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造价动态化管控是一个非常繁杂、而且工作量较大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无法有效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很多管控方式和方法已经表现出不合理之处。比如,在普遍的粗放经营管理模式下,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化管控理解不深刻,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进行创新和改进管控模式,对每一个阶段都要做好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造价;动态化管理;研究
1.目前国内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概述
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花的费用总额,其中包括业主方、开发商以及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费用,造价管控的目的在于在市场变化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造价一直处于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在此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化管理,既是工程成本管控的关键,又是其核心内容。在建筑工程招投标实践中,市场信息变化非常的快,造价管控是竞争力的表现,而且关系着企业的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造价动态化管理方式有所改进。比如,从标准定额计价法的应用向指导性过度,有效地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而言,确保建筑工程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的造价管控非常重要;如果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则造价就会不合理,进而导致工程设计以及资金层面出现缺陷和问题,施工以后这些问题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多数情况下难以补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对建筑工程造价实施动态管理的重要意义
通过动态造价管理实施的三大基本内容—事前管理、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可以看出,对建筑工程实行动态管理的显著特点就是管理工作与施工现场密切结合,构成了一个紧凑高效的网络整体,使任何环节的管理都处于整体工程施工的网络中。因此,建筑工程的动态造价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1规范施工过程
持续性、时效性、动态性的造价管理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为因素、主观因素对施工过程产生的障碍,避免了工程预算金额浪费,拓展了工程施工空间,有利于规范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
2.2及时解决问题
对施工过程进行细致化、深层化管理,有助于及时高效地反映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预测将要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及时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
2.3优化成本预算
对建筑工程事前管理、事中控制和事后总结能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对每个环节的工程成本进行合理的预算估计,既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变更调动带来的资源浪费,又优化了工程成本,保障了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实施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措施建议
3.1准备阶段的动态管理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及招投标等阶段,其中招投标阶段工作的好坏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招投标阶段主要包括设计、施工及材料设备的招投标工作,通过招投标可以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最佳的施工单位以及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材料及设备,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为此在招投标阶段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标底的合理确定,并在评标过程中对投标单位的各种能力如社会信誉、资质水平、资源能力、履约能力、维保服务等进行综合的评价,从中选择一个造价合理且优质的施工单位,既降低了工程造价,又从源头上减少各种施工质量问题,更为施工过程中各种可能的变更减少协调工作量,通过中标单位选择的过程控制,实现成本优化控制。
3.2工程设计阶段造价动态管理
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是工程实施的前提,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大概估算,意义相对来说较为重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对工程进行设计时要从多方面考虑, 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形式下严密谨慎的思考从而设计最适合的施工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设计人员要全方面考虑整个工程设计中的限额设计以及价值工程,尽可能的将工程造价的成本降低。在对其他备选方案进行了解筛选时也要在投资限额内进行选择,这样才能确保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实际造价能够控制在总投资限额内。
3.3施工阶段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在施工阶段建筑工程的投入最多,因此也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关键阶段。为此,在施工阶段要以合同为准则对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各个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并认真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应认真分析、对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用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最大限度控制项目成本,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某项目为集商业与高层住宅为一体的建筑楼群,2014年2月7日开工,总造价150633168元,工期660日历天,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68435平方,地下二层,地上24-26层,结合该项目着重阐述本阶段我方单位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及成本的优化控制。
(1)总工组织工程部技术骨干多次优化施工方案,并报建设单位,按照最优方案施工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实现工程项目投入少产出最大、提高经济效益。建设初期,临时设施的搭建,经过比选造价最优的是采用活动房安装,施工机械设备采用自有机械和租赁结合的方式。
(2)有效控制人工、材料、机械费用,此项目:人工费为3012万,材料费为7532万,机械费为1506万,占总造价的80%;为此在建筑工程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成本控制是重中之中。人工费控制,挑选具备实力和诚信良好的劳务输出公司,确保人力的投入并保证人工工资的稳定。材料费控制:对泉州各个材料市场进行摸排,主要选择符合合同条件要求的水泥、钢材、砌块、砂进行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满足质量要求又能满足造价要求的料场或供应商,按施工合同的要求与其签订供货合同达到风险共担的目的;对机械费用的控制:挑选具备实力和诚信良好的特种设备公司(如塔吊、升降机)以保证设备的投入及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单价稳定。
(3)合理安排进度,加强质量管理
因为总工期在中标时就已确定,在合理节点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节点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也会对质量有影响。“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均衡加快速度,在工期内按时或提前完成施工任务”。从质量目标出发,为工程在验收时顺利达标,必须从施工开始前就制定好各个方面的要求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严格控制的益处还表现于避免返工,拖延工期,浪费人力物力,造成成本的盲目浪费,且无法完成进度目标。从进度目标出发,提高工作效率,在合理时间内按质保量完成施工进度,能产生相当大的经济性,按时交工,尽早收回施工款项,对于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质量目标与进度目标在制定时必须综合考虑,协调进行,不可顾此失彼,造成最终目标实现的困难。
3.4竣工阶段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的结算,这个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要认真收集并整理好相关的工程结算资料,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与最后阶段的工程结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特别是完整性。一般来说,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包括索赔)形成最终结算额,要对工程量计算及对相应的取费标准认真审核,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供结算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分析决算数是否大于财务成本、材料采购数量实际耗用量是否相符,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发现问题较大,要相互查明原因,确保取得足额的结算收入。对一些积极有益的经济技术资料要及时总结积累经验教训,这对于后续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都非常重要,对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施工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使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得到创新,从而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使建筑企业得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丽英.建筑工程中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论述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24:105.
[2]张蕾.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3:203.
论文作者:邓淦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动态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