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品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分析_贸易结构论文

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口贸易论文,消费品论文,中国论文,规模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04)05-0012-04

本文试图以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作为研究对象(注:依据商品用途,中国出口商品可分为消费品、投资品和中间品。按照《中国海关统计》上的商品类章分类标准,出口消费品又划分为:消费类农产品、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轻工类消费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以及消费类车辆与家用缝纫机。若再细分,消费类农产品包括动植物产品、蔬菜谷物类、动植物油脂、饮料洒卷烟类(为方便统计,也被纳入农产品)等。轻工类消费品则包括日用陶瓷玻璃制品、日用化学产品、日用五金制品、消费用皮革毛皮制品、文教体育用品、消费类纸业产品、工艺美术品、家具、消费类塑料制品、木竹藤草制品、日用杂品以及摄影眼镜类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则包含消费类通讯产品、消费类计算机产品(含打字机、计算器等)和家电类电子产品(音响制品、电视机等)。消费类车辆是指小轿车、摩托车、自行车、婴幼儿车等。),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的变动。

一、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规模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也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1990年,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值是340.5326亿美元,到1994年已上升为821.7311亿美元,在这5年中年均增长率为25.242%(注:由于尚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本文所有有关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方面的数据均是笔者根据历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上的资料计算而来。)。1995年以来,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有所下降,1995年至1999年年均增长率为9.616%。这种增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出口基数已较大,二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1998年负增长,三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快,而出口的机电产品中资本品多于消费品。但到1997年消费品出口已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了1222.0818亿美元。2000年以来,中国消费品出口同样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均势。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中国消费品出口值分别为1578.8664亿美元、1638.9282亿美元和2059.5548亿美元(见表1)。

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全部出口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92年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值占全部出口贸易值的比重达到了61.39%,1994年上升到67.91%。可见,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其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从1995年开始,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值占全部出口贸易值的比重有所下降,1995年为61.02%,1996年为65.10%,1997年为66.86%,1999年为65.61%,2001年是61.57%,2002年是63.25%。尽管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在全部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在1995年之后有所下降且呈波动性变化,但需要说明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在全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上升了,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一半已上升到目前超过60%。这说明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的重要性是不断提高的,其出口值已远远高于资本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其在全部商品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资本品,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在国际分工中尤其是垂直型分工中(与发达国家的分工)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是发达国家,又强化了这种出口倾向),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服装纺织品、轻工类产品等,它们大都是消费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了中国机电产业的发展,导致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出口的迅速增加,但这些产品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消费品。例如,2002年主要消费类机电产品(没有把属于消费类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计算在内)出口值占主要机电产品出口值的比重达到了34.76%(根据中国机电贸易网2002年重点机电出口商品统计表计算而来)。可见,就是机电产业也有不少出口商品是消费品。

二、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结构

1.1990~1994年的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结构

在1990~1994年期间,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轻工类消费品和消费类农产品保持着消费品出口前三名的地位。例如,在1994年,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轻工类消费品和消费类农产品分别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37.96%、37.11%和13.39%。这一年,消费类电子产品、消费类车辆与家用缝纫机以及家用电器合计仅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11.54%。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轻工类消费品出口增速较快,其出口额和所占比重已接近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1994年,轻工类消费品出口值以及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出口值分别是304.97亿美元和311.9011亿美元。

2.1995年以来的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结构

从1995年开始,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显著特征首先是轻工类消费品取代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消费品。这是由轻工类消费品出口增长率比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出口增长率高所致。1995年,轻工类消费品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37.23%,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只占34.90%。不过到目前为止,轻工类消费品、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仍然分别是中国的第一和第二大类出口消费品。2002年,这两大类消费品出口值分别为663.3828亿美元和572.3320亿美元,分别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32.21%和27.79%。

其次是在1996年消费类电子产品取代消费类农产品成为第三大类出口消费品。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的迅速增加,1996年消费类电子产品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比重已上升到13.21%,而消费类农产品下降到11.695%。1999年消费类电子产品进一步上升到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17.994%,而消费类农产品下降到8.68%。2002年,消费类电子产品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比重达到了26.34%,已接近于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该年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值达到542.4亿美元。

3.各类消费品出口值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比较

表1 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规模及地位

年份 出口值(亿美元) 占全部出口商品的比重(%)

1990 340.532654.85

1991 416.511557.98

1992 521.456561.39

1993 620.084 67.59

1994 821.731167.91

1995 907.829161.02

1996 983.344965.10

19971222.081866.86

19981174.659163.92

19991278.971365.61

20001578.866463.36

20011638.928261.57

20022059.554863.25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而来。

首先考察消费类农产品以及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就消费类农产品而言,从1990年以来,它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到目前还在下降,1990年是18.79%,2002年仅有7.62%。可见消费类农产品出口增速是很缓慢的。而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从1992年开始,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比重也表现为比较稳定的下降趋势,1992年为42.94%,2002年只有27.79%。

轻工类消费品所占比重在1997年之前表现为上升趋势,该年轻工类消费品所占比重上升到40.29%的最高点,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38.56%,1999年反弹到39.0%,但2000年以来已转变为下降态势,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比重分别为37.78%、34.98%和32.21%。

消费类电子产品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比重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上升速度在加快,2002年已达到26.34%,接近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所占比重。这就表明消费类电子产品已成为中国消费品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家用电器及消费类车辆与家用缝纫机出口比重尽管较低,但从长期看基本上保持了上升趋势。1990年家用电器及消费类车辆与家用缝纫机分别占全部出口消费品的2.25%和1.10%,1996年分别上升到2.72%和1.304%,2000年进一步上升到3.47%和1.89%。但近两年来消费类车辆与家用缝纫机出口比重有所下降,而家用电器出口比重依然保持稳定的上升趋势。2001年,家用电器和消费类车辆与家用缝纫机出口值分别占全部消费品出口值的4.10%和1.837%,2002年所占比重分别为4.30%和1.74%。

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出口增长速度快于其他消费品,从而使这两类消费品出口值占全部消费品出口值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消费类农产品以及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占全部消费品出口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轻工类消费品所占比重也于近年来转变为下降状态。消费类电子电器产品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特征,而其他三大类出口消费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见,中国消费品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这种优化特征反映出中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大量出口了轻工类消费品、消费类农产品、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正是广泛参与了传统垂直型分工的结果,但消费类电子电器产品出口的快速增加表明中国正在积极融入到方兴未艾的国际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体系中,显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深度和地位,也表明了中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表2 中国各类消费品出口贸易值(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而来。

三、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变动前景

首先分析中国捎费品出口贸易规模变动前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基础首先是比较优势。在20世纪80年代,自然资源性比较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充分显示出来且持续到现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规模经济为动因的国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快速增长。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仍然是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强大基础,而规模经济因素在推动中国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方面将发挥愈来愈明显的作用。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消费品。就中国而言,以规模经济为动因的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产品也有相当部分是消费品。这就表明中国的消费品出口贸易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当然,中国已成为一个消费品出口大国,出口的继续增加会引发一些贸易摩擦,不少发达工业国家会采取手段阻碍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这些手段包括在对外经贸政策上给中国施加压力以及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非关税壁垒。例如2003年美国强烈要求人民币贬值的主要目的就是抑制中国产品向美国出口。而发达工业国家针对中国出口消费品的非关税壁垒主要有三:一是技术贸易壁垒。近年来,中国的一些出口消费品比较频繁地遭遇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贸易壁垒。随着发达国家进口关税的不断下降,进口关税水平已经很低,而技术贸易壁垒等非关税壁垒也开始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贸易壁垒,以阻碍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所以中国的消费品出口仍然会遇到发达国家的技术贸易壁垒。二是反倾销。近十多年来,中国商品一直是美、日、欧、韩等的反倾销对象,尤其是近年来,反倾销有愈来愈频繁的势头,而中国遭受反倾销的出口商品大部分是消费品。这种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势头将依然存在,成为影响中国消费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三是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借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之由,对来自国外的进口产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这是近十多年来兴起的一种非关税壁垒。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绿色贸易壁垒也将被发达国家更多地使用。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对象是消费品贸易。可见绿色贸易壁垒必将成为影响中国消费品出口的一个主要因素。

从出口消费品在中国全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的变动趋势看,从1990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比重呈现上升态势,但在此之后却有所下降。这种下降趋势会继续存在。因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提高程度已较小,甚至一些产业的比较优势(如农产品、纺织品)在下降。这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会减缓,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绝大部分是消费品。相反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表现出稳定的上升势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必然会加快。相对而言,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消费品所占的比重小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其次探讨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动趋势。就中国消费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动而言,消费类电子电器产品的出口将保持稳定的较快增长速度,它们在全部出口消费品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而轻工类消费品、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和消费类农产品出口增速将相对较慢,它们在全部出口消费品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在近期内,轻工类消费品仍是中国第一大类出口消费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出口值将很快超过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成为第二大类出口消费品,实际上如果把电器产品算在一起,消费类电子电器产品出口值在2002年已超过了服装与消费类纺织品出口值,并且也将很快超过轻工类消费品而跃升为第一大类出口消费品。

标签:;  ;  ;  ;  

我国消费品出口贸易规模与结构分析_贸易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