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教学法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汉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联想、直观等手段来突破字形这个关键,达到识字的目的。
一、“字理识字”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认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基础。儿童在3岁时认人识物已成千上万,到入学前就更多了。尤其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儿童从生活、电视等渠道中接受的信息已远不是以前儿童可比的了。他们具有相当的生活经验,这有利于对一些简单问题的理解,为进行字理识字奠定了基础。
汉字学基础
汉字科学性的重要表现是其写意性。而其表意的功能就是建立在字理基础上的。写意的汉字来自于大自然与社会生活,是依靠联想产生的,构形组字有着严密的科学规律,为后人在识字时进行新的联想提供了极其充分的条件,正如科学家钱伟长所说:汉字的形态结构“是个联想系统”,“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本教学法正是主张充分发挥人的联想能力去揭示汉字的构字奥妙和形义关系,这就抓住了汉字的本质特点,使学生如掌握了密码一样易学。
心理学基础
儿童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本教学法使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联想,能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儿童理解和接受。同时,儿童在积极状态下学习,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记忆深刻。
另外,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字理识字注重对汉字形义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对字形的理解,减少了目前通行的对字形的机械识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是惊人的。大脑生理学证明,儿童机械记忆能力以零至三岁之间为最强,过了三岁便逐渐减退,而意义识记能力逐步增强。因此,在小学阶段增加识记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学基础
我国中小学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是直观性。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这一原则尤为重要。本教学法强调运用图片、幻灯、录像等手段把看来十分抽象的汉字变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故事,使这由点点画画组成的汉字不再枯燥无味,而变得形象生动、有声有色,从而优化教育效果。为此,直观性原则是本教学法的又一理论基础。
生理学基础
人的大脑有140亿个细胞,每个细胞可接受几千个脑细胞传来的信息,又可向其他几千个脑细胞传出信息,其间形成网络,相互联系协调;同时,人的记忆量可达15亿比特。这数字比脑神经细胞总数大1000倍以上,是数学电子计算机的100万倍。但是,据研究,人类脑细胞的使用程度仅其几分之一而已。可见,人的大脑还很有潜力可挖。
儿童7—8岁时脑重已达1400克左右,接近成人水平,此时,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细胞之间轴突和树突之间联系更加密集,出现了大量新的神经环路,随着大脑额叶的发育,儿童分析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强。因此,儿童在小学低年级认识2500汉字,掌握与此有关的更多的知识,其生理上完全能够承受的。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进行集中识字实验已有2年识字2500个的先例。
二、“字理识字”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1.符合汉字组成规律。
所谓字理,是指构字的理论依据,即汉字的组成规律。运用汉字的组成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是本教学法的根本点。在教学中要用公认的字理分析汉字,处理好两个关系:
(1)汉字形音义的关系。形音义是汉字的三要素,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字理识字就是通过对字理的分析,帮助学习者理解字义、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汉字与汉字的关系。汉字的数量很多。这些汉字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汉字与汉字之间关系紧密。教学中注意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以大大提高识字的效率。
2.符合教学规律。
字理识字是一种教学方法,与其它各种教学法一样,具有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学时要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循序渐进。这是指严格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掌握学科的系统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字理识字教学同样要遵循这条规律,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安排,汉字中的象形字(含部首)、指事字是最基本的字,会意字、形声字是由这些基本字合成的。教学时要先教基本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如下面的公式: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独体) (合体)
(2)直观性。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正确地运用直观教具,使用形象化语言。直观教具有自然物体、形象物体、象征性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等。
3.符合学习心理。
字理识字教学不仅要注意教师的教,更要注意学习者的学,学习者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其心理因素关系极大。
(1)形象思维。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大多十分抽象,看去仅是点点画画。如果就字教字,不利于发展学习者的形象思维。字理识字教学法要求把汉字的造字原理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等等,展现在学习者面前,引导学习者观察、思考,进行形象思维,然后抽象概括,使之对汉字形音义有较深的理解。
(2)理解记忆。理解识字依靠理解汉字形音义的关系,使新联系在旧联系基础上建立起来,并把新学的字纳入已学的知识系统之中,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样识记得快,也识记得牢。儿童的机械识记能力很强,在这基础上再增加理解识记就如虎添翼了。
(3)知识迁移。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象形字、指事字的造字原理,就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会意字、形声字的学习中,推及它们的字理,既好又快地学习汉字。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字理识字教学是在语言学、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指导下进行的。在运用这些理论时,一定要与实际紧密结合。要注意汉字演变、发展的实际,实习者身心、生活、阅历(年龄、年级)的实际,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的实际,做到:
1.重在实用。
字理识字教学是把文字学中一些实用性强的理论和材料引进识字教学中来,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而不是讲授文字学。因此,必须注重实用性。
(1)选择运用字理。我们要选择科学性强又最容易被学习者接受的解释方法进行教学。
(2)认读不用古音。由于语言的发展,许多汉字偏旁的读音古今有别。为方便初学者学习,一般不教古音。如“厂”,古读hàn,我们不必让学生知道,只教chǎng就是。
(3)合理解析简化字。当今许多汉字已经简化,如何运用汉字的字理来分析简化字是继承与发展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简化字中一部分是按形声规律简化的,如“构”,是“構”的简体,右部的勾表音。这样的字好教,不是按这种规律简化的字怎么办呢,我们认为,可以找出简体与繁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文字学家运用的方法和研究成果迁移到简化字的解析中去,在实质上取得一致。
2.重在实效。
分析字理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要重实效,不要为分析字理而分析字理。要做到这点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从字理分析的面来看,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适应其年龄和知识水平,适应其接受能力。汉字字字有理,但不是非得每个字都教字理不可。字理一时难讲的可不讲,让学生在语文环境中学会。
从字理分析的度来看,分析字理要以学习者能够理解为度。一般不宜采用文字学、训估学的名词术语,不讲繁琐冗长的考据和理论。只讲某字象什么形,不讲某字是象形字;引导学生去领会字义,而不讲某字是会意字;更不要让学生去归纳哪些是象形字、哪些是指事字。对字理要分析得不深不浅,恰到好处。不是讲得越深越细越好。
另外,对字理不背不考。重在实效,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处理好繁简关系。由于简体字产生的复杂性,在给简体字析理时,一部分要与繁体联系起来分析,一部分则不必联系起来分析。究竟如何确定呢?这就要看繁体的出现是否有利于简体字理的分析。
三、字理识字教学解析字理的基本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是由教师把表现字理的实物或直观教具陈示给学生看,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从而理解汉字的构形原理。这种方法多用于教学象形字、指事字和部分会意字。
演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所用的教具,可分为实物、标本和模型的演示;图片、照片的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的演示。另外还有教师的动作、体态语等等。
采用演示教学,一般要求演示出楷体汉字的形成过程。如教“石”字,可先展示画有山石的图画,再出示篆体“石”字,最后出示楷体“石”字,这就把楷体“石”字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展示出来了,揭示了“石”字象石头形的原理。
2.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对汉字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联想,进而理解字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多适用于会意字和形声字。
使用讲授法,要求教者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叙述和描绘汉字的组成原理。如教“取”字,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先民在战争中割下敌人耳朵以记战功的历史作法,从而理解“取”字由“耳”和“又”组成的道理。
使用讲授法对小学生进行字理分析时,要尽量增强故事性,尽量与电视、小人书中的镜头和画面挂起钩来,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发展形象思维。
3.讨论法。
讨论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理解汉字的组成原理和方法。这种方法多适用于会意字、形声字等。
使用讨论法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白、具体,面向全体学生。
讨论法常常与讲授法、演示法同时使用。
标签:汉字演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