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职业教育家与职业领导者的统一_领导者素质论文

校长:职业教育家与职业领导者的统一_领导者素质论文

校长:专业化教育者和职业化领导者的统一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者论文,校长论文,统一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校长的角色定位日显重要,而单一地将校长定位于教育者和管理者等,已经不能反映时代发展对校长的要求。斯佩克(M.Speck)认为,校长有三个职业角色: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学校这个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组织中,校长以教育者的身份确定学校组织的性质及核心价值观,又以领导者的身份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同时还以管理者的身份管理学校的工作。比如,运用管理法规、方法和技术等,对学校的人员、教育、教学、科研、财务、时间、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1]。现代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校长不仅应该是教育者,更应该是专业化的教育者,同时,作为管理者,校长这一职业还应该专业化。对校长的选拔、任用和培养应该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应该从拥有教育教学和管理专业知识技能的人员中考察、甄别和遴选校长,使其在步入校长岗位序列并经过一个时段的成长曲线以后,进入校长角色,成长为职业化的领导者。从专业化教育者和职业化领导者角度认识校长的职业角色,存在着一种预设或前提,即校长是一种职业,如果不将校长当作一种职业,而仅将其看作是一个教学或教师的头,那么不仅与现代学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而且也缺少衡量校长专业化水平的依据。因此,校长首先应当是专业化教育者,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校的教学和课程负责,并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校长还负有统领学校组织的整体发展之职责,因而又应该是一个管理者,一个职业化的学校最高层的管理者,即职业化的领导者。总之,校长既是专业化的教育者,又是职业化的领导者,是专业化教育者和职业化领导者的统一体。

一、校长:专业化的教育者

在英文里,一般用principal和headmaster两个词涵指中小学校长,而president和chancellor两个词则通常指大学校长,其中,principal和headmaster中的“al”和“er”两个后缀指人,而不是指校长这一职务或职业。汉语里的校长一词,即使在其前面加上中小学和大学这样的修饰与限定词,也可以表达两种不同的涵义:一种职业或职务,从事该职业或担当该职务的人。这里将校长定位于专业化领导者和职业化教育者,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分类,从校长作为一种职业的角度来认识校长的。作为一种职业类别划分,既然校长已然是一种职业,那么随着这种职业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它最终应该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前进。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个不断成熟的时间段后,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1]从校长职业群体的角度看,校长的专业化是指校长这一职业由准专业阶段向专业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校长职业个体的角度看,校长的专业化是指校长个体专业持续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1]。总之,校长的专业化应该是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这三个职业角色的专业化。之所以把校长定位于专业化的教育者,是为了在强调校长职业的教育性的同时,强化其对教学和课程改革所负有的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德鲁克(Daniel L.Druke)在其《领导和教育提高》一书中,将校长的领导行为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与外科医生看病对病人健康的影响做了比较。他说,对外科医生医术高低的评价,一般不会根据病人的言行,而是根据医疗实践效果的好差来进行,而对校长教育管理实践的评价,则要根据更多的复杂情况。他认为,好的教育领导实践也是一种专业行为,校长应该肩负领导教育实践的责任,然而不幸的是,即使是最好的专业性教育领导实践或操作,在现实情况下也要考虑很多复杂的周围环境。[2]所以,校长专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校长的专业知识不断积累、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同时又是校长可以做出专业判断、不受专业以外的势力控制和限定的过程,也就是校长专业权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S.Kemmis)认为,专门职业有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其成员采用的方法与程序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作支持;第二,其成员以顾客的利益为压倒一切的任务;第三,其成员不受专业以外的势力的控制和限定,有权做出自主的专业判断。如果一种职业能同时具有这三个特征,那么它就确实构成了一门专业,相应地,专业化过程也就是一种职业不断发展、逐步拥有这三个特征或者更多其他专业特征的过程,推而言之,专业化教育者也应该是校长专业化过程的结果。

作为教育者,校长首先要懂得教育规律,带领全校同仁按照教育规律为学校设计科学化的发展蓝图,引领学校的发展;其次,要用教育手段而不是强制方法,让下属明白并且接受其价值观和领导策略等,以求在达成理解和共识的基础上共同努力把学校教育搞好,校长要“有能力将他们的策略性的认识概念化,使其成为人家能够接受和理解的知识,并且公开接受”[3];第三,要关注教学和课程改革,做学术和业务的带头人。学校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为目的的专门组织,学校的一切工作应该服从教学这一中心活动。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应该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工作。作为教育者,校长应该和教师在课程、教学和评估等方面积极合作,征询教师的意见,和老师们一起承担对课程的发展和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责任[4]。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校长是学校组织的领导者,所以在谈校长教育者职业角色时习惯地把它和领导者职业角色联系在一起,从而把校长定位于教育领导者。其实,无论是把校长定位于教育领导者还是教育者,都是从关注校长对教学、课程以及学生学业成绩方面的影响来谈的。

教学型校长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效学校运动”中新出现的一个概念,它强调校长不仅要在领导和管理学校方面承担责任,而且在教学方面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当时的教学型校长和现在的校长教育者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前者带有科层制领导者的烙印,把校长看成是教育知识和技术的基本来源,而后者则强调校长的专职化和教育化。教学型校长有其特定的涵指:为了达到教学的标准化和有效化,校长要维持师生对他的高期望,监控课室的教学情况,协调学校的课程安排,这样,校长是监督者,而教师则没有教学的自由权,学生亦没有学习的选择权,为了达到所谓标准化的有效教学校长独揽教学事务,这就是所谓的教学型校长[4]。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学校重组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展,原来的教学型校长已显得不合时宜,校长逐渐从控制教学型转变成参与教学型,成为教学中的一员,成为参与型教育者。可见,校长成为专业化教育者是校长职业群体专业化和校长个人专业化后的必然结果。如果校长职业完成了从准专业向专业阶段的转型和发展,校长个人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随之而得到不断地更新和丰富,那么,校长就会逐渐成为专业化的教育者[1]。

穆非(Merphy)认为,作为教育者,校长应该关注四种与教学有关的活动:构建学校的任务和目标;调节、控制和评价课程与教学;营造一种学习环境;创造一种支持性的学校工作环境。[2]因此,校长的专业教育者身份,不单单表现在其对教学和课程的关注,还表现在其应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也关注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教学型校长无视或者漠视教师教学的专业性,而主张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教师的教学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有违于校长的角色身份。身为教育者的校长,不是要对教师的教学指手画脚或教给他们怎样教学,而是要和教师合作,要求他们致力于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学习,和教师一起,共同把教学搞好。校长应当关注教学和课程改革,不断提高学术标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成就动机,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一种支持性教育和学习环境。此外,校长还应具有教育学、心理学、领导科学等方面的专业系统知识及其专业领导水平,具有相关专业的权力和能力,能够在相关学科内做出专业判断,有发言权。总之,现代学校管理要求校长既应该是一个专业化的教育者,更应该做一个专业化的教育者。

二、校长:职业化的领导者

现代学校管理实践在不断发展,校长的角色地位也已从原来单一的“教而优则校长”的“教师头”转变为由教育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三重职业角色组结的角色集或角色丛。然而多年来,我们对校长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强调过度,而对校长的领导者身份却认识不足,或者即使有所认识也没有真正把校长作为领导者来看待和评价。大多数中小学校长都被学校繁琐的日常事务所包围,整天忙着处理问题,到处去“救火”,不懂得如何运用授权把自己从管理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不重视做领导工作,忽视自己领导者职业角色的定位,而只注重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校长不需要进行管理,毕竟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来说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出色的管理者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但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指出,为了使人们做必要的工作,推动组织向既定的目标迈进,领导者需要经常分配资源、进行预算。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校长如果过多地承担或陷入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学校就不可能长久快速也即可持续地发展,所以,十分有必要强调校长的领导者的职业角色。在通常情况下,领导者关注组织的宏观发展方面,管理者关注组织的微观运行方面,这是两者最明显的不同之处。仔细体会“领导者是做正确事的人”和“管理者是做事正确的人”这两句话,我们就能对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细微差异有所认识。萨乔万尼(Thomas.J.Sergiovanni)认为,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在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两选一,而是要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实际上,学校领导者的重要性恰恰在于其对课程、教学和评价问题的直接关注,但校长们往往强调对学校人、财、物的管理,而很少会顾及怎样改进课程和教学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5]。因此,校长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领导者,就必须学会授权(empowerment),建立分享型教学领导机制,通过把部分教学业务管理权力分配给下属,既使自己“分身”,又调动部属的积极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并最终获得权力的制衡和支配,因为授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的行使,或者说是一种运用权力的过程。这种建立在组织共同目标基础上的授权,使下属拥有更多的自由及其职权范围内的决策权,既有利于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又有益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校长本人也可以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抓好学校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服务工作,即服务于学校一切工作中心的教学工作。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这是由学校工作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校长应围绕着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全面安排和开展学校的其他工作。同时,在以服务为内部信仰或理念的前提下,校长应改变过去重“管”不重“领”的行为方式,注重自身的领导者身份,加强和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感情与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并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带领或引领、鼓励或激发他们,而不仅仅是为了“管理”、“规范”、“控制”他们。

马克·汉森(E.Mark.Hanson)指出,学校教育领导的界定有三个要素: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the centrality of studen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综合资本开发(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ve capital)和道德权威首位(the primacy of moral authority)。其中,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是指,无论教育领导者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最终都必须服务于学生、家长和政府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要求,专业化过程把昔日的单一管理工作划分为多种专业工作,以致最终出现了一种纯粹的领导职能,领导者把全部基本职能交给专职工作人员,而只把协调他们活动的工作留给自己,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校长作为这些专业化人员的领导者,其工作是协调性、服务性的,校长努力在学校中营造一种支持性的教育环境对教学过程能够产生很重要的影响[6]。我们理解,这里所说的支持性的教育环境,意同于服务性的教育环境,即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建设性的教学改革等,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学生学习这一中心。

也就是说,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还是要致力于所谓英雄行为的实现,做好学校带有方向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学校领导者的概念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划关于学校组织发展方向的战略性远景,二是带领下属追求这个远景。这个远景不是他一个人苦思冥想出来的,而是学校组织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领导者本人对未来远景的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是很重要的。学校领导在实施远景的过程中始终掌握组织发展的大方向,他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对教师进行建议,什么时候推他们一把,什么时候应该等待[7]。校长领导者的导向性工作,不仅表现在学校组织目标建立的过程之中,而且也表现在学校组织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校长不仅是依靠经验进行管理的管理者,而且是专业化的教育者和学校高层的领导者,是影响学校目标实现的关键人物,或者说是学校的灵魂。与其说学校组织的远景目标是一种通过一次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倒不如说它是一个不断进化完善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行动、再评价的过程。学校领导应该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远景的建立过程,因为是他们把关于远景的抽象概念或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同时,也正是因为他们参与了这一过程,因而其在具体贯彻的时候也才会更明白、更准确、更彻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词典》把职业界定为,从业人员为获得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其特征,一是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二是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三是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四是规范性,即职业获得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五是群体性,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以上述资料为参照,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校长是一个专门的职业。首先,校长以其自身的职业性质和特点为社会的公共体系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公益性服务,这个公共体系包括教师群体、家长群体和学生群体等,而且,校长也不仅仅是以获得物质报酬为其唯一职业目的,他更多的期盼是获得精神上的回报,也就是以培养出素质高的人才为其内在动力;其次,校长这个职业需要专门的领导知识和技能,而一般的人不能轻易获得这样的知识和技能,他不仅要搞好学校的管理,处理好教育领域内的上下级关系,同时也要处理好学校和家庭及社区等各方面的关系,以争取最广泛的办学和管理支持。

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如果校长群体和校长个人取得了相应的专业地位,校长职业实现了专业化,校长自身确立了明显的专业意识,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了必要的专业技能等,那么,政府或社会就可以通过人才市场选聘优质校长资源,充实校长职业岗位,尤其在我国,如果开放校长人才市场的条件成熟,那无疑对改变目前仍然以行政任命为主的校长选拔方式,进而从整体上开发校长的人力、人才资源、优化校长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校长职业群体的素质,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从校长自身角度看,只要符合校长的任职条件、达到校长的专业化水平,就可以参照职业经理的就业办法,面向社会选聘校长,任何公民都可以依靠自己在领导和管理学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求职于人才市场,受聘于用人单位,依凭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履行管理、经营学校的职责,按照聘约规定的岗位要求把学校办好,并且按合同的约定取得相应的报酬。

当然,作为职业领导者的校长,又不同于企业组织的职业经理,两者的职业环境不同,因而其选拔培养方式自然也不完全一样。校长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还不是校长职业唯一的内在追求,校长工作是处处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一方面,他要处理学校内部各种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他又要处理学校外部包括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校长领导的是一个受内外各种环境制约的学校组织,其人际关系较之于其他组织而言要相对复杂得多,所以一厢情愿地指望通过市场运作的途径来竞聘校长,不仅会困难重重,而且也有些不切实际,因为任何一个校长办学治校,不可能只是简单地按照一纸协议,也不可能真正按照合同取得完全相应的报酬,领导和管理学校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要把一所学校办好,校长的精神付出会远远超过所得到的物质报酬。然而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新兴的学校领导职业,校长仍然应该职业化进而专业化,通过竞争提高校长职业群体的整体素质,这既是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校长专业化程度的外部表征,是校长这一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校长:专业化教育者和职业化领导者的统一

综上所述,校长既是专业化的教育者,又是职业化的领导者,是两者的完整统一,或者说,校长是专业化教育者和职业化领导者的有机统一体。当校长深入到教学第一线时,他是一位普通的教师,这时他应当达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当校长统领着一所学校时,他是一位学校领导者,这时他应当达到领导者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校长首先是教育者,是教育工作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位懂管理的专业化的教育者。教师也是教育者,但是却不同于作为校长的教育者,因为校长要直接面对的是学校其他管理者或者他的教师下属,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而教师所面对的是学生,其工作内容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素质等的培养,校长这一职位决定了他必须站在整个学校组织及其发展的全景敞视塔上去看问题。

虽然我们强调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但是,根据利益相关原则,普通教师通常是在和自己有切身利益关系的方面积极参与学校层面的教育和管理,而在和自己关系不太密切比如在学校改革方案的制定、学校人才的引进等方面,他们即使有参与权也不会太热心,但是学校领导者则不然,他必须关注这些方面。教师和校长都可以定位为教育者,或定位于职业化的教育者,但是两者却有很明显的角色分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教学,校长的主要任务或专业是管理好整个学校,可以说,是他们的角色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不同分工,也可以说,是他们的角色分工导致了他们的角色定位不同。所以,仅仅把校长定位于教育者,还不足以表现其职位的特殊性,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校长既是一位教育者,更是一位懂管理的教育者,校长懂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教育。校长和教师最大的不同是,教师主要的工作是要搞好自身的教学,校长则要管理好全校的教学;教师管一个人、管一个班或者所教的几个平行班,校长管一群人、管学校所有的年级和班级;教师管个体,校长管教师群体和集体;教师管学生,校长管教师和学生;教师是管理学生的管理者,校长是管理管理者的管理者,即是管理教师进而间接管理学生的管理者。

将校长定位于专业化教育者,这样就将其和职业化经理等概念区分开来,因为大家都是职业化领导者或管理者,而校长则是专业化教育者或教育者的职业化,是职业化的高层领导者,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学校高层领导者的职业化。专业(profession)是职业(occupation)分化和发展的结果,是指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从社会分工、职业分类的角度来看,专业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和训练,按照一定的行业标准或规则,掌握并运用较高深的和较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进行专门的职业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剧和教育规模的扩大,校长从教师中分化出来,形成一种专门职业,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既成的社会现实。从一般性职业到专业性职业,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演绎和替继过程,职业的专业发展或专业化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项职业都要面临的最终选择。所谓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进而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在美国,校长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互补而统一的,校长既要通过专业化训练获得职业资格,又要通过职业化训练提高专业化水准,在职业化基础上实现专业化,在专业化基础上实现高层次、高规格的职业化。

当然,我们讲校长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这是校长职业化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校长由兼职到专职,由兼业到专业,进而成为职业人和专业人的校长,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的。校长职业化的概念,是由职业管理人的概念移用过来的,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职业管理者,都注重管理的经营理念和科研理念,不同点是,前者按照市场法则运作,后者则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校长的职业化尤其强调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教育的公益性,藉以改善学校的领导方法,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而不是照搬企业管理那一套,把教育完全推向产业化和市场化。所谓校长的职业化,其本质特征就是指,要把校长看作是一种职业,候选人以职业身份受聘于人才市场,按聘约规定的岗位要求和凭自身具有的职业能力,履行管理、经营学校的职务和责任,按协议的要求把学校办好,按合同规定取得相应的经济报酬。所谓职业化的校长,是指以专门从事学校经营和教育服务为其职业或专业的学校高层领导,它不仅仅是指一种职务,而是指一个具备某种能力和精神特质的社会群体。职业化校长代表着双重身份:一是学校的决策者,而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二是学校内部协作群体中的“首席教师”,是教师中平等的首席。职业化校长的管理活动是一门科学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社会职业,有其专业化的职业体系与行为规范,有良好的职业信度,因此,应该把校长从教师等专业人员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种以学校管理或领导为其内在职业的专业人员。要实现校长的职业化,首先必须使其专业化,要求校长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不仅要有专门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还要懂得教育的规律、原理、法则和方法。

学校管理发展至今,依靠感性的经验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将工商企业管理的成果不加改造地运用于学校管理,而不考虑学校教育自身的特点,也同样不适应现代学校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我国学校管理中积存的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是,没有把学校领导当作一种独立而专门的职业,校长是“万金油”,什么人都能当,什么事都会做,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也不需要具备专门的职业资格,许多校长虽然被贴上了“管理者”的标签,但实际上其选拔及其角色扮演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管理人”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大力倡扬职业化校长和校长的职业化意识,在强调校长是专业教育者的同时,不能忽视其职业领导者的身份,在强调校长是职业领导者的同时,也不能漠视其专业化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自己,要实现职业化,则必须有可以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价值,也即首先必须实现职业的市场化,而校长唯一可以拿来做交换的,就是自己所拥有的作为教育者和领导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其综合的专业水平,交换价值的大小能反映出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如果校长的综合专业水平或专业化程度高,那么,其在人才市场上就会受到重视,反之,则会受冷漠。校长的职业化有利于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专业化又是职业化的必要保证。校长作为专业化教育者和职业化领导者,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如果他不是专业化教育者,或者作为专业教育者,他的专业水平很低,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职业化领导者,职业化领导者是对专业化教育者的升华。反过来,职业化领导者又需要专业化教育者做基础,离开专业化教育者的角色前提,校长的职业化领导者身份就失去了依托,没有了根基。

专业化教育者和职业化领导者的角色定位,要求校长职务必须由拥有综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来担任。因此,一方面,应以此为标杆,采取切实措施,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校长队伍;另一方面,则应以此为圭臬,加强现职校长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形成校长培养的激励机制,促进校长职业管理素质的养成和专业领导水平的提高,从而加速其走向专业化教育者和职业化领导者统一体的步伐。这不仅是一个理想化的校长发展模型,而且也是一个现实的校长选拔与培养之道。

标签:;  ;  ;  ;  

校长:职业教育家与职业领导者的统一_领导者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