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苏眉莲

浅谈比较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苏眉莲

四川省黑水县麻窝中心小学校 6235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容易混淆相近的概念,用错数学公式,很多数学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没有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之间和公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数学知识掌握上习惯于“大概”、“差不多”、“好像是”,不能精准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常常把题做错,严重影响数学的成绩,数学基础不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来数学的学习。我从事小学数学以来,不断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精准地掌握数学知识,消除数学理解上的障碍。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反复对比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扬长避短,优化组合,我采用比较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本文谈谈数学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共同完善课堂教学。

一、比较教学法的界定及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什么是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同一教学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两种材料或引导学生观察两种事物(其中的一种材料或事物是主要的),求同寻异,促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教学法的主要形式有: 类比——教师把相同或相似的学习材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引导学生确定事物的异同点及其本质属性; 对比——教师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正反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

比较教学法也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的。我们掌握事物特征是在比较同类事物中认知的,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高效方法。我们认识了草原狮子,才知道林中老虎的特点,进一步认识了猎豹与花豹同属猫科动物,生活习性和体型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只有在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腰梯形等,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四边形的知识体系,准确地掌握各种四边形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认识能力。例如我们教学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推算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公式,进一步推算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进一步推算出圆柱体、圆锥体的面积公式,从而对面积的概念认识更加深入,领悟面积的本质涵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特别是小学生认识事物比较模糊,在模糊记忆和认知中,只有通过比较才能使他们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建立和完善数学知识体系,拓展思维的维度,运用数学知识多角度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才能做到做题数学概念清晰,知识运用准确,解决数学问题高效,数学证明充分,不断拓展数学知识视野,迈进数学未知领域。

二、数学教学中比较法运用的原则

1.相近数学知识比较原则。

对于相近数学知识,学生由于认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通过比较数学知识的特点与本质,能进一步全面、准确、细致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例如我们教学除法、比、分数,可以发现它们有很多联系,学生认为计算的方法差不多,认为三者是一样的。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分数是一个数学上的“数”而并非是数学运算,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的对比,数学认知角度不同。再如面积与周长,有的计算出来的结果一样,学生误认为面积就是周长,我们只有通过实体比较,学生才能明白面积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周长是物体周边长短,长短与大小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2.相近数学方法比较。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认识方法有很多是相似的,我们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长方体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进一步计算出正方体体积等于边长乘边长乘边长,而圆柱体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我们把三者对比一下,不难发现有着一个共同的思维就是底面积乘以高:长方体长乘以宽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正方体边长乘以边长就是正方体的底面积,从相近的推算中发现了共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小学教材是通过等底等高圆柱体与圆锥体装沙来推算等底等高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三分之一,进一步推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三、把数学比较法落到实处

1.数学知识比较。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做到数学概念清晰,准确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准确区分此概念与比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概念的从属关系,比如有的是交叉关系,有的是包容关系,有的是等同关系。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定理与公式时,要弄清定理和公式是在什么问题背景下提出的,解决什么数学问题,适用前提条件是什么,是如何推算出来的……学生不仅可以做到概念清晰,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拓展思维视野。

2.一题多解,多种选优。

为了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们可以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数学问题,开拓学生视野,活化、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从中选取简捷的解题方法。没有多种解题方法,就没法选择好的解题方法。例如教学“解决问题”数学内容时,我们面对数学问题,从不同侧面去分析,常常获取多种解题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算术方法和方程去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又有很多,我们可以不断引导学生优化解题方案,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

3.一题多变的比较。

对于一道数学习题,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数学习题条件和求证的结论,分析习题的条件与结论对换是否成立,条件变化后习题又有哪些又会产生哪些结论,分析习题结构的演变,分析习题条件与结论的关系,深化数学问题,看到数学问题的本质,不在数学核心问题外兜圈子。

论文作者:苏眉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  ;  ;  ;  ;  ;  ;  ;  

浅谈比较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苏眉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