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与道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01)03-0051-05
21世纪将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处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和全球合作的年代,中国需要培养大批开拓型和进取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施创新教育。
一
创新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实践活动而产生,并逐步明确、逐步形成的。五六十年代以后,世界进入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知识在现代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明显,与此同时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50年代的美国、日本等国先后建立了创造性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里也开设了创造性教育相应课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体制内部有了较大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克服“脱离实际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为创造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富有魅力的主题之一。在现代社会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前提,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因此,完整的理解创新教育对于我国现代教育以及未来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何为创新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教育,是能够揭示、展现和强化人类的最高本质即创造性的理想化教育。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考察,教育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让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这一层次的教育属于继承性教育;第二层次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这一层次的教育属于发展型教育;第三层次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勇于探索和创造的人,因为只有探索才能为人类增加新的知识,只有创造才能为世界带来新的幸福,这一层次的教育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我国创新教育战略的提出及实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无,创新教育战略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其次,创新教育战略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教育的多元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本”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资本,通过“人”这个载体和中介,知识和科技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始终是知识社会的第一资源,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说明创新是没有止境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通过自身的职能,不仅可以造就大量创新型知识人才,而且可以赋予这些人才以符合时代特征与要求的先进而高尚的素质、机能与品格,赋予这些人才以正确而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这些人才成为新时代与新科技的体现。再次,创新教育战略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的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1999年6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强调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呢?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来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造型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造就一代又一代创造型人才。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说,创新教育是最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因为创新教育所培养的素质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创造素质。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创新教育,即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教育,也是当前正在全面实行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
二
我国道德教育在创新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创新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教育应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知识水平、文化修养、精神与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在古代,知识与道德,智慧与道德是分不开的,它们有机结合而构成人类的生活和教育,并借以提升和丰富人的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德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古代哲学大师那里曾被反复、深刻的揭示和强调过。亚里斯多德曾深刻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美德的事业”;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由此可见,教育集中到一点就是造就美德。而且古代的“德”是内在于生命的,知德一体的人才称为上“智慧”的人。我国教育有着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在封建社会,诸学纷争,社会巨变,但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这一传统可谓“根深蒂固”,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古代的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的认识、情感反应、行为习惯都要有一种定向,导向美德的方向。教育的方向就是导向德,因为育德是教育的灵魂。然而,社会发展到近代,知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开始出现异化,使知德分离、智德分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界进入到新技术革命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个国家都把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注重教育创新已是整个世界的共识。但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却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走入了道德的低谷。这种情形反映了当代道德教育所存在的深层缺陷。当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历史作审视时就可以明晰地看到这样的一条基本线索,任何社会,如果把道德教育从教育中分离出来的时候,道德教育必然丧失其现实效能,而教育也随之丧失其内在的根本目的。
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功能之一就是教人通过掌握道德原则和标准学会如何规范自己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做恶愈大”。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来看,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打好做人的基础,不仅是青少年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年报199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与会者在讨论和分析研究21世纪人类面临哪些挑战时,被列入第一位的是道德、伦理、价值观,并提出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学会关心”。现代社会是一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的综合竞争,高度发展的科技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使经济跃上新台阶,但未必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在西方国家,青少年吸毒、抢劫、追求个人享乐,缺乏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等是普遍存在的。针对于此,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道德教育的复兴,其核心问题是在迅速变化的现代生活中,如何培养青少年成为合格的公民。英国提出要使学生懂得诚实、自信、富有责任感、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法国提出加强历史教育和公民教育;新加坡提出加强儒家传统教育等等。由此可见,加强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战略。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提出了创新教育的战略,而且把道德教育纳入了创新教育体系。因此,道德教育应从创新教育战略的高度寻求改革发展的道路。
三
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处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的变化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对学校的道德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我国的道德教育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我国的道德教育至今尚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成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道德教育模式反映了我国道德教育所存在的缺陷,其主要表现:一是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道德知识的教育。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规范的“美德袋”式的“传统教育”。由于现代社会变化加速,代沟扩大,教育者的道德立场和道德观念受到他们的生活时空的限制,在许多方面确实不适合或不能帮助今天的学生解决他们的道德难题。然而,教育者却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对学生采取简单的教育方法,其结果是事与愿违。二是现代道德教育缺乏情感性。现行道德教育没有对情感的品质、状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发,忽视了它的德育内化能力。从道德发生学的角度看,道德是一个高度情景化的东西,古今中外德育的大量事实反复证明,任何国家如果只是在课堂教学中讲道德,那么道德教育就无法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命运。三是现代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培养。我国现代道德教育过多的强调社会的要求,过分地追求模式化,显得大而空,形式主义气氛比较浓,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及个性发展的多样性考虑不多,“警察模式”是其典型表现。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警察角色”;在教育中,老师对学生遵纪守规的优良行为视而不见,只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小题大作严厉批评。这种做法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也不能因材施教地使学生们都能从优良行为的奖励中获得成功的愉快和动力,教育要求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道德的需要,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低效与失败应在情理中。四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很好地区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道德学习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区分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知识学习强调接受、理解和创造,技能学习强调训练、熟练和应用,道德学习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生活践行。与之相适应,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我们在道德教育方法上的问题就出在按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把道德与生活割裂开来,作为一种技术来训练。其结果就是学生有道德之知,而少道德之行、道德之情和道德之信。转型期的我国道德教育是创新教育战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道德教育面对转型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状况,必须进行现实的选择与改革。
第一,建立主体性创新道德教育观念。道德创新的核心内容就是视受教育者为道德创新的主体。但在我国道德教育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对学生所施加的各种外部影响,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只能共处于接受或被塑造的客体地位,他们的脑子里灌满了各种道德规范、道德概念。然而这些道德规范、概念多是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它无法渗透于人们的心理,很难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桥梁。在我们所坚持的道德教育中,有不少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对人的异化。“异化道德敌视人的主体性,它要求人自我埋没,把逆来顺受和见风使舵变成一种精湛的艺术。因而,异化道德或者是以病态的禁欲主义和对现世的蔑视取代了较为正常、健康的人生观;或者是将平庸、刻板、卑微、奴性、琐屑、低能道德化,将特立独行、上下求索、创造进取、出类拔萃非道德化。”[1](P447)这种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严重束缚了人的道德创新精神和道德创新素质的培养,因为它背离了受教育者这一主体,它传授的是毫无主体能动,没有道德意义,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因此,道德教育应走出误区与困境,建立主体性创新道德教育新理念,确立以人为主体的观念。因为当代道德教育是在物质日益丰富,精神越趋失落中被人们重新发现并显现其价值的,而且当代道德教育是以人的主体性精神的弘扬为基本特征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现代人的主体性品质与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意识,提高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品质与能力是创新道德教育的核心。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及实践证明,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借助自己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因而,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受教育者无条件地服从某些外在的目的,接受现代的道德规范、概念,而是应确认道德的发生、发展是个体理智选择的结果,道德观念是在人与人的交往、理解及沟通中逐步形成的。
第二,创新教育应把进取性道德培养放在首位。在创新教育战略中,要非常重视人的进取精神的培养,人的进取精神的具体表现就是事业心强,表现出勇于创新的精神,它对社会发展起着一种引导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表现为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然而,在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却把道德行为只归结为约束、给予或牺牲,把道德的作用归结为协调。这种观念对我国现代的学校道德教育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进而忽视了学生进取性道德品质的培养。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由于人类进取精神的发扬和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人才能更好地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更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历史发展考察人的进取性精神贯穿于人的一切历史活动中,正是由于人的进取精神的发挥,人不仅占有自然界,而且占有社会,从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取性道德不仅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它也推动着人类自身道德的进步和发展。正是因为进取性道德品质对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的进步有着独特的作用,所以学校道德教育应把进取性道德品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第三,创新教育应注重创造性道德人格的培养。所谓创造性人格,就是由于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和创造动力构成的较为稳定、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各种因素有机组合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创造性人格的内在精神因素有两大类,即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作为创造性人格的两大组成部分,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尽管在活动形式、活动过程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二者又是人的创造能力不可缺少的两翼,具有互补性。因此创造性道德人格的培养,不仅应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道德情感的熏陶,使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愈趋丰富。但是我国现今的道德教育对人的非理性因素常常采取忽视的态度,这决定了它在人的创造性培养方面存在先天的局限性。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现代学校道德教育中出现了把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混同起来的情况,甚至认为,只要受教育者掌握了大量的道德知识就成为有良知、有道德的人,这种教育不能更好的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人格。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历史文化的认同者、继承者和适应者,而没有意识到如何培养现实和未来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立个性的创造者、开拓者。在这种价值目标的规范下,受教育者往往被定位于机械的“听话人”,他们始终处于受制于人的地位,缺乏主体性,其结果必然是逐渐养成了“唯书、唯上、唯师”的顺从之性,只会消极地适应环境,而不能主动的超越环境。教育的“一个最后的目的是一种哲学力量,它是我们行动的先验的本质。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这就是最后的目的。”[2](P183)在急剧变化的当代社会里,教育不仅要立足于现在,还必须面向未来。当代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即“培养一种能动的、非顺从的、非保守状态的人。”[2](P36)因此,当代道德教育适应复杂的“变化”的基本方式是培养创造性的道德人格。
第四,建构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所谓自我教育法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它作为德育方式的总和,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现代道德教育方法论是与培养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批判性意识联系在一起的,以促进自律、发展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为特征,显示出对道德主体的高度关注,这种关注从根本上乃是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由自觉特征的重视。现代道德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积极的、人性化的范畴,它实际地体现着对学生能力、人格的尊重。因此,现代道德教育方法体系的建构是与培养学生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批判性意识联系在一起的,以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理性,促进其自律、发展理解能力为特征的。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改变学生仅是“道德容器”的局面,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主动的发展自我、教育自我,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