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论文_易培根

浅析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论文_易培根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岩土工程中地基的施工建设是工程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岩土工程中地基工程质量的改善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上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岩土工程中地基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是地基施工中重要的管理内容,但在我国岩土工程中的地基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这严重影响岩土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本文浅析我国目前岩土工程中地基施工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施工技术改善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人口数量的剧增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使用面积已经较难满足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求。不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建筑楼层高度不断增加,而楼层高度的增加也对建设项目的地基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岩土工程施工中,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1岩土工程地基处理

随着城市开发扩张的地盘不断扩大,工程建设中遇到不良地基处理的问题愈发突出,地基高效处理的重要性不断显现。通常情况下,地基处理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加固、改进施工现场的地基,确保地基承载性和变形性能在规定范围内,在源头上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以及倾倒失稳等情况,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具体来说,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前,施工企业要安排专业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化的预压试验,获取施工现场地基多方面重要信息数据,比如,土层水压、横向位移等,将其作为处理施工现场地基的参考依据。如果要利用强夯法,加固施工现场的地基,施工企业要提前深化把握埋设在施工现场地下的各类管道线路,开展针对性防护工作,土层强度可以抵抗地质运动产生的影响,要合理设置减震隔离带,将地基夯实中对周围各类建筑物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如果地基处理过程中需要灌注一定量的水泥浆料,要在灌注之前开展针对性的深层搅拌试验。由于在不同土质作用下,深层搅拌剂、固化剂二者的效果并不相同,深层搅拌中需要高效控制水泥浆料配合比,促使地基处理有着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地基加固中可以将化学以及机械两类加固方法有机融合,在二者相互作用下,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程度。

2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常用方法和应用

2.1关于软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在进行岩土工程软地基的挖掘时,要将挖出的土石堆放在指定位置,从而保证软地基区域的回填工作中场地比较充足。同时,相关施工机械例如挖掘机、压路机等需要停放在远离软地基区域的位置,相关施工材料例如水泥、砂石等也要放置远离软地基区域,保证软地基不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导致其承受能力下降。这意味着,软地基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挖出来的土方还是施工机械以及材料,所有对其有压力影响的因素都要尽量减少,从而保证软地基的基础施工质量。另外,在进行软地基的施工过程时,要严格避免在严苛自然环境以及天气下进行,为的是保证软地基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自然因素发生软地基的劣化。

2.2常用软地基处理方法

2.2.1强夯法

强夯法是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强夯法是借助夯锤等设备锤击岩土土层,借助夯锤的不断锤击和重压达到夯实土层的效果,以此来提升土层密实度和强度,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这种方法的应用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尤其是强夯力度大小和夯锤重量需要根据地基深度、施工需求等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夯锤强度在30t以上才能够借助强大的夯击压力夯实地基土层,起到稳固地基的效果。强夯法的作用原理是:借助专业起吊设备,将巨型夯锤吊起,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让夯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借助下落过程的动能和夯锤自身重力夯实地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方法的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大幅度提升地基承载力,压实软土层内部空隙,稳定软土层结构,大幅降低软土层压缩性。强夯法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防护工作,同时在周围设置减震带,避免夯锤下落过程的冲击力破坏周围建筑物。在应用强夯法之前,要求施工人员事先测试土层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过高,强夯过程会加剧土层运动,夯锤过程中强大夯力和夯锤力度会影响地基夯位的确定,甚至给地基处理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前期工作必须做到位。该方案较适应于大型软地基处理项目。

2.2.2置换垫层法

通过对岩土工程的地基较前垫层使用级配碎石进行回填,强化该部分的强度,达到提高地基稳定性的目的。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软地基埋藏较浅的地质情况,而且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是该项目的地基所含有的软土和松土已经完全被处理,露出了较为坚硬的土层,然后在较坚硬土层的基础上,再填充相应的碎石材料,以提高承载力,由于砂石作用可以使得地基具有较好的透水性,避免由于地下水因素的影响,对地基造成破坏。该方案较适宜于小型项目或中大型项目的局部处理。

2.2.3 CFG桩处理方法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处理方法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利用率。该类地基处理方法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操作简单化,应用成本不高,水泥使用量较少,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该类桩的直径一般不超过0.4m,桩长范围为8~15m,施工工艺和沉管碎石桩大致相同。在应用过程中,先要科学把控配合比,对混合料进行规范化配置,以混合料塌落程度为切入点,明确加水量,将适量的石屑、粉煤灰、水泥加入沉管内部,再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均匀搅拌,充分发挥粉煤灰、水泥二者的胶凝作用,提升桩体强度的同时增强地基稳定性。在地基处理中,如果是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坍落度200mm左右。钻孔到之前设计好的地基深度之后,要注重提钻时间以及速度,提钻速度要和送料速度大致相同,实现高质量灌注混合料。如果是沉管灌注成桩,坍落度40mm左右,灌注结束之后,一定要控制管拔出的速度,不能太快或者太慢,大约每分钟1.2m。在此基础上,CFG桩顶的标高不能小于设计桩顶的标高,具体高出数值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决定,不能小于0.5m。成桩之后,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抽样检查工作,规范化检测CFG桩的抗压强度,保证其和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吻合。该方案较适宜于线路项目或中大型项目的局部处理。

2.2.4砂石垫层加固地基处理方法

砂石垫层加固一般适合多层或高层建筑物的纯地下室地基加固处理应用,具体的施工流程:首先,将工程基础面以下一定深度土层挖除,然后做夯实处理;之后选择高强度的砂石材料填充地基,此过程必须保证填充材料的强度,尤其不能选用有腐蚀性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能够作为持力土层进行夯实处理,这一环节也是砂石垫层加固处理最为关键的环节。通常地基承载力、持力层抗剪强度两者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选用砂石垫层加固处理技术能够提升地基抗剪强度,保证地基承载力。一般如果地基发生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浅层沉降,如使用砂石层置换垫层,因为这种材料垫层本身应力扩散作用比较明显,所以下层天然土层承载力会明显降低,从而大幅提升地基整体牢固性。该方案较适宜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物的纯地下室项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对于岩土工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地基是一切岩土类工程推进的基础,良好的地基施工能够保证地面以上的建筑施工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合理的地基施工,也能够降低岩土工程的难度,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俊俏,吴昊,刘冬梅,等.分析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2):5716.

[2]未洪雷.试析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9):4935.

[3]黎新平.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4292.

论文作者:易培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浅析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应用论文_易培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