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_银行论文

中国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金融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6年金融形势

1996年以来,在中央银行继续坚持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措施,取明了明显成效。总体金融形势健康、平稳。

金融运行的特点及走势是:

1.广义货币M2增幅回落,狭义货币M1增幅明显上升,货币流动性进一步提高。到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为72042.7亿元,增长26.8%,比年初低2.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第二次调低利率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增长幅度明显放慢。与此同时,反映经济景气状况的狭义货币余额为26336亿元,增长17.1%,比年初高0.4个百分点。从而货币流动性明显上升,到9月末货币流动性(M1/M2)为36.6%,比上半年高0.5个百分点。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增长速度继续向25%和18%左右的调控目标靠近。拉动狭义货币增长、货币流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996年8月23日央行二次下调利率后,企业活期存款、流通中现金增长较快,同时现金投放有所加快,1—9月累计投放现金523.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投443.3亿元,9月末市场货币流通量为8409亿元。增长14.1%。

2.居民储蓄存款增幅有所回落。到9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708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5%,增长幅度比4月份的高峰回落6.1个百分点。其原因:一是由于1996年8月23日利率再次下调后,居民资产选择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二是居民货币收入增幅下降,据统计,金融机构工资及对个人其他支出9月份只上升7%;三是由于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各种基金会)并未调低利率、导致了储蓄存款的搬家;四是企业集资又开始回升;五是个别中小城镇出现了为保值而大量购买金银饰品的现象。从而9月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379.4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356.5亿元。展望后几个月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走势,由于接近年底,城镇居民的货币收入会有一定增加;农村居民在秋粮丰收,国家粮食收购价格大幅提高的情况下,预计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1996年达到1830元左右,增长16%。在收入平稳增长的情形下,1996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预计增加10000亿元左右,年底达到39560亿元,逼近40000亿元大关,增长33.4%。

3.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前两个季度出口每月均为负增长,进口增长较快。自7月份起,出口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进口增幅下降,贸易顺差扩大,9月份当月顺差31亿美元,1—9月累计顺差80亿美元。由于外资流入继续大量增加,加上7月1日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人民币已经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银行结汇量上升,外汇市场交易量大幅度增加,促使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呈大幅度上升之势,到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约954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18亿美元。预计年底外汇储备会继续攀升,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30亿美元左右。在大量外汇储备的前提下,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4.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增长基本适度,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增加的主要因素。9月末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余额为22526.2亿元,增长20.3%。9月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其它银行备付金(含库存现金)为3173.6亿元,备付率为7.3%,基本正常。基础货币增加主要是外汇占款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势头所致,9月末余额增长43.7%,是各项资产运用中增幅最高的一项。

5.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运行平稳。全国统一的银行间拆借市场运行9个月以来,网络运转平稳,供求顺利实现,全国统一的拆借利率初步形成,9月末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平均利率为11.1%。据统计,到9月底,市场运行189个交易日,累计成交3943.415亿元(单向),月均约20.9亿元,拆借余额577.848亿元(单向)。从前三个季度全国银行间拆借市场运行看,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成交额逐渐增加;二是拆借利率呈阶段性缓慢下降;三是短期拆借增长较快;四是银行表现不活跃,银行所占的交易量份额在一、二级市场网络分别只有18%和20%,远不及融资中心。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净拆出资金,而融资中心净拆入资金。与此同时证券市场表现活跃,9月末上证指数达到875.5点,10月中旬突破千点大关,深证指数9月末达到2764.0点,10月中旬突破3000点大关。1—9月累计,上海、深圳证交所交易总额达22049.8亿元,其中股票成交9653.6亿元,国债成交10770.7亿元。分阶段看,成交额呈现出逐季加快态势,其中,一季度成交1479亿元,二季度成交6714亿元,三季度成交13856.8亿元,表明利率下调后资本市场的交易最大幅度增加。

展望1996年全年金融形势,由于利率下调,企业存款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三季度企业活期存款增加84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10亿元,9月份当月企业活期存款占全部企业存款的比重达75.5%,比利率调整前1—4个月高25.8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存款流动性明显增强。依此趋势判断,狭义货币M1余额年底约为28113亿元,增长17.2%,接近18%的调控目标,广义货币M2由于居民储蓄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带动M2增幅难以大幅回落,预计年底M2余额在77000亿元左右,增长26.7%。离25%的调控目标尚有一定差距。现金投放由于受1996年粮食收购价格提高的影响,加上1995年货币投放偏小的滞后因素,估计1996年现金投放在1100亿元左右,比1995年多投500亿元左右。1996年的信贷规模是6500亿元,经过调整后为7800亿元,比上年多增1000多亿元。但是上半年由于强调贷款投放的相对均衡,国家银行贷款比上年同期多增100亿元,也就是说上半年已把全年多增的规模基本用完了。1996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达33.5%,明显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如果全年要坚持7800亿元的规模,下半年贷款只能按上年同期水平掌握,才不会突破调整后的计划。但是1996年与上年同期相比,经济规模已经扩大,预计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因而整个下半年贷款完全按上年同期掌握必然产生较大程度上的信贷紧缩效应。此外,目前企业经济效益不佳,资金紧缺严重,尽管这其中许多是由于体制性、结构性因素造成的,但在目前商业银行尚未完全走上正轨的情况下,银行仍面临着从下而上的无形压力。因而要把信贷规模控制在7800亿元的计划目标之内有相当大的难度。我们预计1996年国家银行年末贷款余额大致在47500亿元左右,增长20.6%,新增贷款8100亿元。

二、目前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1.信贷资产质量不高,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受到威胁。近年来,一些调查结果表明,效益较好、资金周转顺畅、讲信誉的企业,容易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信贷资产质量也较高,但效益较差,资金周转不畅的企业,不容易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因而资金短缺的压力主要来自这些企业。在目前政企尚未完全分离和一些政策因素影响下,银行又不得不增加对其贷款,以致银行信贷资金周转不灵,质量下降,本息难以按时收回,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受到威胁。原因主要是(1)近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速度型效益下降,因而带来金融业的效益也呈下降的趋势。(2)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国有企业的风险基本由国家负担和解决,这最后聚集为金融风险。(3)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样企业的风险也就直接传导为金融风险,而银行目前还缺乏分散这种风险的缓冲机制。(4)短期存款和长期放贷之间不匹配,把国有企业长期融资的任务集中于本应承担短期融资的银行,对国有银行的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另外,一些银行官员为谋取私利,放贷时人为降低条件,审查不严,也是致使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2.信贷投放在资本市场上的漏损比较明显,货币政策操作在外汇市场上受到很大的制约。有关调查显示,企业挪用银行贷款炒买股票的现象是存在的,在股票市场上许多大户为企事业单位而非居民个人投资者便是例证。还有企业把信贷资金以种种方式拆借给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获得高回报率,这必然对中央银行信贷政策造成侵蚀。此外,目前我国汇率基本稳定,外资利用较多,人民币利率同国外相比仍较高,再加上三资企业自1996年7月份纳入银行间结售汇体系,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的现象十分明显。但是,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受到经贸部门很大的制约,为避免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增加经贸部门的成本、中央银行被迫大量买进外汇,造成基础货币高幅增长,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

3.货币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金融间接调控的效应还不明显。我国的金融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继承下来的,目前的改革还是初步的,尽管1996年年初全国银行同业拆借交易系统联网运行,6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上限的管理,标志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运行更加完善,也初步形成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但这一利率水平与国家银行利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即客观上市场上仍存在着两种不同利率水平的资金,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抑制状态。因而资金不能在统一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也不会从低效的领域退出流向高效的领域,由于融资渠道不同和每一个单位的能力有限,致使各个地区部门乃至企业在自己的狭小范围内选取项目,使这些项目不可能是最优的,也难以达到规模经济,项目建成后也难以发挥效益。由此造成投资总规模过大和投资效率太低,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增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紧—松—紧的循环。这一切盖因货币价格尚未市场化,致使资金未能发挥最大效益,资源配置不大合理。此外,由于体制性因素和历史累积的矛盾,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间接调控的手段还较小,间接调控所产生的效应还不是十分显著。

三、1997年金融调控和货币政策取向分析

首先,随着1996年各项金融政策措施的到位,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受到这些变革因素的制约,逐步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作为金融调控“三大法宝”之一的公开市场操作1995年在外汇市场上的运用,开创了中国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换之先河,也成为使用间接调控手段操作货币政策的开端。而1996年4月开始的国债公开市场操作,则是启动了央行进行间接调控的主杠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对象(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级交易商)是14家商业银行,它们是我国国债发行的一级自营商,持有一定数量的国债,资金力量雄厚,能在二级市场起到造市的功能。按照央行的改革设想,今后将逐步吸收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介入。1996年央行在转向运用间接调控工具方面出台的另一实质性举措是宣布发展票据再贴现业务。近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规模逐年增加,预计1996年将超千元,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稳步推广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是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再贴现率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也是一种国际上常用的金融间接调控手段。我国现行的准备金制度缺乏规范,尤其是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之和自1988年以来一直维持在20%的高水平上,与国际上准备金率的总体下降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对此,央行有关人士透露,央行目前正在研究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表明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已被列入金融改革的议程,预计1997年太高的准备金率有望下调,逐渐成为可以被运用的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与此同时,1996年上半年,中央银行根据有关的法律,陆续出台了《信贷证管理办法》、《贷款通则》、《贷款主办行制度》等法规,用以规范企业与银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贷风险,规范借贷行为,改善对国有企业的有关服务,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表明金融调控已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另外,从1996年5月1日起连续两次降低存款利率,具体地讲是第一次下调利率为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调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75个百分点,第二次下调利率中,存款利率水平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个百分点。表明利率这一经济杠杆已逐渐成为金融调控中的重要手段,利率僵化现象有所好转,利率弹性有所改善。随着物价涨幅的稳步回落,预计1997年利率水平将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动而有所微调。此外作为金融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贷款规模管理,由于金融机构的大量增加,新的金融工具的发展,使专业银行贷款占全社会信用总量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专业银行贷款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差额越来越大,央行过去那种按照信贷计划管理信贷规模的方式变得困难增大了,另外由于商业银行的改革,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信号也比较敏感了,加上看似刚性的贷款规模管理制度,其实调控效果又有限,因而取消贷款规模的呼声很高,也已经提上了中央银行的议事日程。1996年除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外,事实上央行已基本取消了对其它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贷款限额管理,对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则实行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由于目前替代规模管理的间接调控手段尚有待完善,预计1997年贷款规模管理仍要发挥一定的作用。

其次,1997年金融调控仍处在由直接向间接转变的过程中,还不能完全放弃直接调控。原因在于一是我国宏观货币的间接调控机制基本还没有形成,其调控货币的能力效果还很小,若完全取消直接调控手段,比如信贷规模管理,有可能造成我国货币调控机制的“真空”状态,比过去更缺乏有效的工具来强有力地调节货币供应,导致货币失控。二是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企业,在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条件下,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义务。在目前情况下,很难想象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全社会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体系,能实现全面的货币间接调控。三是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货币量需要的一系列条件目前在我国还不具备。四是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是刚刚起步,市场机制还不成熟,企业对间接调控的反应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再次,1997年的货币政策仍将是适度从紧。1996年以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1—8月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6个单项效益指标中,除劳动生产率增长10.4%以外,其余5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企业企盼松动银根的渴望十分强烈。但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1996年上半年贷款大幅度增加后,企业生产效益有所回升,到6月末人民银行调统司监测的5000户工业企业亏损面降到45.8%的最低点,7月份以后,亏损面再次反弹到8月末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8%,同比下降24.2个百分点,亏损面为47.2%,比6月份最低点上升1.4个百分点,货币资金占用系数为7.16,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企业效益下降一是由于不少企业设备陈旧,产品没有销路,如注入过多的流动资金贷款容易造成产成品库存的增加。二是企业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目前亏损企业虽然帐面出现亏损,收益下降,但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个人收入的部分却增加不少,消费的增长和储蓄存款高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因而企业利润下降和亏损增加用增加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投入的办法是难以解决的。而且过多的贷款容易形成过量的货币供应,为投资膨胀、物价上涨留下隐患。企业效益问题不仅仅简单地是一个投入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产出及其分配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并加强监管和宏观调控,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利润下降和亏损增加的局面。故此,1997年的货币政策仍将是适度从紧,但在总量不放松的前提下,银行贷款结构有望得到进一步好转,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新的消费支撑点的开发项目获取贷款的可能性增大。

四、1997年金融指标预测

由于近年来信用卡发展较快,职工工资也有许多是以储蓄卡形式发放,从而大大减小了现金需求,同时随着金融法规的不断健全,企业信誉又重新受到重视,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故此尽管1997年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但现金投放不会出现象1993和1994年那样猛增的局面,估计1997年货币净投放在1200亿元左右,比1996年略有增加。货币流通量未达到10185亿元,增长13.4%。

表1 M1、M2增长速度一览表(%)

狭义货币M11995年增长16.8%,与广义货币M2增幅相差12.7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是由于1993年7月11日存款利率大幅上调,与此同时保值储蓄又二次实行,加上产业资金回报率不高,一些生产资金退出生产领域,企业活期存款增长放慢,定期存款增加较多,一些企业有坐收利息的行为,致使资金固化。展望1997年狭义货币M1的走势,由于1996年两次大幅度下调利率,企业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结构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说明利率杠杆已悄然发生作用,如果说1996年一些企业还处于观望、等待期,利率有一定滞后影响的话,1997年则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其次,1997年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物价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经济增速有所加快,因而产业资金回报率会有所改善,企业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会增多,从而狭义货币M1增长会有所加快,预计1997年底M1余额在33117亿元左右,比1996年增长17.8%,接近18%的调控目标。

广义货币M2进入90年代后一直增幅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中的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所致。1990年居民储蓄存款占M2的比重为46%,到1995年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M2的比重达到48.8%,5年间上升了3个百分点。展望1997年居民储蓄存款形势,笔者认为1997年居民储蓄存款仍会保持较高的增幅。理由如下:一是居民收入增长保持平稳,预计1997年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在15%左右,特别是居民中的高收入阶层预计收入增幅更高,而在居民储蓄存款中,高收入者尽管人数比例小,但占存款额比例高,是致使1997年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一个基本因素;二是利率下调对储蓄影响有限。据有关调查显示,1996年保值贴补业务的取消和两次大幅下调利率后,居民对此反应总体上比较正常,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居民对利率下调的反应比较平淡,因而储蓄保值贴补率的取消及未来微调储蓄利率对目前居民储蓄状况不会有显著改变。这是由于当前储户的储蓄动机是以相当长线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及远期消费为主要考虑构成的,居民储蓄的食利性倾向并不十分明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储户中大额储户的中长期储蓄动机更强,据银行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大额储户选择中长期储蓄动机(积攒教育费、买房或建房、养老金、防意外事故、得利息、买证券及单位集资)的比例达46.1%,较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三是储蓄转存额逐年加大,1996年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估计在40000亿元左右,即使按下调后的一年期利率计算,也有3000亿元左右,如果考虑到以前居民储蓄结构中三年期存款占有相当大比例的话,则结转居民储蓄存款净增应在3000亿元以上。四是即期消费需求增长不会太快,目前市场上生活用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商品占90%以上,人们能买得起的消费品已基本上都买了,而买不起的消费品,因为无支付能力,也不大可能买。住房消费尽管被许多人视为未来新的消费热点,但囿于住房制度和房价的约束,1997年尚难形成真正的热点。当然,由于利率下调,股市活跃,国债作为金边债券也备受青睐,一部分游资会由以前的储蓄状态发生转化,一些居民也会重新选择自己的投资结构,对居民储蓄增长会有一点冲击,但总体上看影响不大,居民储蓄在1997年将再增加10000亿元以上,突破50000亿元大关,占M2的比重继续上升。受此影响,M2仍将保持高幅增长,初步预计年底余额96675亿元,增长25.8%,离“九五”时期23%的宏观调控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银行贷款与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密切相关,随着经济保持较高增长,客观上要求银行贷款规模也要有一定的增长能支付经济的正常运行。1997年香港回归、党的十五大将召开,预计GDP增长10%以上,在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大背景下,地方和企业对资金需求较大,银行将面临相当大的外部压力,初步估计1997年国家银行贷款增加9500多亿元,贷款余额增长20%左右。

表2 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单位:年利率,%)

五、政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外汇市场的操作。随着利率下调,出口形势趋好以及三资企业纳入银行间结售汇体系,外汇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会加剧,国家外汇储备仍将大幅度增加,尽管目前外汇储备多少为适度规模各家争说不一,但显而易见的是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了减少中央银行买入外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压力,笔者建议应允许汇率在更大范围内波动。从目前的情况看,汇率波动(主要是指人民币升值)主要受外贸部门的压力和制约。但笔者分析认为,人为降低人民币的汇率,结果很可能是弊多利少。首先从总体上看,调低汇率是将出口企业的负担转嫁到政府与进口企业身上;二是调低汇率是一种普惠效应,而对当前我国外贸出口企事业中最困难的那些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企业而言,汇率小幅下调仍无法改变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的局面,如果最终不能增加出口,这些企业从汇率下调中得到的好处就十分有限。三是当前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尚未理顺,企业间竟相削价出口的事情屡屡发生,一旦汇率下调,企业往往也会下调自己产品的出口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汇率下调的好处又被国外进口企业挖走一部分。四是近几年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人为降低汇率容易成为其他国家反倾销的借口。五是目前工资上涨的势头仍然较强,因而通过降低汇率来促进出口,其作用将只是短期有效的。与此同时,既然我国有上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应用好这些宝贵的外汇资源,进口一些高技术产品和设施,加快国内技术改造的步伐,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产品档次上台阶。

2.加大利率弹性。央行在运用金融调控手段上,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与货币供应量控制方针相配合,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基准及时调整。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从80年代下半期以来已经日益明显。目前除了对储蓄者的储蓄、消费已产生一定影响外,对企业的经营和投资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因而如果利率能够充分发挥其经济杠杆的弹性作用,将会减小经济波动,也有利于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控制,从而为整个宏观经济服务。

3.进一步有管理地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尽快出台基金管理办法,适当发展投资基金,改善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资产选择结构。这一方面扩大了企业的有序融资范围,使资金配置更趋合理化,另一方面也减轻了银行的利息负担,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锻炼和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我国还很不完善,为保证这两个市场的有序发展,中央银行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监管,同时尽快出台一些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

标签:;  ;  ;  ;  ;  ;  ;  ;  ;  ;  ;  ;  ;  ;  ;  

中国的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