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 要】目的 探究二胎政策出台对小孩心理影响并进一步评估和分析其心理健康状态。 方法 在长沙市各社区中随机抽120户准备二胎生育的家庭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并统计头胎孩子对家里生育二胎的态度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 120名头胎孩子对父母生二孩的态度中,其中积极态度29名,占24.17%,中间态度28名,占23.33%,消极态度63名,占52.50%头胎孩子对父母生二胎抱有消极态度(X2=10.07,P=0.01)。不同情况头胎孩子对二胎的影响中,性别(X2=10.07,P=0.01)、与父母同住(X2=10.07,P=0.01)具有显著的差异,年龄(X2=10.07,P=0.01)以及父母文化程度(X2=10.07,P=0.01)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独生子女家庭中,头胎孩子对父母生育二胎抱有消极态度,社会需更加关注头胎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而完善调整生育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关键词】二胎;心理;独生子女
十八届五中全会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对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1]。中国实行了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带来卓有成效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独生子女特有的心理问题,失独家庭的重大心理创伤等问题[2]。因此,独生子女政策向二胎政策的转变,头胎孩子独自享有父母的宠爱的理念受到冲击。在孩子自我中心理念的强烈意识下,没有心理准备的头胎孩子,在父母要第二个孩子,往往容易产生自己所享有的爱被分割、侵占,甚至出现有可能被父母“抛弃”的感受,出现情绪不稳,容易激惹,冲动或退缩行为[3]。本研究通过探讨独生子女家庭二孩计划对头胎孩子的影响,取得一定成果,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6年1月-7月之间,在长沙市各社区中随机抽120户准备二胎生育的家庭。
1.2 调查工具:借鉴国内相关儿童心理家庭教育调查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设计《探究生育“二胎”对“大孩子”心理行为的影响》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1)头胎孩子对二胎态度:分为积极、中间、消极3种态度。
(2)头胎孩子对二胎态度的影响因素:头胎性别、年龄、是否与父母同住及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双方中最高文化水平者)。
1.3 抽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长沙行政划分9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每层拟定调查15户家庭,合计135户。最终有效调查120户家庭(有效率88.9%)。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头胎孩子对二胎的态度
对120名头胎孩子对父母生二孩的态度,其中积极态度29名(占24.17%)、中间态度28名(占23.33%)、消极态度63名(占52.50%)。与理论数据(X2=10.07,P=0.01)相比,头胎孩子对父母生二孩抱有消极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 讨论
现在中国的“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了,从限制生育到鼓励生育,中国即将迎来新一轮的人口增长热潮[4]。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如何培育人才、管理人才,将人口资源的优势最大化发挥,将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建设,城市在增添了喧嚣的同时也变得浮躁,成人和儿童的心理也或多或少的承受着各式各样的压力和不良情绪,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不能及时的发散势必会产生负性情感的淤积,对工作学习、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5]。一般成人会有自己的发散方式,从而得到部分缓解。简单的说人类是通过对情报进行输入和输出来维持心脑的平衡。正常情况下人类的输入不会出现异常,因为输入是通过五感时时刻刻来进行的,但是在如此浮躁的生活环境下,想要依靠自然的方式去输出较强的负性情感和无意识情感就相对比较困难了,由于儿童正处于语言和自主行为能力的发展期,相比成人就更需要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发散[6]。
调查发现,头胎孩子对父母二胎计划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从心理学角度,孩子之间在童年早期会出现同胞竞争现象,孩子们会为了更多地占有父母提供的资源而相互竞争。一般来说,在多子女家庭中,只要父母不是明显地偏袒某一子女,那么这种源自生物性的同胞竞争本能会被后天的教养所抑制,只反映在心理和人格成长,而不会形诸于行为[6]。
调查还发现,头胎孩子性别及与父母同住情况对其具体态度的影响显著。可能与头胎小孩性别差异所致心理敏感程度的差异有关,同时,与父母同住有助于亲子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往往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党和政府也越来越关注国内儿童的心理健康。随着“二胎”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庭将改变结构,让更多的人去关心新生命降临的同时也应该多关注家里“大孩子”对家庭结构变化的心理行为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谢雅琴,肖红,柳鸣,等.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高龄不孕女性生育二胎的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J].生殖与避孕,2016,36(12):1031-1035+1039.
[2]蓝天敏.二胎政策下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397+399.
[3]陈斌斌,王燕,梁霁,等.二胎进行时:头胎儿童在向同胞关系过渡时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6):863-873.
[4]王云霞,马健,历晓萍,等.单独二胎计划妊娠妇女孕前抑郁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4):451-452+456.
[5]石萍.二胎政策下的“大宝”心理[J].江苏教育研究,2016,299(11):80.
[6]张雪丽.“单独二胎”新计生政策下儿童同胞关系及相关因素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兴缔,男,(1994年-),籍贯海南,长沙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在校生,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方面的学习和工作
通讯作者:杨华,女,(1988年-),籍贯湖南衡阳,讲师,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科研秘书,主要从事临床医学支气管哮喘方面的研究
注:项目编号:湖南省2016年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教通〔2016〕-283号
论文作者:李兴缔,周果,许莎,王慧珍,杨华(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头胎论文; 孩子论文; 二胎论文; 态度论文; 父母论文; 心理论文; 政策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