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总结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对护理方法的选择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神经、运动、心理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干预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护理时增加康复护理,可以改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护理
脑卒中发病后经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是患者苏醒后,会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致残性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经济负担[1]。本文研究脑卒中患者术后护理时增加康复护理内容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1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对护理方法的选择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来院后进行颅脑CT和(或)MRI诊断,与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相符合后确诊为脑卒中,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研究组: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5.3±1.0)岁,对照组: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6.1±1.2)岁。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按时用药、接受检查,密切监控患者病情和生命指标,解答患者家属疑问。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内容。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翻身、口腔鼻腔分泌物擦拭,观察导尿管液体颜色、量,告知家属保证导管通畅、防止滑脱方法,指导患者清洁口腔。根据患者病情安排患者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关节、行走、肢体自主运动、语言表达等。
1.3 观察指标[2]
神经功能评分使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肢体活动能力评分使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ug-Meyer),满分45分,得分越高表明活动能力越完善、神经健全程度与得分表示相反。心理状态评分使用焦虑、抑郁量表(SDS、SAS),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症状越强。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继发感染、肌肉痉挛、尿管阻塞。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属于回顾性分析法,所有实验结果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记录并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记录并进行χ2检验。计算结果中,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运动及心理量表评分统计
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前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后,干预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s,分)
2.2 并发症情况统计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3.7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干预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脑血管疾病医学专业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关注该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突发性循环障碍,根据发病原因可分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两种,临床常见缺血性脑卒中类型。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该病的致死率,但是常规手术治疗后,该病致残率有明显升高趋势。有研究指出[3],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后,积极采取康复措施是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的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脑卒中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利于改善肢体循环和身体总的血液循环、促进语言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减轻患者后续经济负担也有利。
本文回顾性研究了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术后患者预后效果的作用,得出: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后,干预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干预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康复护理是指采取有效护理方式保证临床治疗效果,达到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的护理目的。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信任,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恐惧,丧失生活信心,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讲述康复病例,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术后药物治疗和护理,指导患者家属对偏瘫侧肢体加强按摩、指导患者翻身、深呼吸、咳痰等动作,降低坠积性肺炎、褥疮发生率。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下床活动,训练行走、下蹲、手臂抬高等动作。通过早期、专业的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反射恢复和降低患侧肌肉萎缩,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利于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肖爱华.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3):69-70.
[2]胡美玲. 延续护理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疗,2017,36(6):154-156.
[3]梁惠萍.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237-238.
论文作者:王美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肢体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