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价论文_王萍 史常玲

王萍 史常玲 泰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科 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47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的变化。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降低,与护理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按时服用、饮食控制、坚持运动以及掌握疾病知识的人数增多,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可控制糖尿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要重视健康教育及其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152-02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疾病,糖尿病可导致患者多系统和器官发生慢性损伤,导致机体功能衰退,引起机体组织产生病变,降低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甚至严重危险患者的生命[1]。糖尿病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关,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疾病反复,降低患者治疗的耐心和信心,进而引发焦虑情绪。因此,有必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控制糖尿病发展,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先对4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 年3 月~2015 年3 月我科收治的47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男性患者26 例,女性21 例。年龄62~81 岁,平均年龄(63.5±11.4)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1.6±2.1)年。

学历:农民6 例,工人16 例,干部25 例。学历:小学及以下21 例,初中14 例,高中级以上12 例。

1.2 方法1.2.1 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解决患者及其家属的困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获取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的信任。定期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情绪以及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而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逐渐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对于经济困难患者,可适当发起捐款活动,减轻患者的压力,也让患者感受外界的支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定期召开病友会,通过成功的经验鼓励患者,排除患者的孤独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1.2.2 饮食起居护理指导入院后测量患者的体重和升高,计算患者的食量和药量;做好病房环境护理,将病房温度和湿度控制在20℃和55%左右。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加强尿液观察,了解身体情况,做好相应记录。餐前测量患者血糖,依据用量标准和使用时间注射胰岛素;告知患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纠正患者日常饮食中的不良习惯,依据患者的饮食口味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尽可能兼顾原来的饮食习惯。告知老年患者不宜过饱,戒除烟酒习惯,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如按规定热量进食,定时进食,避免偏食、过食或绝食,采用清淡食品,使菜谱多样化,多食蔬菜[2]。

1.2.3 运动指导介绍锻炼的必要性,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合并症制定运动方案,首先从中小强度有氧运动开始锻炼,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开始阶段每次锻炼30min,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观察患者运动中和运动后状态,如发生不适状况,要求患者立即停止运动,并从新制定运动计划。告知患者禁止空腹状态下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1.2.4 健康教育针对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年龄高的特点,向患者反复介绍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如疾病特点、病因、转归、自我检测等;指导患者使用血压计、血糖仪、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方法,以便患者自行测量血糖水平,自我调整康复计划。加强用药指导,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和简单应急措施,以便依据医嘱正确用药。告知患者做好生活环境护理,如勤更换衣物、洗澡等,预防皮肤破损和感染。告知规范治疗可控制和延缓病情发展及治疗的长期性,必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正确监测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2.5 并发症护理针对患者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糖尿病足患者:加强足部卫生护理,如要求患者穿着质地松软的鞋袜、睡前使用温水洗脚,并按摩患足,促进血液循环。低血糖患者: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如是出现头昏眼花、出汗等症状,发生以上症状后立即测量血液葡糖糖水平,并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糖尿病肾病患者: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水肿、高血压症。水肿患者给予血压控制治疗,并控制高蛋白摄入量;定期尿检,给予凝血和降脂药物。

1.3 观察指标护理6 个月后,测量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 血糖水平、血压状况,使用自制量表(满分100 分)调查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统计患者的遵医性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身体指标比较护理后患者的体重指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降低,与护理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糖尿病护理的目的在于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错误用药方式等,都是诱发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4]。各个因素之间还能产生联合作用,共同引起并发症。本研究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起居护理指导、运动指导、健康教育、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后,患者的身体指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依从性提高,表明护理干预可以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基于糖尿病护理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应首先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相关研究报道显示[5],多数患者对糖尿病发病原因存在认识错误。本组研究患者均为老年患者,患者学历偏低,多数患者对糖尿病也缺乏正确的认知。本研究通过及健康教育为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由于患者的学历水平低,患者识字少,因而健康教育不能以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为主,而应通过面对面宣教或集体教育为主[6]。本研究通过病友座谈会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取得显著效果。在辅以心理、饮食、运动等护理措施,让患者从纠正生活方式,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家庭血糖控制和预防能力等方面入手,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控制疾病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能力,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

综上所述,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可控制糖尿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要重视健康教育及其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1]任丽荣.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2:323-324.[2]姜浩威. 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并发低血糖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3:349-350.[3]罗蔓,程秀华,刘嫚,周翠. 应用教育工具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 护理管理杂志,2013,02:139-140.[4]陈红香,明红萱,张辉.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1:5-6.[5]曹美珠. 关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6:162-163.[6]林芬,高丽娟. 老年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的评价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4,01:142-144.

论文作者:王萍 史常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价论文_王萍 史常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