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阅读课怎么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伤心一念偿前债——苏轼悼亡词赏析》教学实录
一、导入:诗文书画显卓绝
师:读题——(生)“伤心一念偿前债”,副标题——(生)“苏轼悼亡词赏析”。
师:关于苏轼,我们在八年级第一学期用一学期的时间进行了研究,生平不再赘述。我们来看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的一段评价(屏显):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师:两点评价,记忆5秒,马上回答。
生:第一点,主张原则,坚定不移。
生:第二点,诗文书画,卓绝之美。
师:很好。我们班凌珏同学当初也用一首诗概括了苏轼一生。凌珏,你请一位男生和你一起读,每人一小节,好吗?(屏显,内容略)
生:有两个字读音不准:漪,yī;儋,dān。
师:李钟佳同学在《我心中的苏轼》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请你来读。(屏显,内容略)
二、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
师:香港拍了一部片子,叫《风流才子苏东坡》,我并不赞同用“风流才子”评价苏轼,这未免轻浮了些。苏轼在他的两位夫人、一位侍妾去世后,写了很多诗文,我们今天选三首来赏析。第一首:(屏显《江城子·记梦》,略)赏析诗词要了解——(生答)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也就是“知人论世”。关于王弗,你们已了解哪些信息?
生:王弗(1039~1065),苏轼之妻,眉州青神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聪明沉静,知书达理。十六岁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可惜天命无常,1065年王弗卒,年方27。所余一子苏迈。
师: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写道(屏显,生读):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师:我们再来看段文字(屏显):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师: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生:这句话意思是说,作者先有情思再发为言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了解情思,沿着水波去探讨作者思想感情的源头,即使很幽深也必定能使它显露出来。
师:那么,我们鉴赏诗歌的第二种方法就叫——(生)“披文入情”。很好,鉴赏诗歌要关注两个方面:(生)“知人论世”“披文入情”。同学们在预习中对于“江城子”有了很多赏析,现在我们小组学习,先“旋转木马”,再对组员鉴赏进行组内点评。
(生“旋转木马”,约2分钟后交流)
师:本次预习,这首词“最有价值的问题”是(屏显):
为什么“相顾无言”?分别10年,应该有很多话要说,更何况是夫妻。(宋熙琳)
“顾”改为“视”“看”好不好?为什么?(唐韵)
“惟有泪千行”,是喜悦的“泪”还是苦痛的“泪”?(宗晓萌)
下面我们来赏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并回答上面问题。(同桌交流)
生:“无言”,是因为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生:阴阳相隔10年,竟意外重逢,却“无言”,是多么悲切的一件事呀。
师:这10年,苏轼自请外任杭州做通判,眼见王安石变法后带来的灾难;又到密州,恰逢蝗灾,举家食杞菊,仕途坎坷,天灾人祸,“尘满面,鬓如霜”。
生:“无言”,都化作泪水,“顿作倾盆雨”,这是久别重逢时欢喜的泪,也是阴阳相隔悲痛的泪,还是人生苦短感慨的泪。
生:“顾”描写一种意外相见时的“顾盼”神态,“看”“视”是静态,缺少意外与悲喜交加。
(师小结,略)
三、王闰之:天公为下曼陀雨
师:王弗去世三年后,她的堂妹王闰之嫁给苏轼,我们来“知人论世”(屏显)——
王闰之,字季璋,原名二十七娘,苏轼第二任妻子,王弗堂妹……
这里有两处密码:一是都有名字,苏轼的两位夫人和一位侍妾都有名字,从这个角度来看,她们嫁给苏轼是幸运的;二是王闰之21岁嫁给苏轼。北宋女孩结婚年龄一般14~16岁,21岁,大龄青年了。有人说,王闰之从小暗恋姐夫,非姐夫不嫁;也有人说,一切的姻缘,都是王弗安排的。后来果然,王闰之细心照料苏轼和遗孤。所以王弗是“贤妻”、王闰之是“良母”,后来的王朝云也是良母。
王闰之去世后,苏轼在《祭亡妻文》里说(屏显):“……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旅殡国门”,王闰之棺椁一直存放在京都西寺,直到十年后,苏轼也去世了,两人才合葬在四川青州老家,“惟有同穴,尚蹈此言”了。
师:苏轼写给王闰之的悼亡词是这样的:(屏显《蝶恋花·泛泛东风》,略)请大家把词用现代汉语讲给同桌听。
生:词中到底是王闰之与苏轼放生鱼,还是王弗?
师:两种说法都有。在预习作业中,大家的问题也集中在这一点上(屏显):
“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尽”“穷”“曼陀雨”,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情怀?(杨奇杰、李越、魏礼诚等)
生:苏轼六岁启蒙,师从一位道士;黄州时期更是接触了很多僧人;惠州时期还与朝云一起炼丹。将“佛理”入诗是苏轼的独创。“放生鱼”“曼陀雨”都是取自佛经故事。“天空为下曼陀雨”表达了苏轼的一种良好祝愿。
生:从词中我们不难看出,生于江畔人家的王闰之贤惠良善,在苏东坡眼里,这样性情如水的女子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爱人。生日那天为她祈福是一种纪念。
四、王朝云:高情已逐晓云空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首诗(屏显《饮湖上初晴后雨》,略),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生:西湖初晴后雨的美景。
师:有资料显示,是写人的。把“西湖”比作“西子”;实际上,是把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比作另一位美女——王朝云!(屏显,略)
注意,王朝云是伎女,单人旁的“伎”,不是妓女,前者歌舞为生,后者卖身为生。还有一个“技女”,以“女工”为生。很多资料都错了,林语堂先生说王朝云是“伎女”,是正确的。王朝云在黄州时期由侍女变为侍妾,并和苏轼生下一个儿子,叫——(生)苏遁,“逃遁”的“遁”,苏轼希望自己的孩子逃离官场,平安一生。苏遁的乳名是“干儿”,苏轼希望儿子做个农夫,干点活。此时的苏轼是个在东坡干活的农夫。他在苏遁生下来三天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屏显):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惜,苏遁10个月后天亡了。但他与王朝云的精神相遇却留下了很多传奇,我们来看一段记载(屏显,学生读):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妆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宋费袞(gǔn)《梁溪漫志》
王朝云死后,苏轼为她建了一座亭,命名为“六如亭”,并亲自拟了一副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他们的道友也拟了一幅:“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六如”与“六不”分别取自佛学经典和道学经典。
师:苏轼写给王朝云的悼亡词是这样的——(屏显《西江月·梅花》,略),请同学翻译。
生:梅花生长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因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艳羡,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就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
生:梅花天然的洁白,不屑于铅粉妆饰;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梦见梅花的梦了。
师:这首词大家提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是(屏显)——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空”如何理解?为什么“不与梨花同梦”?(李钟佳)
师:“高情”指苏轼爱梅的高尚情操;它已随着王朝云的离世而成空无。苏轼已不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梦见梅花的梦了。既然他那么爱王朝云,为什么“不再爱梅”,甚至不再“梦见梅”了?
生:惠州时的苏轼万念俱灰,他的“空”是佛理意义上的“空”,空便是有,有便是空。
师:是的。苏轼在《悼朝云诗(并引)》中这样写道:“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他欠王朝云的“前债”是什么呢?竟让他“伤心”如此,可能是至死也没能把朝云升为“妻子”吧。妻子和侍妾在家庭中地位天壤之别,“妻者,齐也”,在家庭中与男主人地位是平等的;而“妾者,接也”,“接”是提手旁右边是“妾”,妾是干什么的呢?传宗接代而已。如此红颜知己,没能成为妻子,双方都是遗憾的。所以苏轼从此“断后缘”了,再也没有女人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了。
五、总结:人品道德皆文章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既感受了苏轼的“人品道德”的“骨干”,也领略了苏轼悼亡词的“卓绝之美”。下面我们齐读当代著名苏学女专家刘艳琴《来生便嫁苏东坡》中的一段文字——
虽然我不知道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在来生,请满足我的千年等一回:嫁一个这样有情有义的好男人。
1.简说“悼亡词(诗)”。起初,悼亡是个宽泛的概念,既可用于悼念作者的亡妻,又可用于悼念其已故的朋友熟人。自从西晋诗人潘岳写了三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之后,悼亡便成了悼念作者亡妻的专用词、狭义的概念,而“用词来悼亡,东坡当是第一人”①。
2.两首悼亡词汇评。
(1)江城子·记梦
唐圭璋: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②
夏承焘、盛静霞:上片八句,三四层意思折叠下来,引出下片之梦。下片“幽梦忽还乡”五句写入梦。“料得年年肠断处”三句写梦醒的思索。③
冯能保、朱良志:苏轼不仅擅长借景抒情,而且擅长即事抒情,把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起来。这首词把“千里孤坟”这件事与自己的“凄凉”结合起来,把与妻子相逢“应不识”与自己的“尘满面,鬓如霜”结合起来,不仅表达了对爱妻的深深思念,也抒发了仕途坎坷不得志的凄凉之情,具有概括性。④
沈扬:上下两片皆从亡妻一面写出作家本面之情,委曲尽妙。然苏轼在词中运用对面落笔的手法时,并不泥古,这也就是他所谓的“出新意于法度之外,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能够在对面中融入本面,使自己的意向也融汇其中,从而让对面更加真实,感情抒发显得更富有深沉的韵致,这体现了他对前代艺术的开拓与创新。⑤
吴熊和、萧瑞峰:“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忘”则死生契阔而未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苏词)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像日常生活一样,平澹无奇,然而澹而弥永,久而弥笃。⑥
王兆鹏:“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含义非常深沉,既表现了亡妻在阴间的痛苦,又暗含了他在人间种种的感慨。从字面上看,与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似,但柳词是写生离,这是死别。“相顾无言”,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确实,这死别10年以来,苏轼体验到了种种人生的愁苦,人生的失意,岂是三言两语所能够说清楚的?⑦
孔凡礼、刘尚荣:“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重在一个“逢”字。无言有泪,悲喜交集;含情脉脉,欲说还休。虚实结合,真切自然,梦中情景,感人至深。⑧
(2)西江月·梅花
俞陛云:“梨花”句非特悼逝,且用王建诗“梦中唤作梨花云”句,兼切咏梅也。⑨
孔凡礼、刘尚荣:苏轼以玉骨、仙姿拟之,发自衷心。而朝云以婢妾得苏轼为知己,千载之下,庶可无憾矣。⑩
张绍卿、王元明:“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是全词的卒章显志之处,抒发了诗人当时的一腔愤懑,充分表现出了他誓不屈阿权贵的刚正精神,这也就是《西江月·梅花》一词的主旨所在。(11)
梁俊仙等:艺术上也有独到之处,第一,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处处写梅,但实际是处处写人。写人,却又不粘于人。第二,善于捕捉所咏之物的特点。这首词咏的是岭南的梅花,故不同于江南梅,也不同于中原梅。第三,情感浓郁。深婉执著,感人至深。(12)
为什么要有专题阅读呢?这要先从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思维品质说起。
我们通常都说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笼而统之地看,这当然可以。但从学理上看,这样说是不够严谨的。阅读能力指什么呢?什么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呢?这需要具体分析。阅读能力包含了多种思维品质,也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默读能力和诵读能力、略读能力和精读能力。还有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就是研究性阅读,即围绕某一个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阅读。应该说,研究性阅读就是以前面四种阅读能力为基础的综合性、探究性的阅读。专题阅读课,就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研究性阅读能力的阅读课。相对于精读课和略读课,它更具有阅读的深度和思维的深度,阅读的自由空间也更大,给学生的阅读和教师的阅读教学都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是比较理想的研究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专题阅读就是对这一要求富有创意且极有成效的体现,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探究性学习、跨领域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专题阅读内容和目标的设计,以学生语文素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乃至整体素质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着眼于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多方面的知识,着眼于促进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形成新的教学关系,着眼于语文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一般都是从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自我这几个方面选择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容易激发兴趣的话题。
专题阅读课,是对学生和教师要求都很高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其效果也是其他阅读形式所不能比的。它既能进一步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加强阅读积累,同时又能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思考。专题阅读的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处理好文本阅读和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专题阅读课,毕竟是阅读课的一种课型,况且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也是其他活动的基础。因此,阅读必须得到充分保证。但专题阅读课,又不同于一般阅读课,必须有充分的其他活动。要力求使听说和写的活动,以及问题的探讨和文本的阅读有机联系,相得益彰。
2.要引导学生对专题进行有一定深度的阅读和思考。教材的专题阅读或教师设计的阅读专题要围绕专题提供有一定广度的文本和资料,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学生必须在认真阅读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究思考,并且力求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
3.组织学生按要求开展探究讨论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搜集资料并在讨论活动中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要努力形成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使他们对问题的探究达到一定的深度。
4.指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不断深入。无论是教材设置的专题阅读课还是教师自己组织的专题阅读课,都应对专题讨论的内容设置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探究问题。这样的问题,并不要求所有同学全部完成,但对有能力进行探究的同学,教师要激发他们关注专题的兴趣;对阅读和探讨有困难的同学应予以鼓励,并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给予具体指导。
5.培养学生专题阅读的意识。专题阅读课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培养学生关注问题并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阅读,所以专题阅读课的教学,要由课内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对课内所学习的专题继续关注,继续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和研究,而且能够主动地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话题,进行阅读和研究。
回到王益民老师的课来看,他很可贵的是具有课程建设和设计专题阅读课的自觉意识。我们常常说:脱离语文教语文,教不好语文;死盯着语文也教不好语文。而死死抱着语文课本教语文,更教不好语文。从课程的角度讲,教师要有课程建设的意识。益民老师在“教后记”中说:“镇江市第八期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3月30日在我校活动,我‘奉命’开设了一堂公开课,因为所教为九年级,新课已然上完,我得另觅新篇,选文时想起还欠学生一笔‘前债’,2010年秋学期我开设了一门研究性课程——‘苏轼研究’,课程结束时答应给孩子们讲讲‘苏轼和他的三个女人’,青春懵懂的孩子们对于这个话题还是很感兴趣的,但后来一直耽搁着,这次是个机会,可以‘还债’,于是确定了这个主题。”从这段话可知,他是经常跑到教材外边和学生上语文课的。我不知道他的“苏轼研究”课开得怎样,但能开设这样一门研究性课就值得肯定,我想他的学生一定喜欢也一定有收益。他的学生,和那些永远只是捧着语文书上课,永远是听老师“讲”课,永远做练习上课的孩子们比,该是多么幸福!
开设专题阅读课,除了自觉的意识,还要有比较好的素养和能力。比之于课本有教参还有许多配套练习的一般阅读课,专题阅读课的要求高得多。首先要能够发现有价值的适宜的话题和问题。不读书,不思考,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发现的。益民老师选择这样一个话题这样一个专题,是以他的“苏轼研究”为基础的,背后一定有大量的阅读为支撑。而仅仅了解苏轼还不行,要有眼光选择一个“点”,还要有条件和能力选择和组合适当的文本,还要有学术功力把握和驾驭得了这些文本和资料。从教学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节除了三首作为核心文本的作品,相关资料也是非常丰富的。应该说,益民老师对这些文本和资料的把握和使用是比较准确和恰当的。而要做到这一步,一是功底,二是用心。有些老师没搞专题阅读,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这样的能力。
但我们也发现,有些专题阅读课的效果并不好。或者选题过大,泛泛而读;或者选文平平,阅读教学的资源贫乏;或者搞得像过期商品的抛售,学生看似满载而归,其实没有真正的收获。究其原因,这些老师没有“教学”的意识和立场,即没有从教学的角度去思考话题、审读文本和组织教学,而只是发现了一个自以为好玩的话题和一组自己喜欢的文本。而益民老师却并非如此。他说:“我这节课为孩子们选定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苏轼与先后两位夫人和侍妾的情感经历;还有一条是苏轼写给三位女性的悼亡词的鉴赏。”这就是清晰的教学立场。他还说:“第一条‘教学线索’是苏轼与三位女性的情感经历,这里面有太多的故事,而这节课紧扣苏轼与她们的笃深的情感,这一点我并没有参照一些传奇,而是从苏轼写给她们的诗歌、墓志铭,还有后人的记载取材,让课堂充满学术与文化,而不是江湖与戏说。”可见他对专题阅读课有比较清晰的定位。“第二条线索是诗歌鉴赏的方法:‘知人论世’与‘披文入情’,一节课,三首词,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又不能走马观花,于是,我根据学生预习中的‘每课一问’中的问题,再结合三首词的‘名句’,重点赏析三句,……这三句正好各自体现其风格。”这就是立足于学生立场的教学内容的确定。
当然,根据我们对专题阅读课的理解,益民老师的这节课还有许多值得优化的地方。
首先是学习形式不够丰富。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总觉得有一点单调和单薄,基本还是教师讲讲学生说说,或者是资料呈现,缺少有张力有强度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而这一点又和另一个问题有关,即作为专题阅读,缺少应该有的探究性。整个教学活动还是“扁平化”,只是苏轼和三个女子情感的平面化展开,或者说只是三首作品的并列式展开,而不是一个阅读问题探讨的不断开掘和深化,尽管除了教学主线,也有一些“旁逸斜出”,但大都是为了解读核心文本,而不是为了核心问题的探讨。或者说到底,这节专题阅读是没有核心问题的。那些鉴赏方法,是算不得核心问题的。归结起来,根本的问题在于学生的活动不够。尽管教师也让学生参与(也只能叫参与)了一些活动,甚至是一些问题的思考讨论,但都是比较细小琐碎的问题,而缺少有深度有空间的问题;从教学设计和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看,教者对专题阅读课学生地位的理解还不够到位。
①徐培均《岁寒居说词·不思量,自难忘》第4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②唐圭璋《唐宋词简释》第1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③夏承焘、盛静霞《唐宋词选讲》第64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④冯能保、朱良志《宋词三百首译评》第93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沈扬《从词的对面落笔》,《新乡学院学报》第24卷第3期。
⑥吴熊和、萧瑞峰《唐宋词精选》第97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⑦王兆鹏《唐宋词名篇讲演录·第四讲·悼亡词》第7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⑧⑩孔凡礼、刘尚荣选注《苏轼诗词选》(插图版)第205、244页,中华书局2009年。
⑨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第1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1)张绍卿、王元明《关于苏轼咏梅词〈西江月〉的编年和主旨》,《郑州工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12)梁俊仙等《天上人间情难寄,一曲梅词谢知音——苏轼〈西江月·梅花〉赏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