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医医院 针灸三病区 7100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患者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上肢肌力与下肢肌力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康复;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特选择我院9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患者45例。观察组45例患者中,女18例,男27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0.8±1.2)岁;左侧偏瘫19例,右侧偏瘫26例。对照组45例患者中,女20例,男25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50.5±1.5)岁;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24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日常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康复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具体措施有:①中医艾灸:搭配艾灸法护理,选择患者的血海、足三里以及涌泉等穴位进行艾灸,每天进行一次,二便失禁患者则增加关元穴、气海穴以及神阙穴等,以此针灸20~30min。②穴位推拿:为患者进行穴位推拿,依据推拿手法对患者的阳陵泉、合谷、太冲、关元、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手三里以及曲池等穴位予以刺激,疏通每个经络,每天按压穴位2h,并且配合推拿手法予以静脉疏通,并应用一指弹等按摩手法,一天操作1~2次,每次维持10min左右。③拔罐治疗:依据医嘱选择患者臂臑、华佗夹脊以及梁丘等穴位进行拔罐治疗,治疗以患者皮肤潮红为止,每隔一天拔罐一次,一次维持5~10min。④耳穴贴压:遵照医嘱选择患者大肠、小肠、胃以及脾等主穴,交感穴与神门穴等配穴,为患者及家属亲自示范穴位按压,并嘱其熟练掌握,一天按压3~5次,一次维持2min,以患者感觉到发热为宜。
1.3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应用Lovett6评分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上肢肌力与下肢肌力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18.0处理数据,用(%)和(±s)显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用x2和t检验;对比有无显著差异以P<0.05为据。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上肢肌力与下肢肌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力与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卒中又叫做脑血管意外,属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先天缺陷、多度劳累以及情绪过激等原因造成脑血液循环障碍发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半身不遂以及口眼歪斜等表现,严重时可能造成患者残疾[1]。为了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我院开始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康复护理。中医康复护理重视调畅阴阳,通过伸展、弯曲以及收放膝盖、髋部、脚踝、肘部以及手指等康复运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长期瘫痪导致的血流不畅;定时按摩患者足三里、手三里、曲池、合谷、肩前以及血海等穴位,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酸痛,疏通经络,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为患者的足三里、肩前以及血海等穴位予以艾灸治疗,能够缓解因痉挛造成的肌张力缺陷症状[2]。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其能通过按摩穴位达到疏通经络与改善酸痛的效果,通过针灸可以达到改善痉挛和调节阴阳的效果[3]。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后上肢肌力与下肢肌力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结果表明,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桂云,徐涛容,赖春进.中医优质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1(14):152-153.
[2]罗琴.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7,12(13):216-217.
[3]陈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J].医药前沿,2017,11(22):14-15.
论文作者:薛萌,王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患者论文; 穴位论文; 脑卒中论文; 肢体论文; 中医论文; 功能论文; 肌力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