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循环理论的比较研究_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循环理论的比较研究_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流通理论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经济学论文,西方经济学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善经济动力结构、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而多年来我国始终存在消费不旺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流通不畅。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流通业的健康发展与消费增长和扩大内需关系紧密。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流通理论进行梳理和比较,从而为促进我国流通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流通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流通形式、流通费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建立了完整、系统的流通理论,指出流通在社会资本运转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是从研究商品交换开始的。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1]而且这种交换多是偶然的物物交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换的不断重复,生产者开始为了交换其他产品而专门进行产品生产,商品交换逐渐超越了“偶然交换”的范畴,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规律的社会行为。在货币出现后,商品流通成为卖和买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分离。卖是商品形态的第一次变化,即通过交换使商品变为货币;买是商品形态的第二次变化,即通过交换使货币变为商品。据此,马克思认为,不同商品两次形态的变化彼此交织,“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2]为了明晰生产与流通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流通就是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全过程,生产和流通共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过程。发达的商品生产需要发达的商品流通作保证,没有发达的商品流通,就不会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进一步地,首先是生产决定流通,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流通所要采取的方式。同时,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力。如果商品无法在流通领域获得实现,则生产就要陷入险境。而且流通不仅决定着商品的实现,还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结构和速度。总之,流通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分工的深化而深化,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认为,流通时间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其中,购买时间是指货币转化为商品所用的时间,即买的过程;销售时间是指商品转化为货币所用的时间,即卖的过程。流通时间的长短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运输能力、市场供求关系。流通时间的延长会增加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风险。由于流通包括商品与货币之间形态上的两次转变,因此,流通时间也可以说是资本流通的时间,是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流通时间的缩短和延长不仅会影响生产时间的缩短和延长,也会影响资本的增值过程。

同时,马克思指出,流通中会产生一些费用。流通费用通常由纯粹的流通费用、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等组成。其中,纯粹的流通费用包括买卖费用、簿记费用和货币费用。买卖费用是指无论商品是否按照其自身价值进行交易,买卖双方都会在交易过程中花费时间和成本,这些时间和成本就是买卖费用。簿记费用是指买卖过程中为记录买卖信息而消耗的劳动力和劳动资料。簿记费用是非生产性费用,其作用是为生产服务。货币费用是流通领域中货币商品产生的费用。马克思认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流通领域中,一方面滞留在流通领域而形成了社会生产的占用,一方面因为使用损耗而需要不断补偿,这就形成了流通领域的货币费用。可见,货币费用也是一种非生产性费用。保管费用是从商品生产完成到其进入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储备费用,它主要受到数量减损、质量变化、维持储备三个因素的影响,并且是非生产性费用。运输费用是指商品因位置变化而发生的费用。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3]而消费往往意味着商品位置的变化,因此,运输对生产和消费的意义非常重要。在论述运输费用时,马克思提出了运输的一般规律:运输所需劳动量与生产力成反比;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运输费用与运输业生产力成反比,与运输距离成正比;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运输费用与商品重量和体积成正比;运输费用与运输商品的价值成正比。

二、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早期代表是欧洲的重商主义学者。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孟,在17世纪初期出版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一书中指出,对外贸易是增加国家财富的主要手段,流通是财富增长的源泉,各国必须重视国际贸易的发展。[4]由于税收和繁杂的国内通行费用会导致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出口和国家财富的增长,因此,很长时间内欧洲各国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亚当·斯密虽然没有提出系统的流通理论,但他通过分工、城市经济、国际贸易等问题的论述,分析了流通发挥的重要作用。亚当·斯密将生产与交换联系起来,认为分工是经济发展的源泉,也是交换的前提,而交换促进了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亚当·斯密指出,交换应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也就是通过市场自身来调节。基于对分工与交换的分析,亚当·斯密进一步提出了城市起源、城市商业活动、国际贸易等许多与流通理论相关的经济思想。[5]如果沿着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发展下去,古典经济学理应会出现完整的流通理论,但斯密之后的古典经济学家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引领后来的古典经济学家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国际贸易领域,进而忽略了原本就比较薄弱的国内贸易研究。[6]之后,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进一步强化了古典经济学把国际贸易作为重点研究的趋势。由于古典经济学忽视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紧密联系,导致其最终未能产生完整的流通理论。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等经济学家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边际效应理论,引发了经济学的边际主义革命,西方经济学进入了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在新古典经济学初期,古典经济学一些流通思想并未完全遭到放弃。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分工和专业化问题,另一部分是资源配置的价格理论。马歇尔通过边际分析方法,将数学与经济学连接起来,建立了严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但在其分工理论研究中,马歇尔并没有采用过多的数学方法,而是延续了古典经济学的严密的理论分析框架。[7]然而,也正是由于古典经济学传统与数学分析方法的“格格不入”,导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与流通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逐渐弱势。保罗·A.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被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利用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市场、厂商与供求等问题,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延续。[8]从此,分工理论和流通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总之,新古典经济学遵循一种抽象分析方法,以严格的假设为前提,假定通过价格调节的市场交易没有任何交易成本。在新古典经济学近乎完美的假设框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直接碰面,且毫无成本地获取市场信息并进行最大化交易,从而使流通、交易和企业的产生及其内部组织结构等理论研究变得毫无必要。新古典经济学最终彻底偏离了古典经济学传统,导致流通理论在主流经济学研究中逐渐消失。

(三)制度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与新古典经济学忽视流通理论研究不同,制度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对制度与交易费用的研究传统,将经济组织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足。如旧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康芒斯,在其著作《制度经济学》中阐述了他的流通理论及思想。康芒斯通过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指出交易是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等哲学分支学科统一的分析单位。康芒斯认为,市场主体在交易中要完成两种不同的行为:一是对商品或金属钱币的控制权进行实际的移交,这称为交换;二是依照法律转移法定意义上的所有权或控制权,这称为交易。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新古典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假定企业是既定存在的,没有指明企业出现的原因和企业的性质,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缺陷。为了探明企业存在的原因,科斯深入考察了市场交易与流通问题,并提出了重要的交易费用理论。此后,诺斯、威廉姆森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对西方社会的市场制度、企业组织等流通领域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产权理论、契约理论等重要理论。然而,与交易费用分析方法的使用日益广泛相反,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领域逐渐偏向企业组织研究,对市场与交易等流通问题研究渐弱。

(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彻底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纯生产者与纯消费者的“两分法”,假定所有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沿着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的思路建立了一个综合理论体系。新兴古典经济学以“专业化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为起点,提出了中间商交易的层级结构等重要的流通理论,从而解释了国内贸易如何演变为国际贸易,实现了流通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的回归。由于强调分工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将研究中心由资源配置问题转向市场和经济组织。在吸收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新兴古典经济学提出生产力的提高是源于组织创新实现的“超边际”提高。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组织创新作为一种制度的重构,实现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超边际突破。这就解释了不连续、跨越式创新产生的原因。然而,受到哈耶克思想的影响,新兴古典经济学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经济组织会在市场各机制的作用下,依靠自身解决流通中的各类问题。

三、两种流通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将流通与生产和交换联系起来,分析了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与资本流通间的区别与联系,阐明了流通过程、功能及其对生产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完整、系统、严密的流通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流通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所以导致其内容的理论性过强。总之,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对于现代物流中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多元融合发展问题解释乏力,并未涉及诸如企业应如何组织商品流通、如何选择流通模式、如何降低流通成本等具体问题。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相比,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古典经济学的流通理论实用性更强一些。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传统,对流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而新兴古典经济学则重新将研究视线集中于分工与专业化问题,进而产生了比较系统的流通理论。

四、结论

通过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流通理论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由于两种理论在研究目的、研究层面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两者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的同时,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通理论建设中,我们应当以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为核心,针对我国的发展实际,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为出发点,继承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与思想精髓,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逐步构建现代流通理论的科学框架。

标签:;  ;  ;  ;  ;  ;  ;  ;  ;  ;  ;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循环理论的比较研究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