清洗质量,管腔器械采用沾有经过纯化的水(25℃下电导率≤15μS/cm)的脱絮长棉签通入管腔内部,棉签抽出后观察棉签头端有无可见污染物。

1.2.4 ATP检测方法 使用ATP采样拭棒,涂抹器械齿牙、关节、缝隙处,管腔器械使用管腔专用采样涂抹管腔内部,涂抹后挤破荧光素酶裂解液,放入ATP手持式检测仪测定相对光单位值(RLU),15秒后读取RLU值结果并记录。

1.2.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目测法检测结果 采用规范化使用清洗工具措施前后,目测法检测结果见表1。卡方检验结果表明,A组和C组检测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合格率结果对比,可以认为C组清洗效果优于A组。

医疗器械清洗是消毒灭菌的重要保证,也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2]。只有保证清洗的质量,才能保证后续消毒灭菌的质量。而质量控制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二是对终产品进行控制[3]。在清洗的终产品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目测的方法,但目测的准确性不容易保证。因此,清洗的生产过程控制就尤为关键。

清洗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随着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WS310-2016的颁布,越来越多的医院配备了自动清洗机,机械清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手工清洗很难被完全取消。这是由于某些管道、精细仪器和难以清洗部位仍必须用手工清洗,或先手工清洗,后采用机械清洗[4]。张宇等人的调查也指出,全部手工清洗污染器械和物品的CSSD占17.26%,全部机械清洗占7.95%,手工+机械清洗占74.79%[5]。可见,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医院都在使用手工清洗或者手工+机械清洗的方法,手工清洗仍在被普遍应用。

在手工清洗这一环节,清洗工具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尽管有研究指出,实施高质量的器械清洗需要有合适的清洗设备、工具和合理的清洗操作方法[6]。但根据王芳等人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处理手术后的内镜器械时,29.51%的医院未使用与带管腔的内镜器械内镜粗细和长短相匹配、硬度适宜的毛刷刷洗管腔内面,管道内的血污不能被完全去除[7]。另外,对清洗工具的清洗消毒也是需要重视的环节,如果清洗工具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器械清洗经过污染反而会加重的情况,如果清洗不及时,清洗工具上的微生物会程几何级数生长,甚至会形成生物膜。美国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手册明确指出,及时清理刷子和清洁工具,减少或消除会产生生物膜的微生物的数量[8]。本研究中调查发现,消毒供应中心存在对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工具的规范使用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主要存在问题包括:1)清洗工具仅要求每天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2)管腔器械清洗刷尺寸不齐全,部分管腔器械存在清洗刷尺寸过小,清洗时刷毛无法充分接触管腔内部的各个表面;3)采用廉价的非医用毛刷刷洗,刷毛稀疏,容易掉毛等。通过对规范清洗工具的使用,将清洗工具的使用改为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明显改善了清洗质量,说明清洗工具在整个清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清洗工具的规范使用应引起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房彤,费秀清,武迎宏,等. “宿州眼球事件”带来的警醒与反思[J]. 中国护理管理,2006,第6卷第3期,17-20.

[2] 徐虹,倪小平,顾水林,等. 杭州市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情况分析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第5月第10卷第5期,401-403.

[3] 张流波,邱侠.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与效果评价 [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第28卷第1期,87-89.

[4] 李六亿,陈菁. 医疗器械的清洗与去污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第17卷第11期,1458-1460.

[5] 张宇,冯秀兰,任伍爱等.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落实三项标准的调查 [J]. 中国医院感染控制杂志,2014年4,第13卷第4期,193-197.

[6] 魏静蓉,李斌,施建辉等. 消毒供应中心(室)器械清洗设备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J]. 中国护理管理,2010年3月15日,第10卷第3期,60-62.

[7] 王方. 内镜超声清洗环节现状的调查分析 [J]. 中华护理杂志,2008,2月第43卷第2期,170-172.

[8] IAHCSMM. Central Service Technical Manual [M]. Seventh Edition, International Assocaition of Healthcare Central Se,United States,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lthcare Centra,2016

论文作者:周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清洗工具的规范使用对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论文_周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