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占小学各科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小学语文教师通常又兼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接触学生时 间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好渗透点,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这一 主渠道的作用,把语文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 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探索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通过各科教学对学生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小学语文教 学占小学各科教学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小学语文教师通 常又兼班主任和中队辅导员,接触学生时间多,因此,在教学 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 特点,选好渗透点,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教学这一主渠道的 作用,把语文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 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我作了如下 的尝试。
1 诱发课文内含思想感情,恰如其分进行思想教育
大家知道,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是小学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说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进行,而要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 贾的和谐统一,完美结合,关键是教者在自己受到教育的基 础上,善于诱发深之内含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设 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做到引而不发,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教学《粜米》一课时,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 时,让学生思考。题目是《粜米》,为什么粜米的过程写得那么 简单,而卖米前询问米价却写得特别详细。学生带着问题精 读思考,领会作者对旧中国农民深受地主、资本家和帝国主 义三座大山的重压,永远不能摆脱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无 情揭露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是由三座大山压迫的 结果。这样,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进而体会课文 的思想感情,以文悟道。通过对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 义好,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从而 更加热爱社会主义。让课文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像霏霏的细 雨,不知不觉地洒落在学生那幼小的心田里,启到润物无声 的教育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如此,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颗种子便会长 成参天大树,这朵美丽多姿,经过沃土培育的花朵便会结出 丰硕之果。
2 在题眼的突破中渗透思想教育
题目文眼,它隐含着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情色彩,紧扣题 眼,整体感知,在关键字眼的突破上渗透德育是很好的时机。 例如:《一定要争气》是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国著名的 生物学家童地周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为中国人民争气的感 人事迹。教学时,首先从题目入手,要求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 词“争气”,知道“争气”是全文的文眼,一以贯之,洋溢着童地 周的爱国志向和爱国豪情。那么,在释题时,就抓住关键字眼 “争气”进行有机渗透。首先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 课文内容想一想:“争气”在题目中的意思,从而领会题目的 意思,渗透坚强意志,然后初读课文思考:①课文中有几处讲 “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②读了课文以后,你受到什 么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览全文,通过突破题眼,初步 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了要学习童地周勤奋好学,刻苦钻研, 勇于为国争气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感染 性,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上,情感是可以影响他人的。我认 为向这样在一篇文章学习的开始,突破题眼,凝聚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学生产生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感,不仅有利于学 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进一步学习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 德育,做到水乳交融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品析词句,加深理解课文,有机渗透德育
在教学中,抓住最能表现课文思想内容的词句,指导学 生品评词句的表达作用,从而体会词句所蕴含着的思想感 情,使学生受到感染,这也是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中很好方式。 例如:教学《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时,在理解“劳动使我们穷人 骨头硬,有自信心”时,先让学生说一说:①什么叫“骨头硬”、 “有自信心”?②你怎样理解下面两个句子。“我们一家子闯过 一关又一关……不能不提到母亲的热爱劳动。”“只要手脚不 闲着,便不会走到绝路,而且会走得噔噔的响。”在学生理解 了重点词句,掌握了句子含义的基础上,教师把握好教育契 机,渗透思想教育:你们平时在学生和生活中碰到困难时怎 么对待的?现在,你觉得怎样做?这样通过品析词句有机地渗 透思想教育,不仅能完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还使学生懂得了 应怎样面对困难,应该怎样克服困难,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 的。
总之,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配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机、 有序、有度地渗透,把握好教育契机,在寓字上下功夫,把握 住语文知识与德育的最佳“渗透点”和“结合点”,以学生为主 开展活动,这都有助于增强语言文字学习和德育的统一、和 谐,真正做到春风化语,润物无声。
论文作者:牛东秋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7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 德育论文; 争气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词句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