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264670
摘 要:德育教育是树立学生正确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其对于学生学会做人,进一步学会做学问,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小学语文教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理想环境,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更可以促进德育教育,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枯燥无味、成果低下的局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渗透 德育
人们说“文以载道”,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传授德育教育,而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思想教育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语文学科由于其学科的性质特点,更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把人比作一部汽车,智力和能力如同发动机,而个人品德如同刹车和方向盘,没有良好的发动机就不是好汽车,没有良好的方向盘和刹车,发动机越好越可怕。”
由此可见,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二者之间应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剖析重点词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集工具性、知识性和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过程中,按照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观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在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完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突出的感觉?生:桂林的山水写得太美了。
师:是写得太美了吗?生:桂林的山美、水美,作者又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了。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几个描写桂林山水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出来,齐读,感受。
师:对,是桂林的风景美,作者又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了。可以说风景美如画,使我们没有去过桂林的人,读完以后好像已经见到了。这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生:身临其境。
师:对。你们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那么美丽的景色,又用这么美的语言写了来,表达了他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生:表达了他热爱桂林的感情。
师:仅仅是热爱这桂林吗?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作者一看到这么好的山水,一定会觉得我们的祖国太美了。
师:你们呢?生:我们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而美丽的祖国。
这里,通过片段设计6个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美——风景美——语言美——热爱桂林——热爱祖国——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思想迅速升华的过程,体现了语文教育中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和谐美。
二、朗读重点词句,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语句优美、内容生动的写景抒情的文章,它们真实描绘了自然和生活的场景,为小学生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灿烂的天地。对这类文章,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着重抓好重点语句、段落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作者创设的情境中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第一朵杏花》一文中“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两句话都说明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研究物候变化规律中观察杏花的精确、细致,对待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课文时,从这两句话中引导学生要学习竺可桢爷爷对待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教育学生在对待自己的学习上以及做每一件事情上,就要像竺可桢爷爷一样做到一丝不苟,精确、细致,绝不能粗心大意,从小就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打好基础。
“文章的语言总是表达特定的感情。”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揣摩与品味”的方法,强化语感训练,挖掘语句的含义,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品味及思想内涵,从而达到提高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如:《人类的“老师”》一文,在课文结尾时的“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一句话,说明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都是值得我们去热爱的,老师是教给我们知识的人,自然界的生物只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它也是教给我们知识的,教师在教学时,就要从中去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的良好意识,培养起积极的学习情绪。
三、诵读重点段落,渗透德育教育
文章的重点段落是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学时必须注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得到启示和教育,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小学语文教材里有很多语句优美、内容生动的段落,它们真实描绘了自然和生活的场景,为小学生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绚丽灿烂的天地。
如:教学《海上日出》,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三种不同的读法来领悟、渗透德育。
1.浏览法。要求学生迅速浏览一遍课文,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学习小组里读给同学们听。
2.默读法。要求学生用笔勾出说明海上日出时雄伟、美丽、奇特的语句,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订正,并要求学生找出“日出时”、“日穿云”、“日出云”的几个词语或句子,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作代表向老师朗读汇报。
3.朗读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日出时的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感知、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情绪受到强烈的感染,领略到海上日出时的雄伟、奇特的美景。这时,如果老师再利用多媒体辅助,如投影片,让同学们观看保护环境的画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与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发生共鸣,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挥了文本教材的德育和美育的功能。
四、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种情境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文章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要做到这点,离不开生活情境再现,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体验文章的情境,受到思想教育。
1.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插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插图配以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
2.利用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利用这些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通过《诚实的孩子》中的故事,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通过《幸福是什么》中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幸福,体验生活中的幸福,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通过《三个儿子》中的故事,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父母的不易,体验到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体贴关心父母是自己应该做的,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是一种美德。
3.在朗读学习中进行德育教育。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我们应该知道。其实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时不需要教师说多少,讲多少。教师只要把有关素材找出来,引导学生不断朗读,学生就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受到德育教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朗读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佳作,使学生体验到祖国文学的音韵美,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情致美,思想的高尚美,以此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通过有效措施,挖掘文章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是与非,善与恶,不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得到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
[2]方烈文《韩愈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参。
论文作者:林少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德育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课文论文; 作者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