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与战略取向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与战略取向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与战略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大开发论文,新形势论文,西部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新形势

西部大开发是在我国成功实施沿海发展战略的情况下发动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调整了区域经济政策,实施沿海发展战略。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既大大加快了沿海地区发展的步伐,又通过沿海地区的示范、扩散效应,促进和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世纪之交,我国面临着经济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艰巨任务。因此,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资源的投向将继续倾斜于投资环境和利润回报都比较好的地区和产业,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差距近期仍将进一步扩大。

对比影响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不难发现,除地缘区位因素不可逆转、政策因素正在不断调整外,有三种因素将长期制约和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是基础环境因素,包括交通、通讯等投资环境以及水土流失、风化沙化、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这些方面历史欠帐多,开发成本大、期限长,常常与开发和发展之间相冲突,互争资金,短期内难以扭转。二是边疆和民族因素。我国是一个地域宽广的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边疆问题和民族问题在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与该地区民族的生活习惯与传统高度相关。要从根本上把由历史发展延续下来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的习惯与传统扭转过来,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三是社会发育程度。沿海地区商品经济萌芽较早,人们的商品意识较浓,商业交换行为频繁,市场经济较为发达。正是因为有市场活动的有力刺激和推动,建国以前沿海地区就积累了比西部地区丰富的生产力和社会基础,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经济突飞猛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各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如雨后春笋,为全国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模式与经验。而与此相反,西部地区的生产活动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产品交换范围狭窄,市场活动比较简单,市场发育的整体水平低下,其结果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缓慢滞后的状态。这不仅表现在改革开放前西部地区自然经济和小生产的行为方式根深蒂固,对封闭、保守和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生活习以为常,对市场活动的接受程度很低,而且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总体上改革步伐慢,改革力度和深度远不及沿海地区。

西部大开发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八十年代初期,沿海地区率先改革开放,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通过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而西部地区大开发既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需要。从世界政治经济的总格局来考虑,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大国,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无论国际形势如何,是紧张还是缓和,我们都不可避免处于世界潮流的旋涡之中。

“科索沃”战争以及我驻南使馆被炸,一方面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民族繁荣关系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另一方面也告诫我们,必须尽快提高综合国力,尤其是提高国防军事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许多资源和原材料属于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军事实力的基础;同时,经过“一五”及大小三线建设,国家在西部构成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枢架和体系,西部已成为我国军事后方基地。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既要改变老、少、边、穷地区的落后面貌,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基础,从国际政治局势变化和国家安全的需要出发,发展国防工业,发展边疆和民族地区经济,维护国家政治社会稳定。

西部大开发面临着产业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采取的是外延式即数量扩张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当时面对巨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产业进入十分容易。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已转入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阶段,大多数传统产业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产业进入相对困难。二是原来我国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工是比较清晰的,即中西部地区以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为主,东部地区以深加工为主。但后来由于盲目追求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区域分工格局被打乱。加之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在地方利益的驱动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尤其是国家给予沿海地区的特殊政策优惠长期缺乏产业差别,既没有实现沿海地区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也没有实现沿海地区那些能耗高、用料多、档次低的传统产业和一般加工产品向内地转移扩散,反而各地竞相发展本地区的短缺产业和价高利大的加工产业,造成我国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其结果是沿海地区迅速发展了一批缺乏直接原材料供给、能源消耗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钢铁业、机械、化工业等,这样面对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空间基本充实、产业发育水平较高的现实,这些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已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昔日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大多数都处于亏损或停产状态。三是近几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迅速上升,沿海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业已开始出现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但是由于受西部地区资源条件的限制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依然很低,产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比较狭小。

分析现阶段的市场形势,可以看到,2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供应充足,总体上已从80年代的短缺经济逐步转入到相对过剩经济。在这种买方市场下,地区经济的竞争力不是体现在产量上,而更多的体现在品牌、质量、价格与服务上,因而对于西部那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企业来说,要想获得发展的需求空间不很容易。从世界范围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使国际国内竞争融为一体,表现在市场、消费形式和竞争的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如果近期我国能够加入WTO, 届时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因此,与8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大开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也不乐观。与改革开放初期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口岸城市时相比较,实施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宏观调控政策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了。虽然在西部大开发时国家必然会给予大力支持,将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但目前的宏环境比较吃紧,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如《预算法》、《税法》、《银行法》等法律及其实施细则均已颁布施行,涉及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调控政策要求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和平等性,尽量避免主观随意性;二是由于“两个比重”下降,集中体现在中央可支配财力所占份额急剧下降,国家直接配置资源的能力大为削弱,从而国家力图通过计划、物资的分配和重点项目的布局来有效引导地方、企业、外商和个人等投资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向也大打折扣;三是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改进,地方的调控手段极其有限,调控力量也很微弱,特别是西部地区大都是吃饭财政,很难有多少力量来搞建设;四是在吸取东部地区发展教训的基础上,国家对许多方面已做了明显限制,如严格控制土地使用审批权、严格审批各类开发区、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等。无疑这些政策对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将是有利的,但从初期起步阶段来看,则受许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有些可能还要加大开发成本。

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受到明显抑制。从长远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其自然资源的丰度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资源丰度高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未必高,而资源丰度低的国家或地区同样能达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就是明显的例证。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经验看,一个地区如果单纯采用资源依赖型战略,往往难以启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地区,由于产业链条较短,加工层次低,主导产业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松散,没有按照生产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因而其地区乘数作用一般较小,难以带动周围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一个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且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地区,也容易因地区资源的枯竭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地区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形成大起大落的局面,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地区经济的结构性衰退。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近几年来,由于生产能力的过剩,国家先后对棉纺织、水泥、平板玻璃、煤炭、电力、钢铁、石化等行业实行总量控制,压缩产量,从而减少了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对以资源生产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另外,随着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执行和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将从国外进口一些质优价廉的急需原材料,并在沿海地区发展一些大型原材料工业,将对西部的原材料工业带来不利影响。所有这些,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受到明显抑制,对西部地区以资源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带来严重挑战。

西部大开发面临发展与改革双重任务。从总体上来看,西部地区经济具有三大明显特征:一是“二元”结构特征显著,一极是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以传统农牧业生产为主的贫困地区和农村经济,一极是以国防军事工业为代表,以西安、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工业经济,现代化的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与传统落后的农牧业经济形成强烈的反差;二是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很大。经过“一五”和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国家在西部地区集中布局了一大批现代工业,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基地,这些企业全部采用国有独资的形式。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占比重远远大于其他地区。三是计划经济色彩较浓。西部地区经济是典型的国家布局型经济,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到政府的经济管理活动等计划性都很强,微观经济缺乏活力,表现最集中的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不高,有些企业经营相当困难,当年发展经济的优势已变成如今的劣势,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包袱。这样,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并且改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特别是对于那些因“山、散、洞”方针而造成厂址布局失误、缺乏协作配套的困难企业以及产品技术已被淘汰的老企业,改革难度很大,成为国家和地方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取向分析

面对国际国内一系列宏观条件变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第一,树立长远发展的思想。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难的历史任务,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还是支柱产业的培育、贫穷落后面貌的改善,不可能像沿海特区发展那样很快就可见效,必须做好长期奋斗的充分思想准备。

第二,确立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开发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理应是市场机制。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够的。市场机制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源配置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它无法自动地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分布,从而既保证区域运行的有效性,又保证区域运行的公平性,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生产力区域差异很大,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长期处于不发达状态,仅仅依靠市场力量要解决占全国国土面积70%和总人口近30%的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之中,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不成熟,确实需要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纠正“市场缺陷”,弥补市场不足,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走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路子。在大开发的初期,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应该更大一些,有些往往是“逆市场调节”,只有这样,才可能加快大开发的步伐。

第三,确立工业化战略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知道,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工业化的实质是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表现在工业领域就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表现在农业领域就是机械作业代替人力和畜力,小农经济逐步转变为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社会化大生产。工业化过程不仅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调整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人们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与交往方式等急剧变化的过程,即工业文明诞生、发展的过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随。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就是依靠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高速增长来推动的,如果没有工业化的急速推进,要实现沿海经济的大发展是不可能的。西部地区城市工业化已经有一些基础,非国有工业发展水平低,而农村地区基本上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大多数贫困地区还处于前工业社会,工业化还没有启动,工业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因而,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应把工业比作为加快发展的一项。

第四,确立市场导向战略。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的一些主要工业大多是围绕其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随着西部资源优势的逐步丧失,迫切要求把这种资源导向型战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是普遍规律,任何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来实现、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才、技术、管理等高级要素上,而资源只是一个初级要素,因此,必须确立市场导向战略,把市场当作企业生产经营的晴雨表。

第五,确立科教导向战略。二战以后,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科技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教育在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越来越成为决定性因素。同样,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日趋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在加快西部大开发中,要树立科技教育的先导地位,把发展教育和科技创新作为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一个根本途径。

第六,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和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问题很突出,因此在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综上分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取向应该是:强化基础环境,催化社会发育,市场化与工业化并举,市场化与城镇化并进。在战略方法上,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条件。西方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突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采取“大推进战略”,也就是要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特别是要重视基础设施的投资。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这是当务之急。基础环境建设,既包括公路(含高等级公路)、铁路、航空港、通讯、电力、邮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又包括改善生态环境、江河治理以及一些跨区域的公益性项目,在西北大部分地区要突出解决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由于基础环境建设的投资巨大、工期长,直接收益率低(有些甚至没有收益率),西部地区基本上都是吃饭财政,没有多少力量投资,因此,重大项目必须以国家投资为主,国家在编制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时,要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对于一般项目,可采取国家、地方拼盘的办法,调动地方积极性。同时,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进入,可股份制运作、商业性经营,使投资者受益,调动投资积极性。此外,要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推行劳动积累制度,以工代赈,以粮代赈,加快基础环境建设。

2.以市场化为目标,催化社会发育。按照人类社会经济的演进规律,近现代以来西部地区没有或者基本没有经历市场经济的萌芽和良好发展,社会发育程度差,因此,必须进行市场经济的逆序补课。首先,要发动各种手段和工具,强烈冲击、震撼西部地区群众落后、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生产生活方式,包括小农经济观念和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比如对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看法,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看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等,培养符合市场经济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准则,比如要树立改革开放意识,敢闯敢冒敢试意识,竞争风险意识等。其次,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与此同时,要积极培养、引进人才,开发人才资源,尤其是高级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培育西部的企业家队伍。当然,还必须进一步改革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体制,活跃城乡集市贸易,促进要素市场发育,完善市场体系。

3.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为龙头,改革与发展并重,全面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关于地区工业化优势产业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标准和不同的选择结果。从当今科技革命的浪潮和工业化的趋势以及地区工业竞争优势分析,西部地区工业化应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为龙头。建国以来西部地区形成的工业基础在全国最具竞争优势的是三部分:一部分是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装备工业和原材料、能源、化工工业,一部分是以军工企业为代表的航空航天、通讯设备、导弹火箭等国防工业,一部分是以西安、成都、重庆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化,通过发挥科教优势,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补偿机制,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同时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对于重化工业,关键是不断用国际先进技术来改造和装备,提高其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在西部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改一加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4. 突出抓好重点区位开发,带动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西部这样的落后地区进行开发,不可能到处开花,平分有限的资源,而应该突出重点,区别对待。西部大开发在区位政策上应抓好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高新开发区、老、少、边、穷地区、旅游区等五类地区,培育增长点,然后由“点”倒“线”再到“面”,从而带动整个西部的发展。

5.加快城市化进程。近几年,沿海地区出现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等,就是依托城市群而形成的发达经济区。西部地区城市化程度低,城市化进程慢,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城市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在推进西部城镇化过程中,要把城市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不能是有“市”无“城”,也不能有“城”无“市”,要统筹规划;要建立大城市与卫星城市以及各个城市之间快速便捷的交通、通讯等服务系统,真正形成一个整体网络。

标签:;  ;  ;  ;  ;  ;  ;  

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与战略取向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