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重点和热点问题的思考_股票论文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重点和热点问题的思考_股票论文

对当前形势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社会发展论文,热点问题论文,形势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大格局与我国的战略机遇、挑战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和热点问题仍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在大国政治中,美国的优势地位没有根本改变。其推行包括单边主义、先发制人和政权更迭在内的“新帝国主义三原则”,但称霸世界却越来越力不从心。通过控制能源、资源,经济渗透,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美国在新形势下操控世界的重要手段。

1978-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世界的发展,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多极化的要求和呼声日渐强烈,欧盟、中国、俄罗斯和一些国际组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目前处于一个对中国比较有利的发展时期。对于国际上的中国机遇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我们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出头,不扛旗”的基本方针,抓住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2007年,我国GDP达到24.66万亿元,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社会事业也实现了大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资源、环境不堪重负。《200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局部海域污染加剧;广大农村更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其重要原因正是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第二,人民币对外升值(美元)、对内贬值,货币政策遇到经济下滑、中小企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经营困难的挑战。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处于升值通道之中。而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上涨,又使人民币购买力下降,出现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

第三,股市运行极不稳定,股价波动剧烈。最近两年,我国股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股市市值持续增大。数据显示,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低点998点,上涨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涨幅超过500%。从2007年10月开始,A股连续下跌。到2008年6月中旬,股指跌幅超过50%。仅2008年第一季度,A股市值就缩水12万亿元,创下了15年来的新纪录。

第四,热钱大量流入,外汇储备猛增。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驱动,国际热钱大量流入中国。数据显示,2008年前6个月我国外汇储备新增约2806亿美元,增速达35.73%,月均增长约468亿美元,虽然6月份外汇储备增长明显放缓,当月仅增长119亿美元,但从上半年情况看,月均增速远远超过2007年385亿美元的水平。

第五,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财政的高增长掩盖了人民群众的低收入、城市和工业化的快速进展掩盖了农村落后、少数人的富裕掩盖了大多数人的贫穷、外汇储备的猛增掩盖了出口增速的下降、国企的高利润掩盖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

第六,扩大内需面临着分配不公的挑战。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扩大内需十项举措,改善民生是重要内容。从近年来的情况看,虽然居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比例大幅下降,但居民收入差距却持续拉大,收入分配不公仍然是社会焦点问题。低收入群体由于收入不足,导致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因此,要拉动内需,必须改善民生,逐步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局面。

第七,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假冒伪劣、知识产权侵权等方面的挑战。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需完善,缺乏有效的创新导向,对侵权行为的防范和打击乏力,以及企业专利标准化、技术专利化尚未形成,导致假冒伪劣产品、仿名牌产品充斥市场,企业缺少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企业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严峻挑战。

二、共克时艰,抢占制高点,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明白一个非常浅显且适用的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得高才能跳得远,即高瞻远瞩、居高临下。在军事上叫抢占制高点。抢占制高点对于克敌制胜十分重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同样十分重要。依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发展任务、发展条件以及科技进步趋势,当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制高点有五个。

制高点之一:制度建设

提到制度,不能不提到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诺思之所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基于他对经济制度的研究。诺思的一句有关制度方面的名言,就是“制度高于一切”。诺思认为,创新、规模经济、教育、投资、资本积累等,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它们本身就是经济增长,或者说是经济增长的表现。而真正的经济增长,是制度和产权。其中,制度是关键,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就是说,除非经济制度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即有效率的经济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就是制度高于一切的有力佐证。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了方方面面创造财富的积极性,释放了中国的生产力,实现了邓小平同志宏伟规划中的前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增强了综合国力,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仍然是不完善的,还是框架性的,制度创新的空间还很大,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距离。所以,继续进行改革攻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成世界上最完善、最先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不仅是一项具有纲举目张意义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决定我国能否有效地实现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制高点之二:文化发展

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文化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其实,文化才是最深层、最内在、最高端的东西。思想观念支配行为,而文化潜移默化地左右着思想观念。其逻辑关系是:文化决定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决定行为。社会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文化。为什么我们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的内涵是中国的民族文化,社会主义则是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形成的制度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就是植根于中国文化底蕴的经济体制,其他的任何体制在目前中国都行不通。我国政治经济之所以长期具有封建政治、封建经济的烙印,就是因为“王权治众”、“家国一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文化还在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为什么江浙沪一带商品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市场经济体制发育迅速?这也是文化的原因。在明末清初,中国工商业首先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工商文化与市场文化天然相通,促使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带发展得会快一些。相反,在农本文化占统治地位的西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就相对慢一些。

诚信是一种文化,勤政廉政是一种文化,民主是一种文化,法治是一种文化,创造是一种文化,节俭是一种文化,腐败是一种文化,浪费奢靡攀比摆阔是一种文化,专制也是一种文化,还有酒文化、饮食文化乃至最近几年兴起的打折文化、短信文化等等。文化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要逐渐构筑起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制,建立国富民强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弘扬先进文化,鞭挞、淘汰落后文化,一步一步地从加强先进文化的建设抓起。政治经济学里的经典因果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者和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而决定生产者和生产工具最里层、最深层、最基础的就是文化,是包括教育、科技、传播等在内的广义文化。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现民主、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创新、和谐友爱与环境优美的社会,必须以健康的高度发展的文化为支撑。

制高点之三:信息化

信息的发展和应用,使经济、社会、文化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信息化不仅使效率提高,它还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了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当今的工业化,是有着丰富信息化内涵的工业化。之所以说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因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信息化已是现代化的代名词。如果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社会文明之间的发展关系联系起来考量,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商业文明,目前已经开始迈进信息文明时代。信息文明是吸取了农业文明、商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精华,扩大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范围和信息的对称性,提高了社会效率,促进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在当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信息化强国往往居于经济发展的宗主国地位,信息化弱国则处于经济殖民地境地。在信息发展方面长期落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会被逐渐边缘化,也必然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而数字鸿沟会演变成经济鸿沟和贫富差距,会演变成强弱悬殊。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加大力度,高效率地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把“积极推进信息化”作为第十五章单列了出来。基本内容包括:加快制造业信息化、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和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四个方面。落实国家“十一五”期间关于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四项基本任务,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力争实现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的行业信息化,以城市信息化为中心的社会服务信息化,以制造业和农业信息化为重点的产业领域信息化,以电子政务为内容的政府办公快捷化、透明化,以电子商务为内容的业务活动网络化,建立健全推进全方位信息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信息化的制高点意义和信息工作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看,未来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中心,很可能既不是制造业中心,也不是金融中心,而是可以配置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和技术流的信息中心。第二,结合信息工作看体制,从逻辑关系上讲,如果说有效率的经济制度是经济增长的体制性原因;那么,透明的充分对称的信息服务则是好的体制高效运转的重要因素。第三,文化和文明本身也是有层次的。只有和信息化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和文明,即信息文明才是当代文化和文明的最高层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信息化无论是对有效率的经济制度的建设,还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或市场经济由发展型向增进型的转型,以及对先进文化的发育,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大推动作用。

制高点之四:跨国公司

今后的世界,是跨国公司掌控的世界。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是企业发展规律(资本社会化的规律、组织形式股份化的规律、管理专家化的规律和市场国际化的规律)的产物。只有跨国公司才能跨过社会制度的差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跨国公司的活动可以将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强有力地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也推动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整合着制度差异和意识形态分歧,通过经济资源配置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消除歧见,弥合差别,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上的趋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发展才是人类真正地走向世界大同之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把跨国公司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制高点,以建立我们掌控的跨国公司为载体,才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目标。

制高点之五:自主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只有坚持特色和不断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才是民族复兴之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要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在产品、技术和标准三者的关系中,标准处于价值链的最高端,处于价值链中的宗主国地位,技术和产品都是标准的殖民地。

比如,在信息化领域,信息标准又居于信息产业发展的宗主国地位,信息产品无疑是信息标准的殖民地。如果说,信息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那么,信息标准则是信息产业的制高点。在实施我国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抓住机遇,跳出以前走过的以市场换资金、以市场换产品、以市场换技术的老路,把信息标准的制定与开发放在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实施以市场换标准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在其他技术或产业领域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在自主创新中抓好标准,通过我国国家产品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避免受制于人,这样才能切实占领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创新,不止是产品和技术层面,也包括体制、机制层面。创新,不仅要站在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也要站在制度的最高端。这才真正是抢占了制高点。国家发展的最重要政策,就是支持创新的政策。如推动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发挥财税政策的推动作用、发挥金融政策的支持作用、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等等都是支持创新的政策。为支持经济发展,各国普遍实施了多种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然而,在我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尚不完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解放思想是首要的。

三、对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的解读

热点问题之一:房地产市场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6年开始显现,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两房”和三大投行出现危机,不仅对美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了新的冲击,还直接导致股市剧烈振荡,造成美国金融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三重打击:一是推动次贷危机蔓延,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恐慌;二是使与房地产有关的行业危机加深;三是房价下跌的负财富效应严重拖累消费市场。

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为全球金融海啸,其影响还远未结束,仍然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我国也深受其害,不得不被动接招。

就房地产市场来说,我国房价过去一个时期的猛涨,不仅来自供求关系、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还有国际游资的大量资金到中国寻求避难所,以及调控政策等原因。目前,如果我国房价居高不下,会推动资产价格的进一步膨胀,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如果房价大跌,将会出现比美国次贷危机更大的灾难,后果比房价上涨更严重。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宏观调控和打击腐败相结合。首先,加强宏观调控。调控的目标应是稳定房价。政府不是抑制房地产价格下跌,而是抑制过快增长,保持稳定。开发商得到合理利润,政府应得到房屋和土地涨价的收入,然后用这笔钱给穷人建房子。因为即使房价下降一半甚至更多,穷人照样买不起房子。税收是控制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控制银行贷款是一个调控手段,但控制房价上涨,税收应该比银行贷款更直接、更有力、更持久。把增值税由生产环节拓展到流通环节,和整个增值税改革方向也是一致的。但仅用这种方法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往往还是治标不治本。由于间接税容易转嫁,在交易环节对房地产征营业税的方式有可能只是暂时打压或者抑制炒房行为,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考虑综合对策,对房地产持有环节征收房地产税。

其次,打击并严惩土地出让中的官商勾结,理顺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由于土地背后的巨大经济利益,一些腐败官员利用手中职权牟取私利,攫取巨额钱财。如一些官员将以国有化、城市规划等名目取得的全民土地资产,与开发商进行权钱交易,将土地私有化,从而使房地产业成为最大的权力寻租场所。因此,有必要从根源上理顺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治理房地产领域官商勾结的腐败行为,整顿房地产交易秩序。

热点问题之二:股市

初步研究表明:投机、泡沫、波动是股票市场运行的三个基本要素。

首先,投机是股票市场的动力所在。赚钱是一切经济主体生存发展的必须。股票市场设计的基本理论就在于:它按照企业发展资本社会化和组织形式股份化规律的要求,把无数单个的分散的小资本利用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集中起来,变成企业发展的大资本,利用人们抓住机会赚钱的投机心理,把投机在股票交易的瞬间变成了投资。投机作为股市运行的第一要素,是因为它不断地推动股民买进或卖出股票,是货币和资本之间进行转化的动力。把投机转化为投资的机能,赌场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也是股市与赌场的本质区别。股票市场就是把投机与投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一架设计非常精巧的机器。它的精巧之处就在于:不管你的投机心态多么强烈,无论是想以一赚十,还是赚百、赚千、赚万,一旦你把资金投进股市,购买了股票,那么在客观上就立即变成了投资。股票市场的运作设计正是充分利用了人们投机赚钱的强烈欲望,从心理和企业业绩两个方面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使之变成实体经济发展资本。

其次,泡沫虽然助长了投机,但却增强了股票市场的吸引力。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为实体经济融通发展的资本,协助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在股市上对资金的吸引力往往是泡沫越大吸引力越大,股指越高股民越是趋之若鹜就是这个道理。股票的价格等于股票的价值,是偶然的、个别的、相对的、暂时的现象;股票的价格背离股票的价值,却是经常的、普遍的、绝对的、长期的现象。实证分析也表明,几乎没有一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真实价值(其实,真实价值也是难以精确计算的)是相吻合的。股票的价格与股票价值的背离方向通常是股票的价格高于股票的价值(经济危机、战争等特殊时期例外)。这是价值规律和投机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使股价围绕价值波动,投机心理的作用是希望股价尽可能地拉高。在股票市场上股价的实际表现则一般以高于价值的形式出现——即形成“泡沫”。正是“泡沫”使人们认为购买股票有利可图,助长了人们在股市上的投机行为,从而使股市得以活跃。相反,没有“泡沫”的股票市场必定是无利可图的市场、亏本的市场、死气沉沉的市场;股价不走高,则没人追捧,没人追捧则死气沉沉。因而,“泡沫”是吸引投机者趋之若鹜并保持股票市场活跃的重要条件。然而,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股市上的“泡沫”同样也不例外。这如同一只气球,过度膨胀必然爆破;“泡沫”过度则会导致股市的崩盘。至于怎样才是“泡沫”适度,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股市的可承受范围内,如果能够通过上市企业业绩增长或注入优质资产等可行方式,将泡沫控制在可以消化的限度内则是适度的。

第三,股市在股价的波动中不断调整、不断发展。股票的价值以至上市企业的价值,通常是以股价的变化反映出来。股价的长期不变,失去的是股票的流动性、股市的活力和竞争,不应是股市的常态,不利于股市的发展。股价依据企业的价值和供求关系而波动是股市的常态。正是股价的适度波动才使股市发挥出企业价值、产权流动、资源重组与配置的作用。可以说,股价的小波动(震荡)带来小调整,大波动带来大调整。正是股价的波动造就了股市的生命力。这是因为,波动才能产生交易。如果股价只涨不跌,肯定没人卖出;相反,只跌不涨,谁也不肯买进。没有交易的股市,只能关门大吉。但时而发生股价大幅度波动也是一种非常态,往往会影响到金融稳定以至于社会稳定。所以,各国政府为了保持资本市场以至金融市场和社会的相对稳定,对股市的非常态异动一般都设定一个日涨停幅度加以限制(涨停板制度)。从世界主要股票交易市场股价指数的长期变动趋势看,尽管有时出现大起大落,甚至这种大起大落存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几年),但股市指数总是在涨落、落涨中升高。有时表现为进两步退一步,有时表现为进一步退两步甚至进退幅度更大,但股指总体向上的大趋势不会变:股指只有新高,没有最高。这是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虽然目前世界主要股市的股价指数处于几年来的较低水平,一旦调整结束,肯定还会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股市的运行没有了投机,就缺少了动力;没有了泡沫,就减少了吸引力;没有了波动,就丧失了生命力。投机、泡沫、波动作为股市运行的“三要素”,互为依存、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如何保持三者协调共生,从而保持股市的稳定繁荣,则有一个保持适度而不过度的问题。股市运行“三要素”的政策含义是:国家促进股市健康稳定运行,应遵循“利用投机,控制泡沫,调节波幅”的12字调控方针。具体来讲:一是既要利用投机,又要打击过度投机;二是需要泡沫,又要抑制泡沫过大,保持适度市盈率;三是生命在于运动,股市要有波动,但必须防止暴涨暴跌。我国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厉的管理制度。

标签:;  ;  ;  ;  ;  ;  ;  ;  ;  ;  ;  ;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重点和热点问题的思考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