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我国的建筑工程事业也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其中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更是建筑工程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绿色建筑技术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水平,改善建筑环境,而且还会保障工程质量,促进建筑工程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
引言
绿色环保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已成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顺应时代经济建筑业的发展要求,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优化和结合相应建筑技术,进而实现绿色环保的低消耗发展要求。
1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中的意义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得到飞速发展同时,能源损耗、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我国绿色建筑政策的不断推进下,将会对城市未来发展与规划带来全新的方向。从国务院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来看,要求在城镇化建筑设计及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在实际进行建筑施工中,要求严格落实建筑建设节能标准,遵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引导,从而保证城镇建筑物建设均能给够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对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来说,其不仅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及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还包括针对再生能源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在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只有不断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发展与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实现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结合,在建筑建设中融入绿色建筑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将绿色建筑技术纳入城市建筑总体规划中,才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各种违法、资源浪费、破坏问题的发生,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2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探讨
2.1坚持绿色设计理念
据有关数据统计,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约有一半的资源用在了建筑活动上,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总量之中,又大约有一半的垃圾是建筑垃圾。因此在建筑领域中,将绿色环保节能技术引入建筑设计中,并在建设设计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绿色建筑在设计中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当前的建筑来讲,在实际的建设当中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对于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施工中,就需要加强对绿色建筑理念的遵循,对所存在的问题合理的改进,以此使得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另外,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建筑寿命周期的重视,对每一个环节加强重视。例如,做好建筑的前期调研以及方案设计和施工等。其次,设计人员需要对周边环境加强重视,需要和当地的气候等要素进行结合起来设计,以此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对绿色建筑设计中还需要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并且对资源合理应用,以此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2.2建筑设计与气候相适应性方面
对各类建筑的文化、功能及气候相适应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建筑的气候相适应性是绿色建筑的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在进行该方面工作时,在对不同的绿色建筑的分析基础上再对不一样的气候区的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建筑的创新和发展都有建筑的基本特性。譬如,像室内外环境、结构形式、空间和功能、经济投入、地域面貌等,反应出舒适、美观、经济、安全等性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性。建筑的外观是地域性建筑对外的最直观的表现,它需要顺应自然条件如气候、地貌、地形等,并依照人的审美、文化传统和习俗等要求用于建筑上,其功能是满足人们生活工作需求,其人工环境给人体带来最直接的感受,建筑功能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也会导致能源和资源利用方面的差异。同时,建筑的经济性是选择建筑技术与材料的衡量标准的决定因素,在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这一影响因素起着决定性的用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建筑设计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是当前乃至很长一个时期里各类建筑都需要和必要面对解决的困难之一,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业是眼下亟待完成的。
2.3优化与结合建筑形态及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通常采用量化分析方法,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计算模拟分析方法统计建筑中能耗数据,进而对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进行优化。基于定量化分析技术开展相关设计工作,优化与结合建筑形态及节能设计。使绿色建筑实现精细化,采用量化分析技术控制能耗,实现绿色建筑低污染、低消耗的目标。
2.4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在对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应用,比如,在对太阳能的应用中,就能够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并且还能够降低能源消耗中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太阳能可再生资源开发应用中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太阳能空调以及热水器和电池。另外,在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中,还有对浅层地热的合理应用,这主要应用在空气调节系统、地埋管换热以及地下地表水的换热中。所以,在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对建筑的土壤情况加强思考,选择合理的节能设施。
2.5采光遮阳与建筑设计
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著名建筑师弗赖•奥托通过对肥皂膜受力进行相应研究,发明了一种张拉膜结构,所谓张拉膜结构即是通过孔与膜的组合,形成的一种单体结构,该单体结构没有内部张力,由多种高强度的薄膜材料及多种加强构建组成的一种建筑结构,该结构通过一定方式,使张拉膜结构内部产生一定预张应力形成一种空间形状,并能够承受一定外部空间荷载,在体育馆、大型商场及交通服务设施一些大跨度的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德国的斯图加特火车站为例,(如图三所示),该建筑便充分利用了张拉膜结构,有效实现了自然采光,与此同时,火车站本身空间就比较大,对于采光要求一般都比较高,较高,张拉膜结构即是通过钢柱、钢索等轻质结构构成一个支撑骨架,并在相应支撑骨架之上覆盖透明的高强度薄膜材料,其整体重量只是传统建筑材料的1/30,并且该结构有效克服了传统建筑在大跨度建筑上所遭遇的困难,拥有巨大的可视空间,采光性能更加优良,还能够有效的节约大量建筑材料,整体建筑设计轻巧自由,并给且稳定较高,建设较为简单,安全性更好,有效实现了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的结合。
2.6建筑围护结构与智能化系统
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视觉效果也在不断提升,在建筑外围结构中对透明玻璃的应用已经非常的普遍,然而从节能型角度来思考,采用透明玻璃使得外围结构降低,尽管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将室内的采光效果提升,在冬季也能够将室内的温度增加。然而,在夏季,由于当前技术发现的限制,透明玻璃自身的隔热性能不是很好,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对于空调系统产生很大的负荷压力,从而使得能源损耗加大。
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是先进工业领域的主要体现,也是我国对于可持续发展重视的体现。对现代绿色建筑的判断标准增加了对于气候、生态、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性能等。目前的许多绿色建筑中,过于重视新技术的发展,昂贵建材的使用,而忽略了绿色建筑的核心意义。绿色建筑是为了给居民提供更加舒适服务的前提下,降低能耗,降低对于环境的伤害程度,将建筑主体更加适宜的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这也是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参考文献
[1]荆可歆.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建筑设计管理,2016(3):92~96.
[2]王亚平.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科研,2016(7):00226.
[3]孙磊,程良.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23):235.
[4]郑凯竞.超高层城市综合体绿色建筑技术与设计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
论文作者:蒋亚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结构论文; 气候论文; 采光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