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力:基于脑科学的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脑科学论文,中小学生论文,习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1)09-0004-04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人们往往把改革的注意力集中在改革课程体系、改进学科内容、改良学习策略等方面,而对学习者本身——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所处环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的研究明显不足,学生被动学习、学不得法、事倍功半的现象大量存在,减负增效难以实现。我们经过深入考察和论证,2008年起,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以脑科学、认知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和20余所实验校一起,通过设计与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活动,力图在学校层面开拓出一条科学、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实践之路,并以此为基础,深化对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
一、追问:何为中小学生学习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学习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研究呈现出多维视角与多元化理解的倾向,主要体现在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物理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学习力的概念最初源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学研究,它被认为是个人或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把知识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的能力。
对学习力的研究是一项融汇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领域跨学科的极具挑战性的研究。2003年,梵蒂冈教皇学院成立“国际心理、脑与教育协会”,呼吁在认知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实践之间建立越来越多的循环互动交流关系。美国的佛瑞斯特(Jay Forrester)、英国的克莱斯顿(Claxton)等先后对学习力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和要素的分解。目前,已形成了学习力内涵的能量观、品性观、素质观和能力观等不同的研究视角。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学习力是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以从听、说、读、写、交流等渠道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实践、体验、反思、环境影响等途径,促进学习品性的提升,以达到产生新思维、新行为之目的的动态能力系统,是动态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尺度。
二、探究:中小学生学习力的五大构成要素
目前关于学习力的结构主要有“四要素说”、“七要素说”、“综合体说”等。如哈佛大学Kirby教授认为,学习力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综合体。
我们在对国内外相关成果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随机取样,选取辽宁沈阳市20余所中小学共1100名学生(以小学为主,年级分布在二至八年级,男女比例均衡),使用自编问卷,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专家座谈、现场观察等方法,研究分析中国本土中小学生的学习力结构。我们在研究后认为,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力包括五个一级维度和15个二级维度。
1.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维度主要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三个二级维度构成,它着重解决“为什么”学习的问题。学习动力具有激活、指向和强化功能,保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获得成功的内在素质,是提升学习力的重要基础。
2.学习毅力
学习毅力维度主要由坚持性、自控性和自信心三个二级维度构成,是自主克服学习困难和障碍,排除多重诱惑和干扰,坚持学习、获得成功的品质和能力。它着重解决的是学习强度及持久性的问题。它是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和学习态度的综合反映,是提升学习力的关键所在。
3.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维度主要由观察注意、学习策略和表达能力三个二级维度构成,是学习主体根据条件的变化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个维度着重解决的是“怎样学习”的问题。它是提高学习成效的必备条件。
4.学习转化力
学习转化力维度主要由自我反思、学习迁移和动手操作三个二级维度构成,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维度着重解决的是“学以致用”的问题。只有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图式,知识才能有效迁移和应用到新情境中,在反思与操作中转化为实际能力,所以它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高级目标。
5.学习创造力
学习创造力维度主要由创造想象、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三个二级维度构成,是指学生在继承和掌握已有知识后,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对学习的改造、运用和创新的问题。它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和求新求异的过程,是学习力的核心所在,也是学习力的最高境界。
三、发现:中小学生学习力发展的具体特点
为了探讨中小学生学习力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对中小学生年龄差异和年级差异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检验,对其性别差异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中小学生学习力发展在年龄、年级、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
1.中小学生学习力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中小学生学习力发展水平从总体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但发展水平也呈现出不同的年龄波段。6岁~7岁,儿童学习力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增长高峰,之后趋于平缓。因此我们建议实验校以幼小衔接为突破口,持续有效地开展学习力的训练活动。
2.中小学生学习力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中小学生学习力在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自我控制和学习转化两个维度上。小学三年级学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表现出上升趋势;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在自我转化能力上表现出上升趋势,到初中一、二年级出现平缓和下降趋势。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初一学生学习适应性和学习内容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有关。小学阶段是儿童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三、四年级的小学生逐渐养成自我控制的习惯,并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到了六年级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责任感,并能支配自己的学习行为,其自制力和坚持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初中生在学习力水平上的得分与小学生相比呈下降趋势也是一种正常状态,这是因为:一方面,初中生可能会遇到青春期波动现象,可能的疏离、叛逆、自我同一性混乱等心理问题会阻碍学习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更加客观,要求的标准也相应提高。
3.男女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具有显著差异
中小学生学习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的自控能力和反思能力显著高于男生;言语机能发育早于男生,语言表达能力好于男生;而空间操作、动手能力则显著低于男生。在其他维度上男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的性别定位等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男女两性大脑的偏侧化程度有所不同、两性认知机能不同有关。
四、践行: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力几个代表性活动
各实验校根据本校的研究重点,结合学生年龄、年级特点,通过多种活动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力。这些活动有的是针对学习力结构中的某一维度,有的是针对其中的几个维度。我们仅以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活动为例来说明具体情况。
科学记忆训练:让学生既“博闻”也“强记”
记忆是人脑累积知识经验的一种独特功能,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是人类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各个实验校充分利用脑科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学生进行科学记忆训练,有的实验校还专门开设了“科学记忆”校本课程。在这些课上,师生了解记忆原理,学习各种记忆方法,如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定位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特征记忆法等,提升了记忆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了学习力。
手指操等手部训练:“手巧”带动“心灵”
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实验校设计的手指操、手帕变变变、花样翻绳、魔方、魔术棒、智力七巧板、飞碟杯、穿珠儿、鼓乐表演等适合多个年龄段儿童的手部训练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活动了小手,锻炼了大脑。
如手指操是各个实验校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活泼有趣的儿歌与形象的手部动作相结合而自主创编的“大脑的体操”。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情况,教师会带领学生在课前、课上作几分钟手指操。这项活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模仿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注意力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有效缓解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一个提升。
因为学生用左手的机会少,所以我们特别鼓励学生多用左手做事,如左手拿杯子、取物品等,以锻炼右脑的功能。
花样跳绳等特定运动:“手舞足蹈”,激活全脑
教育专家杰罗姆·哈蒂说:“没有运动的学习,脑部就不会发育”。如果说上好体育课和广播操是一种常态的锻炼学生体能的途径的话,那么花式跳绳、集体武术操等特定的运动就是实验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左右脑协调训练,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特色运动。这些活动使学生手脚、左右脑并用,激活了全脑功能,增强了爆发力和动作协调性,提高了耐力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