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性论文_王雅,郭萍利,史博慧,齐晶,翟睿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性论文_王雅,郭萍利,史博慧,齐晶,翟睿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710061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性;方法:2017年1月开始,我院针对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进行学习和研究,制定一系列的术后随访方法,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对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中,随机抽取其中40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平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统计患者术后治疗依从人数、医疗满意度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实行患者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后,研究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术后随访的患者随时接受医护人员的健康指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对待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随访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其发病率急剧增加,临床上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由于乳腺癌手术范围广术后如不及时正确地迸行康复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此外,乳房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征,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乳腺癌患者术后术后随访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采用患者追踪调查的方法,选取了在本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手术的患者200例,2017年7月~2017年12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手术的患者200例,其中2017年上半年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7年下半年200例患者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48.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9.6岁。参与实验的两组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干预方法

2.1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主要内容

2.1.1 继续坚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病人多在术后的第10~14天出院,为了防止疤痕挛缩造成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及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限引起的患肢肿胀,应继续坚持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回流,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保持关节功能。如一日出现上述情况,势必造成病人的生活不能自理,须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对病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随访时指导患者锻炼的方法①面壁站立,双手做爬墙动作,每日4次,每次10~15mino②患侧手指摸对侧耳廓,每日4次,每次25min。③患侧手指从背后摸对侧的肩胛骨,每日4次,每次2mine坚持锻炼的持续时间以出院后坚持半年以上为宜,坚持锻炼的注意事项锻炼时如发现患侧胸部出现小水泡,可减少活动量及次数,或休息1-2天后再锻炼。

2.1.2 定期复查,遵医嘱化疗或放疗,一般术后6个月复查,每个月1次,6个月一5年内每3-6个月1次;5年后复查每年1次。有不适随时就诊。随访时注意:①放化疗期间病人可能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应告知病人有些是正常的药物反应,要按时放化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②化疗时宜进清淡饮食,减少胃肠道反应的发生;③化疗药会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应少去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及时添减衣物,注意饮食卫生;④用软毛AHT刷刷牙,避免损伤口腔粘膜;⑤1周后复查血象,肝肾功能;⑥如化疗过程中或化疗后出现发热,应及时就诊;⑦放化疗期间病人可能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应告知病人有些是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停药后会自行缓解。有些反应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如高热放疗后局部皮肤改变等;随访时教会病人自查对侧乳房。注意患侧皮肤有无局部复发,腋窝、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如转移至肺、肝、骨,患者表现咳嗽、胸痛、乏力、黄疸、腰痛,应及时就诊

2.1.3 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因妊娠会使乳腺癌复发或对侧乳房发生癌肿的几率增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4 教会患者自我检查乳房方法,以便能及时发现是否有乳腺癌复发或转移表现。视诊: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做双侧乳房视诊:双臂下垂,观察两边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乳头、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然后双手叉腰,身体做左右旋转状继续观察以上变化。触诊: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

2.1.5 不宜用患侧上肢测血压、静脉穿刺,防止肢体肿胀,避免患侧上肢搬动、提拉过重物体。改善体形,指导患者出院时戴上无重量的假乳罩,术后6个月可选择较满意的乳房假体,佩戴一些饰物等。

2.1.6随访时注意患者心理状态,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康复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生活上和社会上的问题,易产生负性情绪,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担心第二特性的缺失,表现出自卑、忧虑,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1]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5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时期表现岀来的迫切程度不同。

2.2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方法

2.2.1建立乳腺肿瘤患者回访登记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初次确诊年龄、确诊结果行何种治疗:有无手术:(治疗经过)、时间有无家族史(具体)有无复发及转移(情况)、有何需要、建议,联系电话:(手机),(固定电话)邮编,通讯地址等

2.2.2电话回访:电话回访并及时记录整理回访内容。电话回访的内容包括跟踪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遵医行为,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相应健康知识,如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活动和休息指导,复诊的时机和途径,重点告知继续坚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等

2.2.3微信公众号:实名制注册帐号。2名责任组长和2名主诊医生分别实名注册微信账号。2名责任组长隔日轮流固定时间登录微信,记录患者登录情况,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名主诊医生每周固定时间登录微信与患者互动。责任组长在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对患者登录微信次数、提出问题、与主诊医生互动等情况进行统计登记。定期更新关于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包含了疾病、保健、饮食及前沿诊疗资讯。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查阅相关信息及资讯。出院的患者比较关注创口护理和患肢功能锻炼,此微信公众号中大篇幅介绍这些方面的知识;术后3个月为患肢功能锻炼的关键时刻,,知识宝库提供真人示范功能锻炼视频。

3、结果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使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医疗服务满意度提高到95%以上,遵医行为提高到98%以上,复诊率达到98%以上,。患者通过术后随访,及时掌握了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远期护理和康复指导,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了解了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进行干预,增强其治疗依从性,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此外,还可使患者在出院后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帮助及指导,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树立了医院的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志莲,崔延华王霞,等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1B)2929-2931

[2]蔡雁,施晓群,金艳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缺失心理体验的质性硏究[]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05-108.

[3]薛春丽,郁舒妍.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70-371.

[4]吴素梅周冬兰乳腺癌患者92例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4):588-589

[5]赵艳萍,马金凤,刘颖,等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58-59

论文作者:王雅,郭萍利,史博慧,齐晶,翟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要性论文_王雅,郭萍利,史博慧,齐晶,翟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