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_教育论文

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_教育论文

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视角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09)04-0010-03

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价值维度

基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与现状,各级政府和教育工作者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重点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正因为如此,切实解决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成为现阶段实现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基本要义。然而,关注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绝不能仅仅只是把眼光盯在农村中小学上,而应当同时注意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这是因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意蕴,并从多层面影响和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农村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1]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内涵,在我国现阶段,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教育平等,保障教育公平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和举措。首先,职业教育的兴起本身就具有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蕴。在中国近代社会,一批先进的教育工作者为使广大的劳苦大众能够平等地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进而通过职业教育得以改善自身的生活境况,他们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兴办职业教育机构,这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兴起的根本动因之一。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振兴中国农村、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为宗旨的乡村教育运动,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和内涵,就是把平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从教育学的意义考察,作为乡村教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实践探索,是一种立足于中国社会及教育发展的现实所进行的关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尝试。在当时那场规模空前的乡村教育运动中,黄炎培、陶行知、晏阳初等是最为著名的理论倡导者和实践先导者,其中尤以陶行知的思想理念与实践最具有实现教育公平发展和均衡发展的意蕴。

其次,在我国现阶段,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与目标。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下,农村职业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上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现状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距离。一方面,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农村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随着教育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农民群众的教育观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对于职业教育有了更多的认同;但是,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发展缓慢,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较差,这种现状严重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合理分流。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办学形式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弊端和局限性,使之很难适应和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农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从教育内涵方面看,目前,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都把重心放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而以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以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为主要对象的乡村职业教育仍然严重滞后。在现行农村职业教育畸形发展的格局下,办在县级城市(含县城)以上的、以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内容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并形成了相应的办学规模;而扎根于农村乡镇,以服务“三农”、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为宗旨的农村职业教育,则发展依然艰难,推进十分迟缓。这种教育现状所造成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它导致了广大农村教育结构及其发展失衡,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教育事实上的不平等。特别是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而导致农村教育分流不畅,使得一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经济、文化方面的处境不利以及学业失败等原因而辍学的青少年,失去了继续学习或重新学习的机会。

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充分、有效的发展,关系着农村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及现状,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有助于改变、克服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单一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的模式及其弊端,使农村基础教育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主导下运行,这是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基础教育所形成的一种共识。在我国农村,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一个显著的弊端,即这种教育模式掩盖下的教育不公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在农村,最终能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所占比率相对于城镇来说小得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中,有更多的学生是在为那些可能升入大学的学生“陪读”。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是实现农村教育合理分流的前提条件与保障。在我国现阶段,实现教育分流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合理分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一方面,在农村,还有许多农民家庭不具备将自己的子女送进大学深造的条件;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职业专长的优秀青少年投身于这一伟大实践。但是,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分流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分流依然没有形成合理、健全的体系和机制,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总之,没有农村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就没有农村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以及整个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发展

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解决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实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总体规划,协调解决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难题。

首先,要从实现教育事业协调、均衡发展的要求出发,继续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着力解决反映在农村职业教育问题上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象。教育均衡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2]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进而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的整体布局中发展失衡,这一现象所反映的问题,其实质就在于国家现行的教育资源配置政策机制的偏误与缺陷。近年来,国家为发展职业教育逐年加大了对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但是,由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多年来沉积下来的问题较多,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短缺,办学规模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与此同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与水平不能满足现有的教育需求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我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情况进行的调研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感到不满,其中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认为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好,办学行为不正规。因此,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是保障和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也是现阶段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要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农村“三教统筹”工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设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搞好现阶段农村“三教统筹”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要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来抓,实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特别是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纳入自身的职能范畴,像抓普通基础教育一样切实抓紧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与常规管理,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好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多头管理而导致的管理缺位等体制性弊端,从而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以及“三教统筹”工作得到保障和落实。第二,要从教育体制、内涵和方法入手,通过改革创新,实现职业教育向基础教育渗透、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在基础教育阶段适当渗透职业教育的内涵,有利于培养农村青少年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同时也为一部分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顺利地进入职业教育打下思想意识和知识能力方面的基础。当前,正在全面推进、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农村基础教育引进、渗透职业教育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契机。农村中小学要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加大职业技能课开设的力度,同时,把职业教育的元素渗透到相关的课程建设与实践之中,全面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农村基础教育引进、渗透职业教育的改革试验。

第三,要致力于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及内涵的协调、均衡发展。这里实际上关涉到两个问题,第一,要继续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的变革与发展,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需求。总体上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至今仍然没有走出一条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办学模式和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弊端,教育脱离社会需要和教育对象的需求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和改善。这是今后一段时间里农村职业教育需要继续面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二,要注意解决好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自身教育内涵与结构发展失衡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强劲需求的拉动和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亟待克服和改进的问题,其中,表现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都把重心放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而以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以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为主要对象的乡村职业教育仍然严重滞后。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误区,就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比较重视,而对‘扎根农村’、当一个真正的农民的培训却重视不够。与之相关联的是国家有关政策机制导向的片面性。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农业部国家财政安排农民培训经费7亿元,其中用于阳光工程的转移劳动力培训经费为6亿元,仅仅安排1亿元用于农民科技培训(其中还含其他科技项目经费),由此可见,在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资金远远高于农民科技培训。[3]在现行农村职业教育畸形发展的格局下,办在县级城市(含县城)以上的、以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内容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并形成了相应的办学规模;而扎根于农村乡镇,以服务三农、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为宗旨的农村职业教育,则发展依然艰难,推进十分迟缓。在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和推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这一现象与问题必须给予关注并尽快加以解决。

收稿日期:2009-04-20

标签:;  ;  ;  ;  ;  

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职业教育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