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石油的开采地与使用地之间有着较长的距离,通常需要使用管道和油车来储运,而石油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生产储运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储运设备的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石油生产储运现状来看,经常会发现管道和油车的性能较低,无法满足石油生产储运的实际需求,导致各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酿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对此,必须重视提高储运设备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同时加强石油生产储运中的安全管理,从而保证石油生产储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现状与措施
石油储运,是中国能源产业链运行的重要环节,中国地域面积广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相当丰富。目前,我国在石油勘探开采领域拥有较成熟的技术水平。但在储存和运输技术领域方面,由于国内研发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中国国际战略规划的实施,“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互动的推进,加速了我国能源产业的跨境交流,这就迫切需求提高石油与的储运技术,加速石油储运技术的研发也成为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1 石油管道现状及安全运行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跨区域石油管道输送网络已初具规模,标志着我国的石油管道建设已步入第四个发展高峰期。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在逐渐减小,有的还是世界领先技术。我国长输石油管道的建设覆盖范围广,涉及到31个省分以及特别行政区,在保障能源安全供给,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贡献突出。但是,我们也必须客观的认识到,因为石油管道本身所具有的易燃、易爆、毒性高的特征,会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威胁到生命的安全。但是,目前我们许多运输管线都已多年使用,最久的在20年以上的都有;加之当时管道本身就存在质量差的缺陷,要求标准低,施工技术水平低等。经过多年环境的腐蚀,极易出现泄漏的风险,从而导致人们出现化学中毒,甚至是火灾和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和重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要保障长输石油管道的安全运行,加强旧管道改造的问题,加强安全运行管理,是目前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
2 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现状分析
2.1石油管道问题严重
管道运输是石油储运的主要方式,管道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长距离运输管道都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如果焊接时候的质量没有严格达标,那么,在运输的过程中,管道在长时间经受频繁的、不平衡的波动和冲击的情况下,是极其容易出现管道裂缝甚至是断裂。其次,管道腐蚀问题也是十分严重的,长时间的运输,管道必然要经受多样的、负责的地址环境,土地中变化的PH值、电流、土壤湿度等等,都会导致管道出现腐蚀问题。
2.2石油传输过程损耗严重
在石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从生产、储存再到终端用户使用,通常在存储运输上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流程环节:油田———炼油厂———用户。整个过程比较复杂,控制点比较多,而且在每个环节的运输中都会发生一定的资源损害。借助石油灌和运输工具进行储存转运,每个环节都会出现石油蒸发,泄漏,还有容器残留,这些都在造成资源浪费,转运环节越多,损耗频率越高,损耗量自然也就更多,危险因素和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也就越高。
2.3石油储运工程安全环保工作薄弱
石油储运工作问题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对于石油的储藏量未进行合理的考量和估算,也缺乏考察,由此就会出现为了石油的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环保工作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也未对安全环保进行充分考量。第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缺少工作规范的引导,随意性较大,这样非常容易衍生出不同的问题。例如,管线的损坏或者漏气等等,这给后续石油的储运工作带来很大问题。第三,工程开始生产操作之前,缺少对国家标准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验收工作,缺少参考标准,潜在的因素没有充分考量到,最后导致在以后的石油储运工作上不能很好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石油管道安全储运措施分析
3.1加大管道巡线保护力度
企业要加强对管道的巡视力度,派专人定期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对重点区域和事故多发区域要安排专业人士现场勘查,加强巡逻部署。必要时,要与政府及公安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对非法破坏管道和对管道运行造成安全隐患的违法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和处理,以保障长输石油管道的长期安全运行。
3.2选择合理的运输技术
3.2.1冷热原油交替运输技术
我国现阶段的原油储运技术,在对冷热原油进行交替运输时,流动问题和热传问题成为重点关注,并且建立了数学模型。行业专家成立非稳定传热数学模型,进而模拟出了运输冷热原油距离出站口不相同的距离管道附近的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
3.2.2多相混输技术
通过多年的研究表明,在管道内传输成品油的时候,因为油品不同,就会导致在接触面出现一层混油,而且管道不同,所出现的混油量也有差别,从而造成油品质量不达标。目前,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正在对于变管径、混油切割的技术展开学术研究,设置了方程组。以数值计算为依据深入研究,希望探索出具体的改善办法,进而在提高油品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3完善石油储运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石油储运工作的开发和设计需要树立起更强的环境保护以及安全管理经验,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在石油储运过程中保护原有资源和设备就需要列出施工方案,将保持水土平衡提升到新的高度。工程施工之前,严格做好验收工作,同时质量也要通过国家标准。例如,工程主体还有管道之间质量是否合格,验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标准进行。
3.4加强管道的焊接技术
管道作为石油生产储运的重要设施,其安装焊接质量将对石油的储运安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为了保证石油生产储运的安全、高效进行,必须要在管道施工阶段对焊接工艺进行严格的设计和规范,确保管道的密封性良好,管道之间的连接稳定、牢固。在管道运行阶段,要实时监测管道的外观和性能,切实做好日常检查和维修工作,以便及早发现管道病害并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对于那些非法窃取石油的行为应予以严厉的惩罚,从而保证管道功能的有效发挥,为石油的运输提供可靠的保障。
3.5加强生产储运中的细节安全管理
安全存在于每一个细节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也是因为某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因此,做好生产储运中的细节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重点培养员工的细节隐患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对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对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细节进行充分和到位的宣导,把安全意识播种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深处去。另外,在生产储运区域应严令禁止烟火和机动车等,从根源上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与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单位及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石油的生产储运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赋欣.石油管道储运安全及事故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锰业,2016,34(05):124-126.
[2]王鹏.石油管道储运的安全管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03):26+29.
[3]王丽.石油管道储运安全措施研究[J].石化技术,2015,22(11):232.
[4]于航,乔杰,马宇,王琳琳,赵杨.石油管道储运安全及事故预防措施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5(08):80-81.
论文作者:赵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管道论文; 石油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我国论文; 细节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