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研究_项目组织论文

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研究_项目组织论文

非政府组织对农村发展作用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作用论文,农村论文,组织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19世纪非政府组织就已经存在,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引起世人的瞩目,尤其是9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积极活跃于全球和地区事务中,成为社会发展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绝大多数活动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拥有巨大潜力。本文探讨的是非政府组织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扶贫与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与对策建议。

一、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1965年时全国性和地区性的社会团体总共不到6100个,而1996年则有了201800多个。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有两类组成,一类是社会团体,包括基金会、学会、商会、研究会、行业协会等;另一类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包括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职业培训中心等机构。非政府组织主要为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产品与服务,如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农村教育,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参与扶贫活动,保护农村环境等。农村发展是非政府组织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但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非政府组织体系。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从1996年开始,国务院根据1989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做出了修订该条例、补充新内容的决定。1998年颁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级管理暂行条例》和修订后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确定了非政府组织由登记管理机构与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管理机制,为中国民间组织逐步向规范化、法制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法规基础。1998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民间非政府组织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了“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举”的方针,坚持“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完善立法、规范发展”的原则,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政府对于非政府组织管理的基本思路。

非政府组织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非政府组织与民众联系密切,是联系国家和市场的重要中介纽带,并使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或解决;其次,非政府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能够提高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是公民展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舞台;再次,非政府组织以一套相对独立的价值体系支撑,能较好地表现社会正义和社会和谐,有助于社会整合和社会的稳定;最后,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非政府组织将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和基本需要满足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非常活跃,它们向发展中国家输送资金、食品等援助资源,派出专人运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在当地从事各种发展活动。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有着较长久的发展历史,它们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数量不断增多,服务的地区不断拓展,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服务的方式也日益多样灵活。20世纪90年代,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异常活跃。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一些贫困落后地区从事一些农业和农村发展项目,对中国农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项目所在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非政府组织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

1.国内非政府组织与农村社会发展

城市拥有相当数量的承担行业规范、协调、管理和监督职能的非政府组织,而致力于农村发展的非政府组织却为数很少,主要是农会组织、农业合作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农工商综合体、扶贫救困的民间慈善组织,随着非政府组织实力的不断增强,它们将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不少非政府组织逐步开始关注“三农”问题,研究了导致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的原因,开展了不少有益的活动,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推动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在农村发挥作用的更多的是一些公益性非政府组织以及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尤其是一些基金会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爱德基金会和中国青年基金会为例。据统计,截止1999年,爱德为贫困地区捐资兴建的饮水项目就达461个,灌溉站71所,种植林木23万余亩,开展各类农村培训35000人次,资助失学儿童25300人次,爱德农村发展项目直接受益者达134万人。[1]同样截止1999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实施的希望工程,从海外募集了17.8亿元人民币基金,救助了220.9万居住在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修建了7548所希望小学,培训了大批乡村教师。希望工程激发了社会对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视,推动了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项权威调查显示,中国青年基金会每支出100元,就有89.9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有87.7元从发达地区转到贫困地区,有88.2元从中高收入阶层转移到低收入阶层,有36.7元从海外转移到中国的贫困地区。[2]爱德基金会和中国青年基金会在农村扶贫和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成就充分表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有能力为我国的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公益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2.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农村社会的发展

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具备较好的制度条件,其中包括:公/私界限较清晰的划分使社会力量得到了良好的发育,智识群体在社会福利事业中的广泛介入和参与,自下而上的民间自助组织和社会运动的发展以及国家在社会生活领域中有意识的“功能让渡”。[3]因此,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较为成熟,各项机制也较为完备,这使得它们有更多的经验、精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跨国界的援助中去,中国就是一个世界援助的广阔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实施和完成了很多项目。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广泛的国际援助的存在,而非政府组织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以美国国际小母牛项目为例,它是一个致力于乡村发展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早在1947年小母牛组织就通过联合国救济总署向中国赠送了首批奶牛。1985年小母牛项目重返中国,帮助四川一些农户提高生产水平,增加家庭收入。到目前为止,小母牛项目在中国的项目总数已达31个,覆盖中国9个省,大多在一些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截至1998年底,总计有7个民族的15383个农户获得项目提供的种类丰富的畜禽,农户还获得了相关的技术培训。[4]这是外国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成功致力于农村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国农村发展需要大量的以农村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国内非政府组织,也需要公益型的、以促进农村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农业和农村也应该对外开放,包括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对外开放,往往这种促进农村发展的成本是最低的,有利于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促进农村的发展。

三、非政府组织对农村社会作用发挥的对策研究

1.健全非政府组织的筹资体系,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作用的发挥提供资金支持

中国非政府组织一直以来缺乏健全的民间金融支持体系,不少非政府组织离开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发展就会缺乏可持续性。美国基金会的资金约80%来自个人捐助,因此,有必要激发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心,扩大个人捐赠面。对于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支持的企业,国家应通过立法给予其税收上的优惠,创造条件促使企业捐助成为一种习惯。对于非政府组织筹集的资金应该通过一些金融机构和合法渠道使其安全、合法、及时增值。另外,非政府组织应该开辟一条开展国际合作、获取国外援助资金的新渠道。以爱德基金会为例,其99%的资金来自海外,以关注社会热点的爱心项目筹集资金,并通过爱心项目扩大自己的支持群体。“三农”问题是中国的热点问题之一,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农民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农业是弱势产业;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是弱势地区。因此,“三农”问题是非政府组织造福社会、筹集资金的很好的项目选题,非政府组织应该积极唤起国内外企业、个人和政府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关注。关注“三农”问题是非政府组织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也是其展示自身价值的重要舞台。非政府组织应该在有关“三农”问题的爱心项目中不断扩大支持群,争取更多的资金、物资援助,争取受惠者的积极回应,争取组织工作人员更大的积极性。

2.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作用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非政府组织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条件。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非政府组织的成立、注册、活动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查处非法组织及非法活动,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更好地发挥作用创造有利的法制环境。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需要税收、医疗保险、财务、工资福利等方面政策的扶持。政府应尊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有限度地帮助非政府组织解决在成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政府应该帮助非政府组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使其避免盲目无序发展,在农村尤其要增加公益性非政府组织以及关注当地经济与人民生活的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3.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内部建设,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作用的发挥提供内部支持

非政府组织应注意广泛吸纳社会智识群体的参与,重视社会精英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尤其是在智识因素非常缺乏的农村社会,更需要智识群体的帮助与引导,这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表现。“为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扼守社会公正和平等的伦理准则,‘第三部门’作为一种参与公民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实践和制衡国家权力过度扩张的制度设置,仍必须通过智识群体的参与和影响,只有这样,建设真正的道德社区才可能成为现实……”[5]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还需要有较为完备的经济安全、社会地位与职业声誉。除此之外,非政府组织还应该注意信息和经验的积累,合理规划组织的发展目标,科学使用有限的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回应迫切需要的能力和财政上的可支付能力。非政府组织还应找准发展重点,有重点地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增强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调节的能力。只有拥有健全的、健康的内部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一系列公益事业,尤其是有关农村发展的公益事业中的作用。

4.加强非政府组织之间的联系,为非政府组织在农村作用的发挥提供协同支持

大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在一个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枢纽的作用。就国际发展的大环境而言,要发挥大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的枢纽作用,加强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以及外国的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向它们提供有关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的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引起和增强它们的兴趣,尤其是对于中国“三农”问题的关注,以此寻求获得资助与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借鉴外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本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就国内环境而言,较大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应同国内各地同类性质的其他较小的非政府组织保持联系,形成全国性的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并提供帮助与指导。通过办国际会议、研究班、讲习班的形式,增强非政府组织之间横向的信息和经验交流,增强非政府组织在促进农村发展过程中协同一致的能力,集中优势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保证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也保证其为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非政府组织要持久发展,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必须拥有专业水准和财政上的自主权。近几年来,非政府组织数量不断增多,政府逐步地注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并引导其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向发展。随着政府理念的逐步开放和全球化的影响,“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发展还会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标签:;  ;  ;  

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研究_项目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