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级领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级论文,领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领导作用的认识不断发展,对领导者角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进入21世纪以后,领导理论更是不断推陈出新。但有一点很明显,那就是新的领导理论对旧的领导理论并不是全面否定,而是根据领导情境的变化对原来的理论加以取舍整合,或赋予新的含义,或纳入新的框架中。当然,对那些不合时宜的理论和观点则都已毫不犹豫地予以抛弃。
“第五级领导”的出现
当美国学者吉姆·考林斯提出“第五级领导”这一概念时,大多数人都觉得它不仅与现有的领导理论相矛盾,而且与传统的领导智慧和领导文化相冲突。但冷静想来,它确确实实与现实的领导活动的实践相一致。因此,第五级领导不是一种理论上的创造发明,而是一种领导经验的发现,是对领导实践的概括和提升。
为了弄清楚什么是第五级领导,让我们先来看看前四级领导的含义是什么,并进一步发现五级领导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从而把握柔性领导的特征和现代领导发展的大趋势。
1.“第一级领导”的出现。“第一级领导”是潜在的领导。领导者只是通过个人的知识、才能、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来影响组织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第一级领导者作出的贡献明显地大于其他被领导者,但这种贡献往往只是工作方面而不是管理方面的,更不是领导方面的。第一级领导者的贡献往往只是个人的而不是团队的,更不是对整个组织的。第一级领导者的贡献往往是不自觉的,他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领导者的角色,没有主动地去发挥领导的作用。严格地说,第一级领导者只是组织中优秀的个体、优秀的成员,只是在组织成员中脱颖而出,只是组织中潜在的领导者。
2.“第二级领导”的出现。“第二级领导”从“第一级领导”发展而来。第二级领导者致力于实现团队的目标,配合团队其他成员一起开展工作,追求团队的绩效而不是个人的绩效。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如前所述,第一级领导者只是优秀的个体,他与团队的关系不大。第二级领导者却是优秀的起积极作用的团队成员,他与团队的关系十分密切。
3.“第三级领导”的出现。“第三级领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第三级领导者有着明确的领导意识,他组织其他成员,利用各种资源,朝着既定的组织目标前进。第三级领导者追求高效率。他有着明确的目标,有很强的意志力,有很强的控制力,为了达到组织目标,第三级领导者通常会较多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运用法定的硬权力来控制被领导者。
4.“第四级领导”的出现。从“第三级领导”到“第四级领导”又有一个跨越。“第三级领导”善于组织,善于运用硬权力;而“第四级领导”则善于激励,善于运用软权力。这一跨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第三级领导”依赖硬权力,是20世纪的传统的领导方式,它处处追求高效率,应该属于工业化初期的领导范式;而“第四级领导”善于激励,善于运用软权力,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的柔性领导。
第四级领导者有着明晰而又有感召力的组织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是领导者的,还是被领导者的,是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本身就有激励和凝聚作用,它能够鼓舞全体成员努力奋斗,达成目标。
第四级领导者特别看重激励在整个领导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他运用各种手段、各种资源激发组织成员的激情和潜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第四级领导者不仅激励组织成员,更重要的是下功夫激励团队、激励整个组织的士气和能力。
5.“第五级领导”的出现。“第五级领导”并非一定要从“第一级领导”一步一步发展而来,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五级领导者必须具有其他四级领导者所拥有的核心能力。换言之,第五级领导者要像第一级领导者那样是一位优秀的员工,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应该像第二级领导者那样是一位起积极作用的团队成员,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应该像第三级领导者那样是一位出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该像第四级领导者那样是一位有效的激励者,是一位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领导者。
第五级领导者有着极为鲜明的特征:他既有很强的意志力,又有明显的谦虚性;既很固执,又很平和,形成了一种貌似矛盾的双重个性。第五级领导者追求的不是暂时的效率、近期的业绩,而是追求持久的发展,追求长远的目标。第五级领导者追求的不是一般的成功,而是追求卓越,追求超常规、超水平的发挥。
第五级领导者对专业、对本职工作、对组织目标特别专注,有着必胜的信念,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很显然,这种意志力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影响组织其他成员坚韧地去追求目标。
超强的意志力主要是对工作而言的,而突出的谦虚性则主要是对组织成员、对下属而言的。对事要专心,对人要诚心,二者的结合其实并没有什么内在的矛盾。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开阔一些,就会看到“第五级领导”的出现是与我们探讨的柔性领导相一致的。“第三级领导”是比较刚性的,“第四级领导”转向柔性,而“第五级领导”则是刚柔相济,尤其是柔性化方面更加突出。第五级领导者突出的谦虚性更说明了柔性化是大势所趋,柔性化已内化到领导者的个性和素质里面去了。
“第五级领导”的特点
1.突出的谦虚性
第五级领导者显著的特点是其突出的谦虚态度。在领导某一活动取得成功后,在激励下属时,第五级领导者常常把功劳归于他人,归功于下属,甚至归因于外部的偶然因素和好运气。而一般的领导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受流行的官场风气影响,通常都是把功劳归于自己的领导作用,归于自己的高超能力。在领导活动失败时,这些传统的领导者通常又会把责任推卸给下属,或者把失败的原因归诸外部的偶然因素和坏的运气。与此相反,第五级领导者在遇到领导活动失败时,总是把原因归于自己,归于内部因素,从而针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克服困难,反败为胜。
领导者的高谦虚性可以用“窗户”和“镜子”来进行比喻。第五级领导者在分享成就和论功行赏时总是朝窗子的外面看,寻找外面的人员,寻找外面的因素。他认为自己也许是无关紧要的,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组织内部所有成员的努力,离不开骨干分子的特别贡献,当然也离不开他人的协作帮助,离不开领导环境的有利作用,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条件。从窗子往外看,对领导活动的成败得失才看得客观全面,对组织成员的作用才看得恰如其分。从窗子往外看,领导者的眼光才远大,胸怀才开阔。第五级领导者在看成绩时往窗子外面看,但追究责任、反思错误时则总是往镜子里面看,从自身查找原因。他通常不会把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和因素,归因于偶然的坏运气,更不会轻易地把责任推给下属,推给别人。只有往镜子里面看才能看到自己能力的不足,看到自己的失误,看到内部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加以改进。
往窗子外面看成就,往镜子里面看责任,这是一种极为优秀的品质,是一种级为高超的领导艺术。借助领导归因理论进行分析,第五级领导者这样做,是意识到了被领导者在整个领导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了领导环境在整个领导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谦虚的领导者一定有崇高的威望,一定有很强的亲和力,一定能够赢得被领导者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同感。
2.超优的绩效
第五级领导者事业心极强,他们决心把组织的绩效从良好推向优异,追求卓越,追求超优的结果,追求长期的结果。这是“第五级领导”的又一突出特征。一切领导理论都是研究如何提高领导绩效的,而一切现实的领导活动更是千方百计地在提高领导绩效方面下工夫、想办法。第五级领导者在追求领导绩效方面通常用“超优决策”取代“最优决策”,所以他们比起一般的领导者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就更大。
3.超强的意志力
超强的意志力是第五级领导者的第三个突出特征。第五级领导者总是不怕任何挫折和任何困难,为了追求超优的目标和绩效,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超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表现出永不动摇的决心、坚毅与果敢,及时地行动,持久与忍耐,一直坚持到最后的胜利。第五级领导者不能容忍平庸,他常常会积聚能量,寻求突破。
第五级领导者就像一只巨大而又沉重的飞轮,它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运行。一开始,最初的推动力只能让轮子转一圈:后来,在持续的努力下,轮子转了两圈、三圈;再坚持,转了七圈、八圈。于是,轮子的势能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轮子达到突破点,这时候轮子的势能就开始发挥作用,它转得越来越快,谁也无法阻止它。
一个组织、一个部门要追求优异绩效就必须不断地下功夫,就必须持续努力。如果断断续续、走走停停,那么永远也达不到超优的目标。为了做到这一点,仅有领导者的超强意志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被领导者和全体组织成员的超强意志力。领导者的超强意志力肯定能够产生超强的影响力,激发出被领导者超强的意志力。因此,领导者要建立超高的目标、超高的标准,用超强的意志去激励全体员工。遇到困难时任何人都不能打退堂鼓,一旦制定了标准和规则,任何人都不能打折扣。只要有破釜沉舟,众志成城的气势,就容易取得骄人的业绩。
4.较强的前瞻性
第五级领导者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特征,那就是他始终如一的前瞻性。第五级领导者为了追求长远的绩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着眼于组织的发展,而不只是关心眼前,关心个人的利益。由于第五级领导者立足于组织的未来,他通常都会注意培养优秀的领导者,并在适当的时候让权于新的领导者。
领导者是服务员
第五级领导者突出的谦虚态度与超强的意志力的结合,形成了一种闪亮的领导特质。这也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代领导者的能力素质和角色定位。比如,政府的公务员、行政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作为公仆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具有谦恭的意识、谦逊的态度,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能力,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盛气凌人的领导者只能是主人,而不可能是公仆。公仆是没有权利、没有资格骄傲于人的。
现代的领导者要适当地培养自己的“自卑感”,培养自己的谦虚意识,要清醒地认识到只凭“自我感觉良好”,只凭手中那点权力,只凭夸夸其谈是混不下去的。新一代的知识型员工可能正在笑话你的不学无术,正在拿走你的“奶酪”,正在拒绝或替代你的领导和管理。
当然,作为一个现代领导者,只有谦卑的意识和谦逊的态度也是不够的,他必须同时具有超强的意志力,必须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具有第五级领导者的一切优秀素质,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才能扮演好公仆的角色。
传统的领导是外显的,而现代的领导则具有内隐的特点。计划经济时代的领导是外显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的领导则是内隐的。可以肯定的是,现代领导活动的另一大趋势就是由外显化向隐性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