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脊髓损伤后心理障碍康复方面的研究论文_乔琛,李婉

青年脊髓损伤后心理障碍康复方面的研究论文_乔琛,李婉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近年来,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及致残率每年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好发于青年人,若治疗期间得不到一套带有系统性的康复治疗,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预后功能恢复的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因此,有效加强患者抗病能力,同时减轻应激反应的影响,已成为众多临床学者需要面临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青年脊髓损伤;心理障碍康复;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349-02

脊髓损伤在临床上不同于其它损伤疾病,其治病原因多变复杂,且由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所致,且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或括约肌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终身残疾。突发的外伤事件不仅使患者的生活状态瞬间发生改变,同时还可致其丧失劳动能力,这无疑加大了患者难以接受现实生活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应激反应。据最新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大约有85%的患者年龄是在16~30岁之间,其中因交通事故占37%,且有关文献发现,39%的患者是在受伤1年后出现严重的抑郁表现,若伴有躯体疾病的个体或曾遭受抑郁事件患者,可能在应激事件后所出现抑郁的发生率更高[1]。据有关临床研究证实,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变化而言,及时采取对应的心理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障碍,进而能够更好的利于病情恢复。故本文对脊髓损伤患者有关心理障碍方面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对其提供对应的心理治疗干预对策显得至关重要。

1.康复护理措施

1.1 加强基础护理

因大部分脊髓损伤患者是处于四肢瘫或截瘫状态,加上卧床时间较长,极易发生褥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三大并发症。(1)褥疮:应坚持为患者每2h定时翻身一次,尤其是对于颈髓损伤病人翻身时要保持头颈躯干成一直线并固定好颈部,使用气垫床,保持床铺平整干燥,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擦浴后在骨隆突处涂以滑石粉,并按摩受压部位。(2)肺部感染:脊髓损伤患者多数由于疼痛不敢深呼吸,加上长时间仰卧更不利于呼吸,进而导致肺及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最终发生肺炎。此时应注意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并给予拍背排痰,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针对痰液粘稠患者,积极给予雾化吸入进行稀释痰液,可顺利将痰液排出,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2]。(3)泌尿系感染:脊髓损伤患者多因伤后存在排尿机能的暂时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导致多数患者采取留置导尿,加上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应主动帮助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2次/d,并鼓励患者多饮水,进行排尿。同时定时更换尿袋,并保持尿管引流通畅[3]。

1.2 预防关节挛缩

(1)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给予正确的躯干与肢体体位以及对肩关节采取外展位,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有效预防关节挛缩及褥疮的发生。同时,还可减少预后发生挛缩和疼痛现象。(2)腕关节则采用夹板固定于功能位,手指则应指导患者处于微屈位,同时加强对髋膝关节被动伸屈外展内旋活动5~6次/d,5min/次。(3)对患者双足穿防旋鞋或使踝关节处于背屈90°,以预防踝关节屈曲挛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日常生活运动锻炼

针对实际病情不同严重程度的躯干和上肢障碍的四肢瘫患者,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日常生活锻炼至关重要,自理活动包括吃饭、洗漱、穿衣或患者在床上进行移动逐渐过渡至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大多数截瘫病人可独立完成。

2.心理疗法

病人大部分是在正常劳动情况下突然受到外来伤害,思想上没有任何准备,常表现为焦虑,惊恐不安,担心生命有危险,以后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经济来源,以致悲观绝望,不思饮食,不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干预:(1)临床医护人员应先从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基础情况,如家庭背景、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资料进行初步了解,在对患者突发患病反应从心理学角度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心理治疗方案。(2)应耐心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内心实际真实感受及提出的有关疾病的所有问题,再进行对应的细心解答与相应的心理疏导。(3)积极向患者介绍脊髓损伤的相关知识、治疗方式及成功案例,以便纠正患者对该疾病的重新理解与认识度,进而提高对医护人员的理解与信任度。(4)定期开展有关该疾病知识讲座与宣传工作,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通过相互探讨、学习,鼓励患者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并由恢复较好的患者讲述自己的真实情况,以便促使大部分失去治疗信心的患者对治愈充满希望,并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整个治疗,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5)医护人员应向家属强调共同配合的重要性,指导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同时还能够监督患者的康复训练,来一同实现提高治疗疗效的目的。(6)应向患者讲述脊髓损伤肢体功能锻炼的基本知识及简单的操作方法,告知患者积极坚持长时间锻炼与治疗,可获得不同程度上的功能恢复,同时还让患者认识到保持正常饮食,不仅可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同时又能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3.功能训练

(1)早期康复功能训练:鼓励患者多参与一些训练活动,可防止废用性萎缩情况发生,应早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锻炼健康教育,以便提高积极性配合康复训练。(2)针对肌肉萎缩的训练:可对患者采用工作肌群完成平时不能做的活动代偿丧失功能的肌群,针对颈损伤的患者可用肩外展和外旋通过重力来使肘伸展。如采取牵拉腘绳肌,使仰卧位与直腿抬高接近120°,可有利于方便患者进行转移性活动及穿袜裤鞋活动。(3)采取牵拉胸前肌使肩关节充分后伸,可有利于患者在床上运动转移以及轮椅上的作业,适当计划每日训练,并评估肌力进展情况。(4)手功能训练:应让患者主动抓握笔来训练患者抓握及手指屈曲的灵活性,针对不能主动伸腕的患者应采用夹板来保持该关节活动度,或被动帮助患者伸腕关节。

4.结论

脊髓损伤在临床中是最为严重的伤残疾病之一,残疾不仅对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痛苦和不便,同时还会给患者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而最终引发一系列的情绪变化。据我国有关数据显示,95%以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抑郁,其中存在中、重度抑郁患者可占22.6%左右,且据国外有关研究证实,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焦虑、强迫以及多疑的发生率比普通人更为常见[4]。随着目前临床医学模式的不断进展与完善,从单纯的“生物模式”逐渐转变成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亦是成为了提高康复服务质量的重要康复策略。如早期不能及时给予妥善的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极易因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患者死亡或长期卧床,最终导致患者过着完全依靠家人而失去自理能力的痛苦,从而产生意志消沉等负面情绪增加社会负担。为此,在针对脊髓损伤患者通过合理的治疗及康复护理过程中,确保患者处于一种积极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完善肢体功能上的早日重建,不仅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还可以迅速融入到社会中,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故尽早关注各个时期的心理康复治疗是作为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尤其是改善心理障碍极其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李伟,杜月秋,范永春.心理干预在脊髓损伤工伤患者康复期的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6):7+9.

[2]李珣,卢惠娟. 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6,5(04):293-297.

[3]李建军,杨明亮,杨德刚等人.“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评估、治疗与康复”专家共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03):274-287.

[4]石惠娟.心理康复介入时机对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09):927-929.

作者简介:乔琛(1988.07.10-),女,汉族,河南安阳,本科,初级,研究方向:神经康复;李婉(1993.09.15-),女,汉族,河南安阳,本科,初级,研究方向:康复治疗.

论文作者:乔琛,李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青年脊髓损伤后心理障碍康复方面的研究论文_乔琛,李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