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博物馆走向公众的思考与实践
冯伟民 1 魏 轩 2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摘 要] 信息化为科普教育事业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既带来了开放的理念,也提升了科学传播的质量,使博物馆迈向智慧化。古生物博物馆几年来大力建设信息化平台,增设信息化设施,提升信息化知识供给能力,利用新媒体扩大古生物知识传播渠道,有力推动了博物馆走向公众,并对古生物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信息化 博物馆 创新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崭新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它对博物馆的运营理念和模式正在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十三五”以来,信息化已成为博物馆界十分响亮的音符,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博物馆的建设和对外科普宣传中,有力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
一、 信息化为博物馆营造了一种新的生态环境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催生了互联网思维,正在颠覆和重构博物馆的传统形式,营造一种新的生态环境,实现“互联网+”的管理创新,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一)开放的理念和跨界的合作
信息化形成了“互联网+”的开放理念,实现博物馆的开放交互和跨界合作,为博物馆的发展开辟新渠道,即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博物馆体制创新和密切对外联系,使博物馆管理更智慧,运营更高效,与教育、产业、信息、人才等利益相关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更密切、更频繁,人、财、物等资源重组和配置更优化,博物馆具有更好的社会效应[1]。
跨界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科协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全力打造的“科普中国”品牌,它是具有科学内核、公众信任和时代生命力的国家权威科普品牌形象。而“典赞2017—科普中国”又是科普中国线下线上有机结合的典型,它每年发布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十大网络科普作品,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流言终结榜和十大科普传播自媒体,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
在开放、跨界和融合理念指导下,近年来还涌现了许多学会联合体,如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等。这股清新之风也影响了博物馆界,2018年5月在上海科技馆成立了由长三角地区科普场馆组成的长三角科普联盟。毫无疑问,这将大大促进长三角科普场馆的合作,将使科普资源获得新的有效释放和利用。
(二)数据深加工变为知识
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信息时代的数据来源和信息供给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已有报道指出,现代社会仅用两天的时间就创造出人类文明出现到2003年所产生的相同的数据量,并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再增加44倍。对博物馆而言,无论是馆藏标本的环境监测系统、安全消防系统,还是网上虚拟展厅、参观人流和游客的参观重点和兴趣所在等,都在随时产生数据;博物馆专家学者、热心博物馆公益的爱好者也在博物馆对外开放和交流中贡献着信息和数据。但是,过去这些信息和数据互不关联,无法体现出应有价值。
由此,城镇化对物流业能源消耗变动的影响可通过上述十大效应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更清晰地揭示城镇化对物流业能源消耗变动的影响。
中国科协2018年科普工作要点强调,要创新手游等科普新手段,打造科普服务精品,2019年3月由中国科协和腾讯公司等成立了游戏科普联盟。显然,“科普+游戏”融科学知识于游戏中,将成为科普创新的重要手段和表达方式。例如,如果我们将生物进化过程中优势生物的替代看作一次次生物的闯关行为,古生物学家就可以与腾讯等游戏制作公司联手开发富有科学知识和进化理念的科学游戏。
然而,正是由于“物联网”的应运而生,解决了只讲“数字化”和“数据”孤岛的问题。因此,应用信息化技术构成“物人数据”多元相互协同的关系,深度加工出各种知识产品,以开放为常态,同时强调数据安全,实现将数据变为知识,让数据共享利用,从而为建设智慧博物馆打开了通路[2]。
(三)科学传播变得多样、快捷和便利
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采用数字化手段以激活馆藏资源,数字博物馆已成为博物馆的标准馆配。例如,“百科数字博物馆”已有超过235家数字博物馆上线,汇集了1625家博物馆的文图资料,已有7300多万人次上线浏览阅读。故宫博物院从1998年就着手建设自己的数字博物馆项目“数字故宫”,并通过不断引进数字化手段,丰富科学传播形式。在“故宫社区”平台,他们整合了故宫资讯、导览、建筑、藏品、展览、学术、文创等10余类相关文化资源与服务形态,创新了数字文化服务的新模式,让观众成为博物馆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信息化使博物馆这一知识传播机构在藏品、展品和公众之间筑起一道桥梁,大大加速了藏品、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激发了公众主动探索知识乃至创造知识的欲望,使博物馆的科学传播多样、快捷和便捷,真正成为生产知识的殿堂和民众终身教育的场所。
(四)信息化使博物馆迈向智慧化
博物馆是新技术快速应用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既是未来社会生活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博物馆智慧化发展的新趋势。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等信息新技术,实现对博物馆藏品、库房、展厅等在管理和对外开放中的自动、实时和连续的感知,将原本相对独立的博物馆信息化统筹并架构提升为整合、关联和开放的博物馆综合性的信息化大系统。智慧博物馆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整体效能,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网络互联服务和随时、随地的数据智能融合服务[3-4]。
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对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认知和使用情况的调查 ……………………………………… 谢 敏等(2):258
The work on this review has been supported by funds from NIH to Olga Stenina-Adognravi (RO1 HL117216 and RO1 CA177771) and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o Jasmine Gajeton/Olga Stenina-Adognravi (17PRE33660475).
二、借助信息化推动博物馆走向公众
博物馆应重视信息化在提升管理、展示和科普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讲授《春江花月夜》时,让学生动手描绘诗中的景色。学生写道:“天水相接一片浩渺,碧波荡漾,随着春潮铺开,皓月当空,白银跳跃,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一泻千里。月光泼洒在江面上,江流绕过涨满芳草的原野,此时月光下的花林,繁花如雪,似水珠一般晶莹剔透,素洁如雪,冰冷如霜的月色下,滩上的白沙也隐身于霜中无处寻迹了。”学生的描写比预想的要好。淡化逐字逐句支离破碎的分析,放手给学生诵读,使古诗词教学迎来了春天。
(一)打造信息化平台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推出了恐龙魔方和恐龙多点互动系统。这些互动系统的成功推出,更新了博物馆展示形式,增加了博物馆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成为博物馆展览展示的新亮点,深受广大游客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还包括导览信息系统、展品互动信息系统和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从而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科教功能。
上海博物馆数字中心呈现不同类型的数据界面,包括了综合页面、新媒体传播数据界面、文创成果数据界面、观众参观客流数据界面、藏品数据界面和观众服务数据界面,是一个成功的案例[5]。
打造信息化平台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近年来本着“科学权威、内容为王、形式多样”的方针,建设以博物馆官网为主体,辅以新浪博客、微信等手段,与古生物所科普网站和化石网共同构建了信息化的传播平台。博物馆官网不仅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也是综合性的新技术手段展示平台,如虚拟古生物博物馆、全景色3D博物馆展示手段、点击式动漫展示手段、书页式自动展现形式等。博物馆信息平台以生物进化为主题,传播不断涌现的古生物新发现和新成果,发布博物馆的科普展览、科普活动、科普成果。
借助南京古生物研究所ARP平台,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标本管理、财务管理、消防与监控管理等都进入了信息化管理中。
如图4C所示,在处理过程中,增温处理下美国薄荷叶片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较对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处理7 d时,增温处理下美国薄荷叶片的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较对照下降了2.1%。而在处理 14 d时则较对照显著上升了 15.5%(P=0.038<0.05)。且第14天测定的薄荷叶片的O2-·产生速率均显著高于第7天,这说明后期的增温处理引起的活性氧毒害作用加强。
(二)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供给能力
信息化平台对公众的开放服务需要源源不断的科普内容支撑,优质科普内容的供给是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和持续应用的基础。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学科专业优势,及时了解现代古生物学的发展成就,通过推出临时科学展览、编著科学图书、制作影视作品、开展科学讲座、制作科普产品,不断生产和丰富古生物科普宣传内容,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推送最新的古生物科普作品。
近年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推出了20个原创的科普临展,既有反映古生物学科重要进展的新成果,也有展示生命进化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知识内容,还有反映与社会热点相关的古生物知识内容。展览展示荣获了省市文广系统颁发的优秀展览奖,其内容为微视频和微科普及H6等新颖传播形式提供了科普素材。古生物博物馆还充分发挥专业科普人员和热心科普工作的中老年科技工作者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撰写科普图书和文章。目前,已经出版了“远古生命的探索”丛书,其中,《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他作品连续五年获得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二等奖,还获得中科院、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授予的奖项。在此基础上,博物馆正在与其他机构合作制作生命进化系列微电影,并且正在开展“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项目“生命的悸动”科普创作。
(三)充分利用科普信息传播渠道
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利用与社会机构、新闻媒体和公共平台发布科学新闻和科学知识。例如,博物馆一方面通过博物馆官网、古生物所网站、化石网、新浪博客、微信网站、中国科技馆二级子站,同时还通过与同程网、中国移动等电商平台合作进行推广和营销,实现网上在线订票、在线支付等功能。与此同时还通过科协组织和科普基地等QQ群、微信群,南京科普游、南京发布、南京科普热点、南京地铁动视以及各类平面纸媒体、电台和电视及龙虎网等发布南京古生物所和博物馆的科学新闻、典藏精华和最新的科学成就。
4.休闲时间“自由化”。网络方便人们利用点滴时间,在日常工作、学习之余,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休闲活动。“鼠标一点”就可以在网络平台自由、平等选择休闲时间,进行各类休闲活动,突破现实休闲中的种种限制性因素,改变传统某些休闲项目被动、被支配、被监控的状态,它使人们更能切实做到解除体力上的疲劳,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空间里人们更容易达到休闲的状态,实现工作、学习与休闲无明显界限的和谐理想状态。
总之,信息化促使博物馆不断创新,知识成果不断分享于社会和公众,使博物馆的知识传播更具有普惠性、广泛的渗透性和强大的辐射性,从而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拓展出巨大的空间。因此,博物馆必须紧紧抓住国家重视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合理利用博物馆内外资源,深入挖掘博物馆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全部潜力和功能,不断赋予博物馆新功能,使博物馆真正走向公众,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明,等.博物馆管理创新的四大趋势[N].中国文物报,2016-02-19.
[2]宋新潮.国际博物馆界普遍关注数据知识化[N].中国文物报,2015-12-05.
[3]陈刚.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3(4):2-8.
[4]宋新潮.关于智慧博物馆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5(2):12-16.
[5]刘健.从上海博物馆的数字化看智慧博物馆之路[J].上海艺术评论,2016(6):22-25.
2.新华报业集团扬子晚报社,江苏 南京 210092)
[中图分类号] G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9596( 2019) 10- 0045-04
标签:信息化论文; 博物馆论文; 创新理念论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论文; 新华报业集团扬子晚报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