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高考方案正式公布,语文科目的分值是180分,而且考试难度加大,考试内容更偏向课外阅读。有人说,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未来孩子拼的可就是阅读量。其实,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大量的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必须途径。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从阅读中获取大量的知识,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提高。怎样培养学生大量的阅读作为教师就显得非常重要。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明确指出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也明确指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分别应该尽到的义务。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现在的学生大多迷恋网络,在QQ上聊天交友,在网络的帖巴发些牢骚,也成为很多学生的爱好。能静下心来好好拿起本书来阅读的孩子很少。作为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真正地做到新课标里要求的少做题,多读书?有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有没有真正落实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读了吗?这一个个的问号对于我们很多的老师来说恐怕都很难做出肯定的答案。因此,培养学生大量的阅读是何等的重要和迫在眉睫!
一、课内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师课堂上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教师应该做到:
1.语文课上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要吝惜时间。要以学生的读为本,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上,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思索者、探究者。
2.鼓励学生自己大声地朗读,读得尽兴、读得忘我。
3.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地读。比如:默读、精读、泛读、略读和浏览等,全班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教师指导学生倾听文本本身发出的声音,尽可能走进作者创作时的心声,读出作者的情感,并教会学生掌握不同文体、不同文章的读法,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比如:节奏、语速、停顿、轻重音、感情基调等。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有自己创造性地读。
二、培养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1.实现课内阅读在课外的拓展和延伸。比如:语文版七年级(上)第1课《忆读书》节选自《冰心选集》,鼓励学生去读冰心的其他作品。第2课选自《马克.吐温选集》,可以让学生读这位美国作家的其他作品。第四课是鲁迅先生的《风筝》,那么鲁迅是怎么的一个人呢?通过读鲁迅的作品来走进这个为伟人,推荐鲁迅的作品让学生去读《朝花夕抬》、《呐喊》、《彷徨》。第9课、第10课、第13课、第14课、第18课等,都是名家名作,我们完全可以向学生推荐。还有文言文,像《论语》,我们也可以向学生推荐读其中另外的作品。教师适当地讲讲所推荐数目的精彩处,吸引学生去读。这些课外阅读材料都是从课内精读的教材出发而选的。由于学生已听过老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就比较容易引起趣,而且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2.师生共同推荐新作。要使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单靠课内带动课是不够的,内容有限,面也较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喜欢读的作品,50个同学就可以推荐50部作品。我们可以用比赛的形式看谁看过的书多、推荐的书好!每周安排两个同学推荐两部作品,推荐时要求说出为什么推荐此书?推荐的理由有几点,说出来。从而说服其他同学去阅读。老师也可以适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同学,同学可以推荐给全班同学,同学还可以推荐给老师。推荐阅读的范围广泛:文学的、科学的、侦探冒险的,历史的,还有报刊、杂志、小说等都可以,但内容必须是健康的、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有阅读价值的作品。使全班同学和老师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合作的好氛围。
三、提供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为了给学生大量阅读的机会和平台,我们应该定期开展读书竞赛、诗词朗诵大赛、讲童话神话故事赛、成语接龙、名人名言比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面。运用好假期的大量时间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记读书笔记。
四、以学校阅读课为桥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让学生阅读。但是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去阅读而没有掌握学生阅读的成效,甚至不知道学生阅读了什么内容,那么老师所有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工作都是失效的,就像风筝断了线、马失去了缰绳。特别是课外阅读,因为在课外进行,更无法知晓。这时我们就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在阅读课上做这样的安排:第一,全班同学把自己前一个星期包括周末读的作品,用几句话概括介绍给全班同学。第二,同桌之间读书笔记的相互交流和批改,然后评讲,最后教师做出点评。第三,“我读得最好”的环节展示。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的反馈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其他同学也学到了新的知识,使阅读课成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桥梁。这样真正地使大量的阅读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侯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学生论文; 作品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老师论文; 语文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2月总第3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