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韩玉(通讯作者),王程宇
(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摘 要: 随着大学生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愈发引人关注,而在大学生这个既广泛又弱势的群体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工作中不得不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在高校教育工作者中,辅导员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为直接的开展者,但辅导员半专业的助人性质使得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优势与劣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自身定位、心理适应和收支分配等方面显现出与教育目标的不适应性,加大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实践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一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今的30多年来,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持续重视与支持。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1]。政策实施后,全国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走向正规、合理化地开展,有效且广泛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着积极影响。但据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所收到的反馈显示,课程质量仍有较多完善空间。学生普遍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度不足、课时较少、教学内容单一且无创新性,致使许多大学生产生“走过场”的思想观念。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未能真正惠及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待于进一步的教育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之事。
二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 社会性发展受阻
社会化的过程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过程,而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则是学生们的大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往往存在对社会道德和法律的掌握执行情况不高,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度不足,对社会道德感、责任感和国家整体观念认识欠缺,权利和义务混淆不清,主人翁意识淡薄等社会性发展受阻问题。
第二步,图文转换。图文转换是指以文叙图或由文绘图。学生阅读名著时,可以使用图文转换策略。《红星照耀中国》有大量珍贵的照片插图,学生可模仿斯诺笔法记述照片插图内容。根据文本内容,给某些章节画插图,画人物简笔画,这种方式能更直观地再现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更鲜明地呈现形象及具体情境。思维导图的绘制将学生对文字逻辑性的理解作了形象的展示,也将阅读的乐趣真正落实到了生活之中。小组合作选一个专题进行探究,以手抄报来呈现探究结果。这样循序渐进,促使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二) 心理压力难以排解
作为心理素质尚未完全成熟健全的大学生,极易因外部事件引发心理压力,这是当代大学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之一。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升学、交际、家庭和金钱等社会多方面影响时,难以将内心的压力恰当排解转化,从而形成多种心理问题,乃至于在生理上产生过度反应。
在手机应用、互联网服务器以及运营商核心网引入网络状态数据的收集、模型运算以及QoS调用的准入功能,能有效确保用户感知指标,有利于运营商能力开放业务的顺利开展。本文成果主要以手机游戏为应用对象,在移动互联网中不同
(三) 学业适应性不足
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成熟度已接近成人水平,但心理成熟度却相对滞后。这种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导致大学生的主观世界与客观现实产生冲突,不相匹配,又发了心理压力。同时,心理成熟度相对滞后的大学生在遇到客观现实的阻碍时,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失望,再一次又发了心理压力。
(四) 退缩性人际交往
临近年底,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终于正式亮相,标志着我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迈出关键一步,释放出更加惠民的积极信号。
(五) 性的观念不够成熟
性生理的成熟是大学生生理成熟的重要表现之一,但大学生在性心理的成熟方面有待进一步地孕育和加强。同时,社交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致使西方大量性文化、性观念的持续涌入,非婚同居、性暴露、性虐待、性变态、性犯罪等问题在充满性好奇和性冲动的大学生身上屡见不鲜。性道德价值观念的缺失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六) 生活费入不敷出
牢固且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撇去“人穷志短”的心里烦恼,理性看待人生经历,教育大学生树立崇高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创造生命价值,乐于奉献生命价值。同时要密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积极作用,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远大信念,提高大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境界,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
三 产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 主观上: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不同步造成矛盾
学业问题是困扰许多大学生的问题之一,因血液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学业难以适应问题和学习时间分配问题、学习方法采用问题、备考心理问题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产生此类问题主观上是由于学生欠缺学习动力和学习策略失当等,客观上则是学习任务繁重、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以及来自父母师长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考试压力所致。
(二) 客观上:社会变革引起适应困难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依靠国家政策,坚决不让任何一位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利用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制度,切实有效的解决好大学生们的经济困难,还要在校内外加大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贯彻实施的“奖、贷、助、补、减、免”和“绿色通道”等政策虽有利于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但也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例如在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解决其经济困难的过程中,要通过道德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等措施使受助学生在更多方面得到帮助与支持[2]。
大学生之间的同学交往、异性交往、家庭交往和师生交往等方面都属于人际交往,这是大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大学生之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差异,致使同学交往受挫成为人际交往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沟通障碍、交往技能欠缺、个人主义等问题即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受挫后产生的一种退缩性的人格表现。
四 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 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
人类能力水平的提升带来了现实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这给大学生心理造成直接的影响。在家庭方面,独生子女的社会风尚和灵力关系逐渐淡漠引发家长过度溺爱或过度干涉孩子的内心世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在学校方面,教育的迅猛发展致使部分学校出现教育偏差,挤占学生空间、干扰教学秩序破怪学校自然和人文和谐等问题愈发严重;在社会方面,社会快速变革引起大学生心里的动荡和行为失范,社会丑陋现象等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阻碍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发展。
(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供给,大学生活的开放性决定了其与物欲横流的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缺乏生活经验的大学生在如此环境中容易被外界世俗事物所迷惑,导致生活费入不敷出。在此背景下衍生出裸贷、套路贷等非法贷款以及抢劫、赌博等非法活动,严重侵蚀大学生的心智,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也离不开校园内集体的帮助和支持,这其中,人、教育、环境三者是相互影响的。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关键,要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让学生感受“大家庭”的温暖与感动。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并组织有意义的团体,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3]。
对于我国现在的市场状况来说,市场主要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而存在的,属于买方市场。但是我国在当下的环境中,大多数的企业不具备相应的市场开发能力。在这些企业之中,部分企业的产品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产品种类少,并且企业相应的技术部门不具备产品创新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因此,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之下,很多企业生存困难,并且完全丧失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至于相应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淘汰[3]。
(四) 加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息息相关,这是一个与外部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要引导大学生在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中实现自我的发展,在接纳社会与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去寻找真正的自我,完善真是的自我,超越固态的自我。同时,要鼓励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在生活中积极悦纳自我,在青春的奋斗中合理的控制自我。
五 结语
扎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要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通过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健全,致力于国家强盛和社会的稳步发展。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第一教师”,要严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综合素质培养,建立起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防御机制,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严肃而深邃的学问,这要求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也绝非凭借辅导员一颗为学生服务的心和一份永不竭尽的力就能完成的“心理导师”或是“心理医生”。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首,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切实提高理论基础,将教学活动与科研能力相结合,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而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增益,共进共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455-460.
[2] 陈新星,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3] 孙国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5):93-95.
本文引用格式: 韩玉,王程宇.浅谈辅导员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29):188-18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29.094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临沂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LYDX2016BS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