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融合理念下的人文关怀
——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
陈丽娟
(通渭县特殊教育学校,甘肃 通渭 743300)
摘 要: 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残障儿童、青少年而言,特殊教育学校是他们接受正规、正常教育的最佳场所。在特殊教育体系中,语文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语文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但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主体的特殊性,使教学教材、方法、模式都与非特殊学生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育中要尤其注重对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人文关怀 家校融合
引言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特殊教育也不例外。通常而言,特殊教育的学生在生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或是听力障碍,或是语言障碍,或是智力障碍等,这些都给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难度,不少小学生会因为自身生理缺陷而产生心理扭曲,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高度重视对小学生的人文关怀,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然而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家庭方面的关怀具有学校和教师无可比拟的效果。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与家庭要形成合力,携手共育,重视生理有缺陷的学生的精神教育。
一、正视家校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2015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对各年龄阶段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将家庭教育上升至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点出了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但一直以来,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仍有一些学校、教师、家长未能深刻认识到家校共融合教育对于学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和重要性。一部分校方认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专门的教育力量,家长只是配合学校完成任务的附属力量。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未能深刻认识到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乏沟通融合,甚至是存在矛盾与冲突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殊不知,在特殊教育中,精神层面上的教育力量大于知识层面上的教育,家校融合的无声的人文关怀比有声的语言教育更能激发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社会的期望和生活的热爱,给予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的对策
1.家庭和学校要提高对家校融合的认识
首先,家庭和学校的家校融合认识是保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的先决条件。只有两者实现了融合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才能有效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其次,在责任上,学校作为孩子教育的受托方,承担培养孩子成长的责任是无可厚非的,致力将学生培育成才是无可厚非的职业道德;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意识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让孩子生活在家庭的关爱中,并积极更改“孩子的培养交给学校就好了”的错误观念,杜绝将孩子推托给学校、交付给老师的责任推卸行为,对“无论教师多优秀也无法代替父母的作用”进行责任正视。以彼此树立正确意识为家校沟通奠定良好基础,以相互理解为家校融合提供推动的作用。
医学图书馆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嵌入,是人员的思维定势得以改变,医学图书馆是科研和教学的支柱之一,为读者开展文化传播和信息咨询的场所,使资源得到共享和宏观调控,摒除单一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多元化体系,医学图书馆应该改变行政办公管理体制,设立知识型服务运营手段,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建立数字图书馆需要引入大量的高新技术,借助网络对数据进行个性化、专题化和智能化服务。积极开展特色的信息资源,是资源共建共享,更好的配合学校教学、科研,进行文献采集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2.家庭和学校要保持紧密的联系与交流
家庭和学校的紧密联系和交流是实现家校教育融合的基础条件。因此,家庭和学习应积极了解和紧密联系,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推进孩子的培养进程:(1)保持家校合作的连续性,以家庭教育消除学校无法涉及校外教育的缺陷,保持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完整性,强化教学效果;(2)强化教育即时性,以家校融合为基础,利用电脑、手机、平板等科技设备提高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频率实时掌握学生成长信息,此外,还能对孩子的家庭辅导进行一对一在线教学培养概念实现;(3)丰富沟通内容,判定优秀人才的标准不仅是知识成绩的优异,还有身心素质的优异,因此,家长和学校应深刻意识到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孩子学习情况以外的性格、意志、心理、道德等方面的情况交流,重视培养孩子“重智重德”的认识。以紧密的家校交流合作,将孩子培养成综合素质和技能掌握俱优的全面型人才。
一些小学生往往会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而感到自卑,心思敏感且脆弱,相比同龄的非特殊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被伤害,相应地,负面情绪更容易引发。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呵护小学生的心灵,注重研究语言的艺术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很多时候,教师的情绪能够感染学生,决定学生的学习热情,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自信大胆地表达和交流。比如在请学生回答问题结束后,“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看法?”“其他同学有没有与他看法不同的?”相比前者,后者无形中肯定了学生的观点,又鼓舞了其他学生畅所欲言,前者仿佛是在说“你这个看法不对”,无形中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自身每个动作、神态、语言的表达是否恰当,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在精神层面上多多给予学生动力,常常肯定、赞扬学生。
3.家庭和学校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上保持高度的一致认识是实现家校教育融合的核心条件。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尤其是特殊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否保持一致性是决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撇开成见,保持一致性,才能营造良好的、有效的教育环境,实现优质教育。因此,在家校教育融合沟通时,学校应积极强化家长的以身作则意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古时“孟母三迁”的典故就能知道,生长环境对孩子的积极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对此,学校应向家长强调严格约束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的重要性,给孩子的身心发展方向建立优秀标榜。此外,在家校教育融合沟通时,校方还应积极维持教育方面与家庭方面的一致性,当家长与学校在教育方面的教育逻辑、教育理念及施教手段等教育思维产生分歧时,应遏制孰对孰错的教育争论,灵活找出一个能够家校意见融合的沟通点,致力于保持家校教育方面的意见一致,避免孩子因在学校受到的教育与在家庭受到的理念灌输并不一致而产生思想分歧,最终导致叛逆、迷茫、自闭、猜疑等不良心理特质产生的情境发生,以共通、共识、共向的教育一致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体现人文关怀的措施
1.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人性发展和个性需求
在传统的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程序化教学的授课方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个体性的影响作用,对学生们缺少针对性教育,让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但在推崇人文关怀的特殊教育中,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加强学生个体性的重视,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作为目的,从多方面落实学生个体性与教学引导的教学融合。首先,在授课内容方面,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学生语言障碍、智力障碍、肢体障碍、听觉障碍、心理障碍等身心上的特殊性,根据自身的表述魅力灵活根据学生的短处营造美好的课堂气氛,积极发掘特殊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心态,为学生的良好品格和学习能力打下扎实基础;其次,在授课环节方面,教师应充分认识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重视每一位学生的自身优势和心理特性,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长领域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向及教学方法,以针对且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优势掌握和心理素质,积极培养出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生。
2.教学语言注重关怀学生的心灵感受和情绪变化
开展穿墙雷达探测实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 探究指数加权法中加权因子α的取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给出最优探测结果时α的取值范围;2) 验证几种常见的动目标检测算法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检测性能。
综合的滚动预测算法能够考虑到充电负荷变化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综合的滚动预测算法,并采用加权平均来得出预测结果。考虑到滚动预测具有以下要求:1)预测时间短;2)预测速度快;3)预测精度高。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和指数平滑法来进行滚动预测。BP神经网络算法理论上能够逼近任意的非线性函数,在进行算法训练后,能改善收敛特性,性能优良,用它进行日前预测,能够考虑充电负荷变化的横向因素。指数平滑法广泛应用与超短期预测中,用它进行超短期的充电负荷预测,能够充分考虑负荷变化的纵向因素,由于预测时间短,能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采用两种算法的加权求结果,就是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能达到精度高、速度快的要求。
3.教学评价注重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尊重
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应秉持让学生终身受用的理念,积极对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赋予正面向的、阳光向的、鼓励向的、尊重向的评价,让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增长自信、不断得到肯定、不断认识自我,不断坚定生存树立正向人生观、社会观为目的,为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更坚定的基础。根据第斯多惠曾提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以及鼓舞。”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个方面,语言唤醒。遵循“人文关怀”的理念,以鼓励性的语言对身心情况特殊的学生们进行“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语言评价,唤醒学生被负面心理掩盖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情感激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成绩重视的偏向,加强对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视,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或校园生活中的情感流露和人格的映现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情感激励,协助学生正向意志的建立及自身潜能的发掘,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第三个方面,行为鼓舞。在教学评价上,教师应重视行为上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教师还应以行动积极向学生证明肯定的确实性。如:在肯定学生写作能力出色时,应在课堂中将其出色的作文作列为标榜,在涉及写作的校园作文比赛之类的活动时,积极鼓励并举荐该生参与活动,在行为上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肯定。积极以切实的肯定对学生进行鼓舞,使学生的优势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语
只有家庭和学校教育二者实现了紧密的沟通融合,才能无暇对接、无暇交流学生的成长状况,形成内外合力,共同保障学生在健康、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里学习、成长,促进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初步养成,为今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超.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9):102-103.
[2]甘小红.注重人文关怀回归主体地位——小学语文《小马过河》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8(08):66-67.
[3]李海茹.怎么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3.
[4]闫晶淼,王向荣.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0):158-160.
标签:特殊教育学校论文; 人文关怀论文; 家校融合论文; 通渭县特殊教育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