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州医院 415500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光照联合茵栀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7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91 %。显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30,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茵栀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光照;新生儿;黄疸;效果
通过对近年病理性黄疸的发病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发现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其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另外生理性黄疸的患者也存在,但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接受临床治疗,随着新生儿日龄的不断增加,生理性黄疸会逐渐消失。但病理性黄疸,需要接受相应的临床治疗[2]。本组试验主要对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光照在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诊的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将其作为本组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诊断,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男58例,女34例。将92例患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的日龄为(1—41)天,平均日龄为(26.38±2.16)天,对照组患者的日龄为(1—40)天,平均日龄为(25.79±2.14)天。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对本组试验的整个研究过程及目的有全面的了解。
1.2 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箱里接受蓝光治疗,五根20031vr20BT灯管,使患儿与单面照管的距离控制为40 cm,治疗前将患儿阴部、双眼盖住。光照8 h后,停止16 h,定时翻身,连续接受1周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茵栀黄颗粒治疗,每天1.0 g。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温水送服,每次105 mg,两组患者均接受1周的治疗。
1.3 临床疗效判定[3]
对本组试验患者的临床治疗症状进行观察,根据实验室指标制定相应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具体情况如下。
治愈:患者的皮肤黏膜黄染全部消退,且没有复发,患者足月后血清胆红素<85 μmol/L。接受临床治疗后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
有效:患者的皮肤黏膜黄染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患者足月后血清胆红素高于85 μmol/L,且低于221 μmol/L,同样没有并发症。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的现象。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新生儿黄疸患者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卡方(X2)检验以率(n/%)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选用(t)检验(±s)形式的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47 %)较高,与对照组(73.91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30,P<0.05),见表 1。
3 讨论
生理性黄疸主要指婴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逐渐升高,达到86μmol/L(5mg/dl),甚至更高,并在2周内可自然消失[4-5]。对于生理性黄疸轻者,面颈部可呈现出浅黄色,也可波及全身,一般在3天左右自行后消退,在一周内皮色已经恢复正常,对于严重的生理性黄疸患者,其特征从头、足并遍及全身,通过对其呕吐物及脑脊液进行研究,其也有黄染,个别严重者可4周,尿中无胆红素。但要提高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6]。病理性黄疸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需要提高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当前小儿黄疸临床治疗过程中,光照疗法的应用效果较好,深受广大患者家属的认可。在本组试验中,两组患者均接受光照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接受茵栀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茵栀黄是属于一种比较传统的退黄药,可有效利湿退黄。通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加快胆红素排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30,P<0.05),观察组患者经皮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光照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艳,郑意楠.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6(21):2480-2483.
[2]兰平.茵栀黄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0(24):3340-3341.
[3]王建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4(21):3391-3392.
[4]张赤,刘汉楚,吴宁,彭奕,邱梅.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1,38(16):1482-1483.
[5]黄晓菱,向志云.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合并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14(03):37-38.
[6]李洪学,巩彦民.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25(03):395-396.
论文作者:王连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黄疸论文; 患者论文; 杆菌论文; 新生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胆红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