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秀珍,柳伟巍

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秀珍,柳伟巍

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当今,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质污染等多种水资源问题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综合性难题,海绵城市是以此为背景建立起来的概念,植物景观配置的美学价值看似没有起到生态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市的关注度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使得海绵城市打破了传统的孤立建设模式,向多学科、多部门和多角度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植物;景观

引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绿色建筑为基础的生态城市理念也应运而生。现阶段,我国面临着水质污染、洪水、地下水位下降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亟待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来改善目前情况,怎样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建立良好的降雨收集、利用系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1.1园林植物景观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在海绵城市的定义中,海绵是以自然资源为载体的生态景观建设,是通过园林科学种植和配置打造园林植物的自然科学景观,使之形成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从而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循环能力,使园林植物具有雨水净化、净化土壤和修复栖息地的作用。现阶段,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雨水花园的建设是海绵城市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生物滞留区又被称为雨水花园,是创建海绵城市的基本单元,在低洼地带种植灌木和乔木,利用树皮或植物覆盖地表,滞留雨水补充渗透地下水,降低雨水洪峰的地表径流,起到调节水循环的作用。

1.2园林植物景观是海绵城市的绿色框架

绿地和水系是海绵城市的主要海绵体,也是园林植物景观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桥梁[1]。结合各种园林景观单元,利用植物调节雨水基础设施,加强生境空间和生境斑块时间的生态多样性,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打造海绵城市的绿色框架。

1.3园林植物可以净化空气,降尘降噪

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决定了植物生态作用,所以增加植物的单位绿叶面积,以乔、灌、草为原则进行植物配置,可以有效提升植物的光合作用,园林植物结构复杂,稳定性强,可有效吸收污染气体。例如:植物群落种类繁多,结构性复杂,可以吸收有害气体,起到良好的防烟防尘作用。不同的植物,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力也不相同,例如:月季、木槿和柳杉可以良好地吸收二氧化硫气体。此外,叶子上带有绒毛的植物,可以吸附、阻隔灰尘。而且,植物可以吸附一定量的声波,实验表明:4m宽的绿化带消灭城市噪音更明显。

2.园林植物景观的搭配原则

2.1明确城市绿地的相关功能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园林景观种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2]。不同的地域对绿色植物景观的要求也不同,园林建设应该与周边的建筑物保持协调性。植物设计师在进行植物搭配时,要充分结合周围的建筑景观,对植物的颜色和造型进行搭配,保证园林整体和周边建筑的协调性,建设出良好的城市景观。

部分城市工业化发展迅速,在进行植物合理配置时,要把重点放在植物的防护功能上,充分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对旅游城市进行植物配置时,应以美观为主,提升园林景观配置的科学性。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类型主要有小区绿地、校园绿地和街头绿地等,园林建设以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原则,以改善城市环境为最终目标。

2.2遵循植物的生态要求

以植物的生态要求为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基本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部分植物生长对周围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掌握植物的生长习性,以科学合理为原则,对植物进行搭配。同时,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全面提升景观的搭配效果。

2.3提升园林树木美学效果

为了提升园林景观搭配的科学性能,以树木的相互关系为基本搭配原则,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设计理念,科学搭配植物,突出园林自身的主题,打造科学的园林属性。同时,在植物景观搭配过程中要掌握好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尊重整体美学构图原则,掌握植物生长的特殊习性,将灌木与乔木进行科学的搭配种植,切实改善树木搭配的艺术效果,促进园林的群落更替,增添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

2.4遵循植物的艺术性

植物需要有强烈的美观性能才能具有观赏价值,在进行植物搭配的过程中,要突出植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艺术性,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的功能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人群聚集的广场,要设置颜色明亮的植物,侧重感情的明艳、活泼。在墓地要设置冷色调的植物,侧重庄严、严肃的情感诉求。提升植物和环境的融入氛围,使观赏者能感受到植物的属性。

3.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的应用

3.1截留、促渗和调蓄

截留:是通过科技材料增加雨水的吸收程度,延长径流时间,在降雨前期降低对雨水管道的负荷。在植物景观中,通过截留技术实现乔灌木树冠、树干的截留,减慢雨水的流速,增加城市的适应能力,促进海绵城市的蓄水能力。

促渗:改变铺装材料的透水性能,在降雨过程中,促进雨水下渗,在阳光照射中,增强土壤内部的通风,进一步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

调蓄:回收利用雨水,经过处理或者净化后进行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在植草沟和植物缓冲带广泛使用,在干旱时,给草地补充水分,减少雨水管道的压力。

3.2透水铺装

在海绵城市中采用透水砖、透水沥青和透水混凝土进行铺设道路,方便植物吸收雨水,达到调蓄的目的。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植物景观必须在一定坡度种植才能起到汇集雨水的作用,从而实现雨水调蓄、净化的目的;如果土壤没有经过科学配比,就会对雨水下渗产生阻碍作用。

3.3植物的选择

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去选择植物,例如:在降雨量较充沛的城市,选择耐涝性较强的植物,此类植物根系较强,有较强的土壤净化能力,避免雨水中的氮磷对城市空气的污染;植物的选择要注意因地制宜。例如:在北方城市中,因垂柳具有良好的耐旱能力、外表美观且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在建设北方城市的过程中,还可以选择的乔木有法国梧桐,灌木有碧桃和月季、丛生紫薇等绿色植物。在草坪上常用的葱兰、马蔺、玉簪等;而常绿树中常见的是黑松、大叶女贞、雪松。以上植物均具有良好的景观调节能力。

4.结语

植物的合理搭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植物不仅要保持原本的习性特点,还要根据城市的地域特点发挥出功能上的作用。经济适用和因地制宜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海绵城市的建设与植物景观密不可分,两者结合可以使绿色雨水为基础单元,提升城市美学效果,形成可持续性景观,为海绵城市的良性发展提供前提。

参考文献:

[1].周迪.海绵城市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6:174-175.

[2].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06:26-36.

论文作者:张秀珍,柳伟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  ;  ;  ;  ;  ;  ;  ;  

园林植物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张秀珍,柳伟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