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刘楠

浅谈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刘楠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 江苏常州 213200

【摘 要】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人们长期同疾病作斗争而得出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为中国人民的卫生保健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千年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医学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之近代以来西方医学的冲击使中医面临着艰难的生存环境,因此中医需要传承;中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了千年,而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科技迅速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中医文化要满足现代人对医疗保健的新需求,就必须要与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的发展相适应,以人为本,以科学为依据,因此中医文化需要创新。

【关键词】中医文化;传承;创新

中医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历代医家长期的医疗实践与不断的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1 中医文化

1.1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发展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体现医院整体风貌、诊疗技术水平、服务理念、人员素质、管理特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是在体现医院文化总体特征的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体现中医核心价值,彰显中医文化力量的新兴的特色文化【1】。

1.2 中医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病辨证施治,强调整体,因时、因人、因地,一人一方,一时一方;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标本兼治【2】。中医更注重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并贯穿在病因考查、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各个环节中,强调要“顺四时而适寒暑”。

1.3中医药学是中医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其核心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充分体现中医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谦”的道德要求【3】。在中医药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越来越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生存环境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变化,以及化学合成药物产生的药源性疾病,“崇尚自认、返璞归真”已成为全球强烈的呼声。

1.4中医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是重要的历史文化,但是中医文化仍面临很多问题。中医医疗机构逐渐西化;中医人才匮乏,科研水准不高;中医药药材质量不稳定、低水平重复等问题【4】。这说明中医文化不仅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要与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的发展相适应,不断满足现代人对医疗保健的新需求。

2中医文化的传承

2.1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念

中医作为一门有理有据且有用的学科,是符合科学的,其具有的是独特的中国科学思维。而中医人传承的难点和关键点就在于能否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

无数前辈学者在谈到中医传承的问题时无一例外地会强调中医思维的培养。中医思维正是中医科学观的意识思维体现。没有形成正确的中医科学观念,造成越来越多的中医学子对于中医学理论的掌握仅限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使越来越多的中医从业人员在诊断疾患和处判针药的过程中,因为不会运用中医思维而走上了“过分的依赖医学检验结果”和“机械刻板的依据病名开药”的不归路,大大有悖于中医的根本理念。

2.2把握三种经验的学习积累

经验是中医这门学科得以延续和传承的重要保证。生活中人们常以“名老中医”为尊,而国家评判名医的标准之一是“行医30年以上”,国医大师的标准之一是“55年以上的临证经历”,这一切都在强调经验对于中医传承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1古圣先贤的经验

这一部分经验就存在于浩若烟海的中医典籍之中,作为中医学子应当大量反复地阅读中医典籍,中医作为一门“以人为本”的医学,没有包治百病神方,有的是诸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典型案例;没有“一是一、二是二”的绝对真理,有的只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灵活方法。

2.2.2当代名医名师的经验

跟名师是经验传承的关键环节,名医名师在临床上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对于中医典籍也有着独到成熟的见解看法,笔者常说“医者之意是中医传承最难把握的关键”,而名医名师通过口传心授,对学生在医书和临床上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是弥足珍贵的,可以说学习名医名师的经验是跨越书本和实践所遇难题的捷径。

2.2.3自己个人的经验

古人常言“知行合一”,今人亦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己在不断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反复复临床”,从而将在中医典籍中学习到的古人经验和跟名医名师学到的经验在临床中得到验证,最终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经验,才标志着一个中医基本完整地完成了传承阶段。

“读经典、跟名师、反复临床”代表的不是三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三种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其相互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医传承的完整基础,荀子《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打好三种经验的基础是中医传人能够传承的扎实保障。

3 中医文化的创新

3.1夯实中医院的中医文化基础,不断扩大中医的覆盖面和影响

夯实中医药工作者的中医文化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文化活动,培养和深化中医院内工作人员的中医理念。如定期举办中医典籍课程班和学术研讨会,对青年中医临床医师实施规范化培训;深入研习中医经典著作,强化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定期举办西医学中医课程班,给西医医技人员讲授中医基础知识,使西医人员在掌握西医诊疗技术的同时能够运用中医知识进行常规的中医临床技能操作;建立医院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面向医院内外征集素材,定期发行和出版分别面向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中医药文化报刊,尤其注重向患者宣传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利用各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宣传中医药知识,扩大中医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服务的需求。

3.2新型中医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中医的人文关怀

中医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需求,立足于当前的国际环境,即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中医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现代中医需要培养一代新型中医,这些新型中医指的不是指知道看病救人,而是有文化需求、心理需求、发展需求的人【5】。时代发展,中医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所以中医文化要适应时代的潮流,加强人文关怀。

3.3突出中医文化环境建设

医院环境反映的是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在突出具有传统特色的外在形象和内部环境上做好文章,加快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绿化美化,在内部环境设计上统一色调,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创造一种干净整洁舒适的就医条件,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6】。如:充分利用大厅、走廊、候诊 区、诊室等区域,悬挂古代医家的画像,悬挂中国书法和装裱的古医训、古医德的字画、镜匾等;充分利用医院的宣传栏、墙报、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 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在醒目位置竖立华佗等古代名医雕像,修建适宜休闲、寓观赏、教育为一体的中医文化长廊。

中医文化是博大精深、人类的巨大财富,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中医人的责任和使命,还是时代的需求,中医文化已经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中医文化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大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司富春,高燕,宋雪洁等.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J].中医研研究2012,25(11):1-3.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2.11.001.

[2] 艾万里,李梅.浅谈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新疆中医药,2016,34(2):52-53.

[3] 邵金凤.传承中医药文化打造现代化中医院文化品牌[J].现代医院,2016,16(4):580-582.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6.04.039.

[4] 张志琴.中医药文化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C].//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75-76.

[5] 尹庄.医院改革中的文化建设与创新[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3-5.DOI:10.11954/ytctyy.201613002.

[6] 艾万里,李梅.加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重在突出中医药特色[J].新疆中医药,2016,34(3):77-78.

论文作者:刘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论文_刘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