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与企业日益提高的安全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正视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我们永远努力的方向,要想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石油开发企业,就必须坚持安全管理创新道路,实施“以人为本”的全员安全管理,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使之有效的运行,不断实现我们安全管理工作的阶段目标。
关键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石油开采业的进一步发展,石油开发企业的安全管理不断进步,为保障石油开发安全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安全管理的现状与企业日益提高的安全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笔者在此分析了石油开发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探讨了管理对策。
一、炼化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探究
1.企业安全意识不足
石油炼化企业不同于社会服务类企业,首先做的是的是产量和质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追求利益的高效性。在此过程中长期熏陶,使得企业本身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偏移到了“生产”上,从而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一方面,领导、决策者层面片面强调业绩的重要性,而对于企业安全环节则是泛泛而谈,造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安全管理的覆盖面积不够广阔等,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引导力和规范力,少了创新理念的生成,不能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员工接触的安全管理信息较少,对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做到提前识别和注意,在工作环节中未能做到小心谨慎安全生产,特别是进行用电、用火、避雷等方面工作时,心理疏忽,大而化之;此外,企业因为考虑自身经济情况等因素,对设备的采购、生产,以及安全监督系统的完善工作等,没能做到竭尽所能的地步,造成设备质量低下,安全管理监督网络不完善等,不能顾全企业各部门的安全情况。
2.炼化工艺环节安全隐患较大
在石油提炼环节,火的使用十分普遍,国家在提炼工作中对火的使用也有严格的限制和规范,但是企业中具体操作火种时却难以做到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的状况,而对于火灾隐患的防范措施也不够俱全,消防设备欠缺导致应对、处理火险的能力相对较低;在电力供应系统方面,多采用单线供应的方式,电力线路过于单调应对突发短路等电力现象能力不足,且电源线路在生产环境中老化速度加快,电力故障和电力威胁日益加剧;而提炼设备自身防腐蚀防脱落的效果不佳,由于化学元素的不断侵蚀以及长期高温高压的环境不断考验,其爆炸、泄露的隐患特别巨大。此外,在石油化工环节中,强酸、强碱、毒性废料和气体的储存和处理等技术不够完善,可能导致化学泄露,继而污染环境毒害人口等,再加上企业自身处理化学事故的技术和经验欠缺,如果爆发化学泄露事件,其后果不堪设想。
3.炼化企业后勤安全保障匮乏
炼化企业的后勤保障,主要归根于企业日常生活医疗卫生条件的建设。一方面由于石油炼化工作的紧凑性和持续性特点,往往对员工身体素质检查、病理医疗等工作很难普遍开展起来,而企业内部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匮乏,导致员工的生活健康更加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是企业食品来源和运输过程中不能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性,而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也有违规操作的现象发生,食品的规格不达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炼化企业安全管理完善措施
1.加强安全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安全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决条件,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炼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绩效,首先要注重对企业内部人员安全思想的塑造。一是要加强安全管理条例的宣传,将国家安全管理政策和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要求合理编排,发散到员工手中去,鼓励和组织员工进行广泛的安全知识和制度的补习活动,使员工做到严格使用规章制度约束日常生产工作;二是加强企业领导者安全管理知识培养工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化企业安全环保教育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五条指出“炼化企业领导和各二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三是要加强实际事故、违章行为例子的宣传教育,以实例为镜,使广大员工从身边的实际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养成规范作业,仔细操作的习惯。做好预防、治理的思想准备,确保日常炼化工作的合理开展。
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是贯彻相关国家政策法规的精髓,在国家先进大纲的要求下制定和完善炼化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从硬性规定上约束和监督生产活动的开展;其次是要建立起规范的管理系统,分级分层地将具体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下来,做到专人专职管理和监督;其三是要建立起管理指令下达和回收意见系统,确保管理能够落实的基层中去,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基层细节问题,并能够对基层问题采取有效快速的解决措施;其四是合理安排安全管理会务,收集各环节安全管理难题,并发挥众管理者的积极作用,科学探讨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向和实施办法,在会议中应当做好记录工作,将类似问题予以归类和总结,便于今后相关问题处理办法索引;最后是要求各层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数据监督形式,应当融入基层中去,深入调查和了解,以务实的工作态度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安全隐患。
3.加强设备管理检查更新工作
对用火作业的工作尤其应当注重,此间应注重随时检查用火设备的坚固性、热度高低、有无可燃气体泄露等,实施先进的动火作业管理理念;在电源设备方面,应当注重对电源线路的检查,探查是否有漏电、电路老化等情况出现,对老旧的电路设备应当及时更换处理,避免电路起火,此外还应当建立多线路供电措施,协调电路压力,规避电路过热和电源短路等现象;对石油炼制的炉具和储存装置等设备进行不定期检查,探查其压力、温度、腐蚀程度等情况,预防大型炉具等的泄露、爆炸;另外还应当做好防雷设备的检修,减少雷电灾害在企业中造成的损失。
4.健全后勤保障
首先是加强应对火灾隐患的能力,聘用专业的消防人员,并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定期完备消防设备,举行消防演练;其次是完善企业内部医疗食品卫生体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和医疗标准实施医疗饮食管理工作,确保员工人体、生活的健康安全;然后是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预案演习制度,组织除消防演练之外紧急避险演练等,运用反复的演练活动,使员工具备生存和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最后要合理规划企业场地,建立可行的消防通道、逃难通道等,为突发事件的处理打下最后的基础。
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工作是一件危险系数比较的工作。化工人员在进行石油化工的提炼时,不仅会受到电气设备中的各种电磁辐射的伤害,一旦电气设备出现了故障,那么还会受到提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毒气的伤害。为了降低化工企业的意外灾害事故,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日常的检修工作就显得很重要。我们需要按时地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及时地对于进行修复,一定不能偷懒马虎。“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参考文献:
[1]黎志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第6期.
[2]陈宝智:安全原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3]廖品槐主编.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袁旭,曹琦.安全文化管理模式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
论文作者:毛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企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员工论文; 石油论文; 设备论文; 环节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