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与市场,以就业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教学中突出职业技能的掌握。本文对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简要分析,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对高职礼仪课程提出教学改革的途径,使学生以良好的职业形象进入职场,增强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 礼仪课程
一、职业教育中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professional quality),又称“职商”,是指从业者在社会工作中通过实践而积累形成的职业准则,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反映从业者在思想、诚信、责任、技能、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内在品质。职业素养以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为三大核心,涵盖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职业礼仪等方面。一个人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仅仅是其工作能力的高超与专业知识的广博,还取决于从业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从业者的内涵,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2018年3月16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教育思想,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其中,在着力突出四个重点方面提出要“抓质量,聚焦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可见,从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中职业素养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与市场,以就业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教学中突出职业技能的掌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用人单位会将应聘者的礼仪举止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评判标准。
因此,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不应该再将专业技能的掌握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还应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行为举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与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二、职业素养视域下的高职礼仪课
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职业能力是其职业发展的基础,但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却是职业素养。据市场调查,有82.7%的企业认为“职业道德可以弥补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但道德的缺陷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因此,如何培养未来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成为高职院校从教者亟待研究的课题。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通过礼仪教育能培养尊重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行为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其他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学习礼仪,不但外塑形象,而且内强素质,正好契合了职业素养的核心。
因此,礼仪教学作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在职业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与交流、人脉资源的积累与拓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当代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支撑。
在提升职业素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礼仪课程,受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的制约,没有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果,其现状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重技能轻素质,缺乏重视。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多数高职院校高度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得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研究方面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有限的课时要优先保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导致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开设普及率比较低,学生的礼仪知识匮乏,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与人相处、仪容仪表修饰、社会交往及求职方面缺乏相应的技巧与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旧内容老手段,缺乏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承担繁重的课程任务和科研压力,课堂教学准备不足,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专业礼仪师资不足,又受到教学场地、经费及监督管理的限制,礼仪课程的授课内容过于理论,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陈旧、以讲为主、缺乏创新的礼仪课程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最终成为“鸡肋课程”。
三、以提升职业素养为出发点,高职礼仪教学改革途径
1.理念上重视,将礼仪课纳入通识教育课题体系。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应该立足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对礼仪课程应该从理念上重视起来,将其纳入通识教育课题体系。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超越实用性与功利性,关注人的和谐发展。礼仪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将礼仪课程作为一门所有学生都必修的通识类公共课程,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职业形象,促使他们提升自身的审美观念;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培养出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
2.内容上改革,将职业素养融入日常教学内容。
(1)加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2)教学内容应该做好改革创新,将职业素养融入日常教学内容中,强化课程职业标准与社会需求的衔接。
此外,以活动促教学,以参赛促教改,开发并拓展教室和讲台以外的“礼仪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礼仪相关活动或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礼仪大赛等形式,一方面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掌握各专业的礼仪标准,了解各行业的礼仪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贴近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使学生提高学习礼仪的自主性,明确学习礼仪的重要性,获得学习礼仪的趣味性,取得学习礼仪的成就感。
3.手段上创新,将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植入教学设计。礼仪课程授课教师首先要从意识层面上明确礼仪课程的重要性,要加大投入礼仪教学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自身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掌握扎实的礼仪知识和最新的礼仪动态,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手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组织及指导作用,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广泛采用以职业情景为核心或积极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项目。礼仪情境教学是在礼仪教学中创设虚拟的职场环境,帮助学生理解礼仪问题、学习礼仪知识、增加礼仪技能,学生在相关的职业岗位氛围中学习礼仪知识,同时进行礼仪实际操作和礼仪行为训练。将多媒体、互联网手段等植入教学设计,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的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结构为框架,课程设计突出“任务中心”和“情境中心”,以提升职业素养为重点,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充分激发与调动学生参与礼仪课堂的趣味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4.考核上多元,将实用性与学习过程列入考核体系。礼仪课程要突出职业素养教育,必须建立相应的职业素养考核体系。礼仪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考核评估体系也应强调实用性。礼仪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点的考核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考核,形成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职业素养考核,淡化知识点考核,既要关注学生已达到的程度与水平,又要关注学生职业行为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和变化,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独立礼仪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礼仪课程在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努力,更需要礼仪教师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礼仪教学,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展示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顺利进入职场,增强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晶晶 刘栋 《高职大学生礼仪素质的缺失和提升对策》.《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5期。
[2]曾红梅 《论社交礼仪教学在高职学生教育中的作用》.《现代交际》,2018年,3期。
[3]吴蕴慧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教书育人》,2013年,四期。
[4]樊晓莉 《新时期高职职业素质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以高职公共礼仪课程为例》.《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9期。
[5]鲍跃华 《浅谈高职礼仪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3期。
论文作者:陈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礼仪论文; 职业论文; 素养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