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13000
摘要:雨水口是收集地面径流雨水的主要构筑物。雨水口型式选择恰当,布置合理,是改善地面暴雨积水的重要保证。雨水口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道路雨水及时顺畅排出。本文通过对雨水口的布置型式、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较为合理的布置方法。
关键词:雨水口;城市道路;间距;泄水能力;维护
1.雨水口的设置原则
雨水口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附件之一,是城市排水系统的起端,在城市排水系统中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雨水口的设置应根据暴雨强度、道路宽度、路面种类、道路纵横坡度、周围建筑地形及排水情况、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等因素决定;道路上排水的汇合点、凹竖曲线的低洼处、道路转弯半径切点附近(分水点除外)在人行横道线上游位置,最低点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雨水口应避免设在沿街建筑物门口、停车站、分水点及其他地下管道顶上布置。建筑物门口、停车站点处均应在上游设雨水口截水;设置雨水口时,其高程、位置、数量既考虑现有的道路宽度,又要结合今后街道发展情况;在十字路口处和主干道与次干道或与内部道路出口相交处,应根据雨水路面径流情况及方向布置雨水口。若内部道路较窄,路口转弯半径较小,可将雨水口布置在转弯处;沿街建筑的雨水立管,尽可能接入雨水口中。设计道路上的雨水口时还应作好调查研究,如地面排水无出路或经常积水,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设置雨水口,并连通支管接入雨水管道;在道路纵坡大的路段,不宜在横断路面上只设置一排雨水口,否则对排水、行车都不利。
2.雨水口型式及其优缺点
雨水口的布置型式主要有平箅式、边沟式和联合式三类,根据进水箅数目的多少,每一类又可分为单箅、双箅和多箅三种布置形式。
2.1平箅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一般适用于无道路侧石的路面或地面的低洼处
2.2边沟式不易堵塞,但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适用于有立道路侧石的路面,且一般无杂物堵塞雨水口井箅的路段。
2.3联合式雨水口适用于有立道路侧石的路面,径流量较大的路段或可能有杂物堵塞雨水口井箅的情况。
2.4多箅式雨水口适用于径流量大而集中的积水区。
2.5横截式雨水口为多箅的平箅式雨水口,只能用于个别纵坡大、横坡平缓、雨水顺路面淌流且流量较大、无重车通行的次要街道及区间路,或靠路面径流排水的街坊内部道路出口截流以及部分露天地下通道的进出口雨水收集。
3.雨水口的泄水能力
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道路的坡度、雨水口的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有关。通过采用750mm×450mm的标准铸铁箅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平箅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单箅按20L/s考虑,双箅为35L/s,多箅每增加一箅,泄水能力增加15L/s;边沟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单箅按20L/s考虑,双箅为30L/s,多箅每增加一箅,泄水能力增加10L/s;联合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单箅按30L/s考虑,双箅为50L/s,多箅每增加一箅,泄水能力增加20L/s。道路的纵坡较大时,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将有所下降。(如表1)注:较窄路面采用单箅雨水口,较宽路面采用双箅或多箅雨水口。
4.雨水口布置要求
4.1雨水口布置间距要求
直道上雨水口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经计算确定,完全按道路长度均匀布置,不能收到顶期的效果。雨水口的间距不宜过小或过大,间距过大会导致地面积水,间距过小则增加了连接文管和检查井的数量,加大工程投资,造成浪费。雨水口间距一股以25m~50m为宜,布置时应与检查井的布置间距相对应。当道路纵坡大于0.02,且坡段较短时,在沿途可少设或不设雨水口,而在道路低端集中汇水,其雨水口的间距应减小,每个雨水口的箅数应增多。
4.2雨水口的布置位置
在道路的交叉口,若相邻道路坡度均指向交汇点时,转角处必须布置雨水口;若相邻道路坡度均离开交汇点时,则转角处不必布置雨水口;其他情况下,可将交汇点两相邻道路视为没有转角的直道,按直道上雨水口的布置间距布置雨水口。
4.3雨水口的连接要求
为保证路面雨水宣泄通畅,又便于维护,雨水口只宜横向串联,且串联个数不宜超过3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连接支管长度不宜超过25m,管道覆土厚度不宜于小于0.7m,连接支管的最小管径为200mm,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0.01。
4.4雨水口井深
雨水口井深度一般采用0.7~1.0m,泥沙量大的地方可设沉泥槽。由于检查井清通比雨水口井清通便于操作,沉泥糟最好设置在相对应的检查井中。雨水口施工按国标图集05S518执行。
5.雨水口的日常维护
5.1防止污水排入
在雨水口的养护工作中,施工废水的排放是巡视重点。由于施工废水往往含有泥土、砂石、水泥浆等易凝集、沉降的物质,按照相关条款,应该在施工场地内进行预处理(沉淀或澄清),达标后排入城镇管道系统。出于方便,施工废水通常由雨水口接入。如果施工废水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就排放,不仅直接淤积、堵塞雨水口,泥砂、水泥浆等进入排水干管或主干管后,由于沉降,再加上水泥浆的固结作用,淤积后使得排水管道清疏困难,将造成管道逐步堵塞,影响整条管线。临街商业店铺排水情况也是巡视重点之一。道路沿线的房屋改建成商业店铺时,特别是餐饮业或小店铺时,为了减少对住户的影响,通常会将其废水单独排放。雨水口由于其分布广、接近建筑,往往成为零星排水的接入点。为防止雨水口的堵塞,应加强管理,禁止油脂含量高、杂物多的污水接入雨水口。
5.2防止垃圾、杂物进入雨水口。
雨水口容易因垃圾堆积发生堵塞,一旦暴雨来临,排水泄洪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造成道路积水,还会对城市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调查发现道路清扫人员往往将一些灰、土、树叶等杂物扫人雨水口中,严重时甚至使整个雨水口井身堵塞。这不仅降低了雨水口的泄流能力,也增加了雨水口乃至排水管道的维护工作量,对此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进行约束。市政与环卫部门协调,双方同时进行监管,有效地减少了人为造成的雨水口的堵塞。
5.3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及处罚的力度,从源头杜绝污水的排放及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另外应在市政设施的管理与养护的过程中,应逐步提高管理与养护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与养护工作效率。
6.结束语
如何将雨水口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是每个设计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合理设置城市道路雨水口,使城市排水系统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才能保证城市交通,人行的安全 ,才能保持城市道路良好的外观形象。另外工程设计中应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雨水口规划、布置、维修养护等各种因素,这样才能设计合理,使工程发挥最大效益。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发展,排水系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建筑行业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理念,明确绿色施工要求,在工程施工中计划性地采取一些施工技术措施,将“绿色方式”做为一个整体运用到施工中去,实施绿色施工,才能够充分发挥城市排水系统的功能,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等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择。
参考文献
[1]魏锋.道路雨水口设计优化研究[J].福建建筑,2013.
[2]张继成,孙达.对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的一点看法[J].科技咨询导报,2007.
[3]张莹.对城市道路雨水口设置的一点看法[J].市政建设,2011.
[4]高婷,余拥军,左国友.雨水口的管理与养护[J].山西建筑,2006.
论文作者:张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雨水论文; 道路论文; 间距论文; 能力论文; 路面论文; 径流论文; 边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