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政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技术的论述论文_吴成裕

基于市政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技术的论述论文_吴成裕

摘要:市政建筑通常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其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为公众使用,而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必须要保障市政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市政建筑工程建设中,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主要起着支撑作用,地基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建筑是否安全,因此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掌握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关键词:市政建筑;地基;施工

1.处理好市政建筑地基施工的必要性

地基可以说是建筑物的基础,它在建筑的下面,主要起着支撑作用,地基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建筑是否安全,如若在工作中施工不正确,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项目事故,因此地基施工技术的好坏对施工质量的高低其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市政建筑而言,市政建筑工程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市政建筑项目的公益作用,因此必须提升市政建筑的整体质量,而地基施工是关键。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域不同导致地质条件存在差异性,增加了市政建筑地基的施工难度,再加上目前诸多市政建筑工程中,普遍缺乏对地基施工的关注,导致在地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因此这就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不断提升地基施工的技术水平,为市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2.当前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问题

目前在地基施工中,塌方是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地基施工时需要进行基坑的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土层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坡度控制或是采取必要的支护方法等,这样就会保证基坑在外力作用下维持稳定性,不会发生大的变形,从而避免塌方的产生。因为一旦在地基施工中发生塌方,不仅会对地基工程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另外,如果地基在施工中发生塌方,对周围建筑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2地基缺乏保护

地基在施工时由于要进行较深的基坑开挖工作,这样地下水较为丰富,特别在多雨地区进行施工时,充足的雨水对地基的施工会带来较严重的影响。所以在雨水充沛时进行地基施工时,需要做好防水和排水设施,如果没有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使地基进水,这样不仅无法使施工正常进行,同时也会对地基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地基施工中要对基坑内的积水进行清除,保证无积水,同时被水泡过的松软的土也要及时进行清理。

3.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前市政建筑地基在施工中常常出现塌方、地基缺乏保护等问题,因此这就要求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地基施工工艺技术。

3.1利用水泥注浆与硅化注浆地基处理方法

在利用注浆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方法中,主要是采用水泥注浆和硅化注浆利用水泥进行注浆,首先要把水泥调配好,然后用灌浆管道将水泥输送到地基下方,通过水泥的渗入、填充空隙、挤压水分来使土壤得以紧密结合在一起,当注入的泥土干燥硬化后就会和原有的土壤结合在一起,市政建筑的地基没有了水分、空隙,那么地基自然也就有了一定的稳固性;利用硅化注浆处理方法则是将主要溶液硅酸钠注入到不良地基下方,待硅酸钠溶液冷却凝固后形成的防止水分渗漏的结石体就可以确保地基的强度,使得地基具有抗渗、高强度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换填型地基处理方法

换填型地基处理对强度较低的地基土用高强度的如碎石、灰土、砂石、矿渣及一些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填充,从而达到地基所需要的强度,这样就需要在施工中把原来的地基土全部挖掉,并换上高强度的地基土,回填后进行夯实,从而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性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固的承载能力,同时这种换填的方法还比较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施工,可以有效的减轻冻胀现象的危害程度,因此在北方冬季施工中这种换填型地基处理方法较为常见。

3.3水泥土搅拌处理方法

粉体喷搅拌法和深层搅拌法是水泥土的浆液搅拌的两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深层搅拌法(处理地基的深度为10米左右),该方法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地基当中的土和水泥窑通过搅拌机器将其搅拌在一起,在水泥等固化剂的作用下,地基当中的一些软土能够结合成一块,成为一个大的整体,再加入水泥使其形成一个在底下的连续的坚硬墙体或者是一个个的水泥坚硬土桩,这些物体都有很大的水稳定性。如果在地基中检测的天然水含量低于30%或者高于70%,地下水的pH值检查结果低于4时不适宜使用该技术方法进行地基处理。使用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以看作是基坑止水的障碍,但是其搅拌能力会受到限制,例如,如果在地基的承载能力超过140kPa的粘土的地基中应用这种技术不会合适,具有较大的应用难度。

3.4注浆处理方法

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注浆法,但是需要注意应当在加固的土层保持一米左右的不加固土,这样才能避免浆液在施工期间出现上冒的现象,必要时,为了防止上冒现象的出现,还可以采取夯填素土或者是打灰土层的方式。在注浆法使用的具体程序中,需要将灌注浆压力控制得当,一般的范围标准:开始时候0.2-0.4mpa,结束时候0.8-1.0mpa。在进行涂的加固施工中,必须按照从上到下的施工顺序,如果出现了渗透系数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时,就必须调整顺序,改为从下到上的方式,才能够规避问题的出现。

3.5碎石桩法和强夯法结合处理方法

碎石桩法和强夯法二者结合的原理是施工之前先在填土时把碎石桩处理好,让地基土能够进行排水固结和挤密,然后对强夯点进行选定,借助它的强大冲击把碎石桩体进行击散,让碎石挤进到周围护土层上形成了复合地基,从而满足了市政建筑对地基稳定性的强度要求。强夯方法在施工中的运用是最关键的,强夯方法技术的难题主要表现在夯击的次数、深度和沉量等上面的把握上。如果把握不准的话,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发挥夯击的效果。夯击的深度应该根据土层湿陷性的等级和实际土层的厚度来确定,夯击量也要考虑到地基的结构类型、土壤的属性等。

4.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注意事项

首先,为了保证地基无渗水、漏水的情况,则需要在地基施工时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桩基混凝土的等级,而且还要做好护壁密实性改善检查工作;其次,做好地基施工混凝土配比工作,换言之混凝土配比阶段要把好原材料进场关,对原材料取料进场过程进行严格检查,科学合理的进行人工挖孔桩和机械钻孔桩的科学配比设计;最后,做好相关施工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一点实际上和选择的混凝土类型是没有关系的,比如说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以及坍落度等问题。

结束语:综上,地基施工是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市政建筑地基施工的方法多样,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地基的特殊性,必要时可以使几种方法结合,从而设计出较为合理的处理方案,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摆楠楠,白杨.关于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

[2]李集群.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3]夏昌海,王旭东.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J].城市建筑.2016.

论文作者:吴成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基于市政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技术的论述论文_吴成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